第一次觀看經典的黑白電影,著實是進入了一個從未感受過的新世界。
沒有如今美國好萊塢大片的震撼特效,也沒有如今國產影視曲折繁雜的劇情,電影摒棄了一切花哨的外皮,存在的只是那鐵錚錚的事實。沒有煞費苦心的情節糾紛,更沒有奪目養眼的大牌角色,真實的老電影講述了真實的故事。上世紀60年代的電影《地雷戰》,便是用簡單的畫面,洋洋灑灑地將千千萬萬的抗日事跡中那微不足道卻又與眾不同的故事,向我們娓娓道來。
1942年,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歲月。殘暴、兇狠的日本侵略者對抗日根據地進行蠶食、掃蕩。為了加強民兵的戰斗力,軍區特地抽調一些干部到村子里集訓民兵,共同戰斗。從軍區調來趙家莊的雷主任就是這些干部中的一名。不得不說,這位雷主任還真是名副其實的“雷”主任,他對地雷戰很有研究。雷主任教授給村民們埋雷、布雷的方式,以此來逼退敵人。最初,這些“雷戰士們”只是打最基本的地雷戰;但在鬼子們開始進行“掃雷”行動時,大家便也開始改進地雷,發明各種引爆方式不同的地雷。在千奇百怪的“地雷戰”中,鬼子們沒與民兵們正面開火交鋒過一次,便被炸得暈頭轉向,五馬分尸了。“地雷戰”中的英雄們,大獲全勝!
轉眼之間,抗日戰爭已結束了60多年。那曾經接二連三引爆的地雷,也早已被擺放在安靜的博物館中供人們瞻仰。戰火紛飛的年代,仿佛已是久遠的歷史,永久地睡在了過去;那曾經絕美的紅色故事,也只有在紀念日,在唇舌間被傳遞。一次偶然的提起,我才從爺爺那里得知,原來我的老家,曾經也是那偉大的“紅色根據地”,也曾經住過捍衛祖國領土的戰士們。這是莫大的榮幸,原來“紅色”離我并不遠!雖然這兒沒有多么令人難忘的事跡,但只要想到我站的這片土地,也曾染過烈士的鮮血,也曾留有歷史的痕跡,也曾是光榮的根據地,自豪與驕傲之情便不由自主地在我心中升起!
平凡的趙家莊,為了自由與尊嚴而展開一輪輪“地雷戰”。而我知道,小小的趙家村,以及我生活過的這片土地、這座村莊,還有祖國大地上無數星羅棋布的小鎮,都是祖國大地上潛伏著的顆顆地雷,埋藏在地下,保衛著祖國的大好河山——同是地中“雷”!
教師點評
作者寫出了觀看影片《地雷戰》后的獨特感受與認識。文章開篇把影片與如今好萊塢大片和國產影視作品進行對比,突出影片的真實性,寫出了作者自己的獨特感受。接著作者從故事本身出發,寫出了自己的獨特認識——“祖國大地上無數星羅棋布的小鎮,都是祖國大地上潛伏著的顆顆地雷,埋藏在地下,保衛著祖國的大好河山。”本文觀點新穎獨特,構思立意巧妙,主題鮮明深刻。
【指導并置評:陽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