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其項背 項,頸的后部。能夠望見別人的頸項和背脊,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出自清代汪琬《與周處士書》:“言論之超卓雄偉,真有與詩書六藝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項也。”
如:他已窺破喜奎和小雀兒的深情蜜愛,萬萬不是本人所能望其項背。(蔡東藩、許厪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二十七回)
望塵莫及 莫,不;及,趕上。出自《莊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矣。”意思是只望見走在前面的人帶起的塵土而追趕不上,比喻遠遠落后。同義成語有“望塵靡及”“望塵不及”等。
如:一部電影或電視的觀眾少則上千萬,多則上億,它的普及程度是其他文學藝術品種所望塵莫及的。(《人民日報》1983.8.11.)
鞭長莫及 及,到。原來是說雖然鞭子長,但是不應該打到馬肚子上,后來借指力量達不到。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如:除掉腹地里幾省外國人鞭長莫及,其余的雖然沒有擺在面子上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四回)
綜上所述:“望其項背”是指趕得上,但多用于否定式,一般說“難以望其項背”“不能望其項背”“非……所能望其項背”。如:“福布斯運動員收入榜:伍茲居首,無人能夠望其項背。”
“望塵莫及”正好與“望其項背”的意思相反,而與“望塵莫及”外形與意義都很像的是“鞭長莫及”,二者都表示達不到的意思,但區別還是很大的。“望塵莫及”重在與對方相差甚遠,重在橫向比較;“鞭長莫及”,重在對對方的管理、統治達不到。
【趙 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