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詞的多義和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這種修辭手法叫雙關。雙關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給人以深刻印象。雙關可分為諧音雙關和語義雙關。古典詩詞里面使用雙關的例子很多,其中有一些很有代表性。
一、“芙蓉”和“夫容”,“蓮”和“憐”,“藕”和“偶”諧音雙關
這種雙關在南朝民歌吳歌中頻繁出現?!案呱椒N芙蓉,復經黃檗塢。果得一蓮時,流離嬰辛苦。”(《子夜歌》)“思歡久,不愛獨枝蓮,只惜同心藕。”(《讀曲歌》)芙蓉即蓮花,是大自然的一種植物,藕是荷花的根莖,這兩個例子利用“芙蓉”諧音“夫容”,“蓮”諧音“憐”,“藕”諧音“偶”,而構成雙關,含蓄地表達出作者對戀人的思念之情。
二、“絲”和“思”諧音雙關
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薄敖z”與“思”雙關,意即只要有一息尚存,癡情不改,指堅貞的愛情。
三、“柳”和“留”諧音雙關
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楊柳相送,借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柳”者,“留”也。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楊柳》曲,它屬于漢樂府古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作者聽著遠處的笛聲,不由自主地陷入了鄉思。
四、“期”和“棋”諧音雙關
唐代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二首》:“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遍L行是古代博弈之一種,“圍棋”諧音“違期”,“莫圍棋”即“莫違期”,用得巧妙,寓意深刻。
五、“布匹”和“匹偶”之“匹”語義雙關
《子夜歌》:“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詩歌中的“匹”既指布匹,同時雙關著“匹偶”。這位女子本指望兩情相悅,將會有個美滿的結局,沒想到男子負心,留給她的是一縷織不成匹的亂絲,表達了對男子背約負心的痛心譴責。
【周 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