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10年是中國的微博元年,那么2011年就是中國的微博壯年。時至今日,微博順帶產生的“微”詞語早已層出不群:微信,微群,微訪談,微話題,微直播,微電臺,微電影……這樣看來,微博的氣勢,真不是那么微薄,反而是萬分強大的。就連朋友見面都會問:“你玩微博了嗎?”還等什么,趕快上微博去看看吧。
一、名人參與。玩微博的明星較多,當然不乏文化名人和財經類的專家。如:
姚晨是較早開微博的用戶之一,人稱“圍脖女王”。不到2個月的時間,她的微博就超過李開復、黃健翔,躍居微博關注榜首位。“圍脖女王”的魅力在于真實率性。
媽昨天去看我工作,沙發上坐了一排年輕人,禮貌性地沖她打了招呼,卻無人起身讓座。媽膽怯而尷尬地站在一旁,直到我為她找到坐下的位置。為了白天這個細節,我難過了一整晚。與媽爭吵二十來年,看著她慢慢老了丑了自卑了,心中裝滿歉疚,只想號啕大哭一場。告誡自己,千萬別慢待他人的父母。
二、媒體搶占。幾乎所有的報刊、電視、廣播等媒體都有自己的微博。最具人氣的當然也是在本身媒體領域中的佼佼者,也有一些薈萃類的微博占有優勢。如:
鳳凰衛視:拉近華人距離。
【鳳言鳳語】閭丘露薇:很多事情和語言沒有關系,有沒有心才最重要。
【感悟】鄭秀文:我以前很注重別人對我的看法,別人覺得我美不美、好不好、瘦不瘦、成不成功。我在娛樂圈已經有二十年了,我也經歷過很多的高高低低,得憂郁癥三年什么都沒干,也讓我看透對成功的看法。我覺得人追求成功沒有不好的,如果你把它好好地運用在生命當中,它會是個很好的動力。
【記錄】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一位波蘭裔的畫家繪制了一幅海報,畫中就把德國法西斯畫成西方龍的樣子。和中國龍不同的是,西方龍一直被用來象征敵人或是惡魔。
三、兼有知識與趣味的微博很受人們青睞。當下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離不開娛樂消遣,像貓撲、音悅臺、韓流音悅、美麗說、滴答網等就很受推崇。而專業的知識用心地做起來也不失趣味。如:
科學松鼠會:剝開科學的堅果,讓科學流行起來。
【每天都會看到神秘半透明物體?其實就是飛蚊癥】你的視野里是不是也有些點狀、桿狀、不規則多節狀的半透明物體飄來飄去?這些“飛蚊”由眼球玻璃體里的渾濁在視網膜上投下陰影而產生。癥狀穩定就無需擔心,但如果數量忽然增多,就應該立即去眼科診療。
【雪后——不凝的代價】@白鳥:傳統由氯鹽組成的融雪劑播撒后,會與被機動車碾壓而融化的雪水形成濃鹽溶液,很難再回凍成冰,同時促進了周圍雪的溶解。然而,這么多的鹽投撒到路面上,即使是鋼筋水泥的森林,也不會全無反應。至于城市生態系統,對鹽的抵抗能力還要更差些。
現在的中國,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名人草根,無論何時何地,大家都在玩微博,大家不停地在關注明星,關注政客,關注娛樂八卦,不停地互粉,不停地轉發,真是做到了新浪微博的宣傳口號“隨時隨地分享身邊的新鮮事兒”。然而,在這里我們要向大家提個醒:
你了解那么多新鮮有趣的事物,你和朋友們有那么多豐富熱辣的談資。可是親愛的,這些并不能幫助你更了解這個世界。因為你始終在不亦樂乎地消化這些無限涌起的新資訊,而沒有想過用自己的標準來篩選一下信息。你會說,你只看對你而言有趣的信息。親愛的,你的需求是被制造的,你的趣味也是被引導的,你的追求是被煽動的。
你的時間精力都分散在了這些被煽動起來的追求上,你自然沒有時間去實現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
你不僅要知道你和你想實現的那個目標之間,需要怎樣一個過程。更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什么是與你有關的,還有什么是與你無關的。世界誘惑太多,我們定力太少,被花花世界吸引實在正常。
愿你在這個信息爆炸的世界里,找到屬于自己的行星軌道。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天外隕石來沖擊你的軌道的,堅持自己的定力!
——沈奇嵐《為夢想做一些事情》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