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一、積累與運用(25分)
1.閱讀下面的語句,給句中黑體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填寫漢字。(2分)
(1)一片藍天,晴朗明凈地伸展在山脈間,山嵐( )微翠中,那幽邃的美,就是一幅綽( )約生動的圖畫。
(2)然而在眾目kuí kuí( )( )之下決不能就此作罷,遭人shěn( )笑。他把擴音機緊靠住洞口,把音量開到最大限度,震耳欲聾的聲音源源不斷地從擴音器里傳了出來,經久不息。
2.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2分)
(1)羅布泊,天空中不見一只飛鳥,沒有任何飛禽敢于 (穿越 飛躍)。
(2)塔里木河下游生態(tài)環(huán)境得以好轉,胡楊枝重吐綠葉,原來 (廢置 廢棄)的耕地長出了青草,這里變成了牧場。
3.下列句子中的黑體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
B.面對這一難題,大家一時想不出辦法,眾目睽睽。
C.語文老師講課抑揚頓挫,生動有趣,深得學生喜愛。
D.這件藝術品制作得精巧絕倫,讓人贊嘆。
4.在橫線上改正下列句子中運用錯誤的標點符號。
(2分)
(1)圖還是我畫得不錯,至于實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記得的。
(2)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5.仿照冰心的詩句,從生活中任選一個你熟悉的事物,寫一個句子。(2分)
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6.綜合性學習。(10分)
在綜合實踐“尋覓春天的足跡”中,八年級五班的同學們分組對春天的知識進行了歸類整理,請將下面的題目補充完整。
(1)在我國的古典詩詞中,不乏吟詠春天的名詩妙句。“沾衣欲濕杏花雨,_________”寫的是春風春雨;“綠楊煙外曉寒輕,_________”寫的是春樹春花。(2分)
(2)關于春天的成語也有不少。“比喻事物迅速大量涌現出來”的成語是“ ”;“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獲得生機”的成語是“_________”。(2分)
(3)春天總是象征著美好與希望,所以有許多詞作家喜歡把春天作為吟詠的對象。試著將下面的歌詞補充完整。(3分)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 /
(4)春天是文人最喜愛的季節(jié),眾多名家描寫春天的詩文,格調清新,語言優(yōu)美,給人以無窮的美的享受。請你對下面這首關于春天的小詩略作賞析。
(3分)
驚蟄過后,突然推窗,/突然把耳朵張開向天井。/風張眼,蛇張眼,小草張眼,索索地不再寂寞。/燕歸是春,花朝是春,/偶爾落雨是春,/一個玩河小孩的面頰是春。一天晚上,寒氣盡去,/那株柳在矮墻邊迅速抽芽,/把自己站成一個春。
——翔 翎《春訊》
7.閱讀下面這則材料,寫出你探究的結果。(3分)
一只北極鼠被獵人的夾子夾住了后腿,夾子又被纏在了樹上,除了等死,北極鼠別無選擇。但它沒死,直到一年后,它的后腿脫落,一瘸一拐地逃生了。而這一年中,總會有幾只母鼠來喂養(yǎng)它,于是,人們又利用這個,將北極鼠捕獲。慢慢地,北極鼠滅絕了。
8.法國羅曼·羅蘭寫的《名人傳》是三位大師級人物的傳記,這三位大師是:米開朗琪羅、_________ 、_________。(2分)
二、文言文閱讀(15分)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9~13題。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銓①九齡,母授以《禮記》《周易》《毛詩》,皆成誦。暇更錄唐宋人詩,教之為吟哦聲。母與銓皆弱而多病,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未嘗寢;少痊,輒指壁間詩歌,教兒低吟之以為戲。母有病,銓則坐枕側不去。母視銓,輒無言而悲,銓亦凄楚依戀之。嘗問日:“母有憂乎?”曰:“然。”“然則何以解憂?”曰:“兒能背誦所讀書,斯解也。”銓誦聲瑯瑯然,爭藥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銓即持書誦于側,而病輒能愈。
(選自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
【注釋】①銓:蔣士銓,清代著名學者。②爭藥鼎沸:(讀書聲)與罐里煎藥的滾沸聲爭響。
9.解釋下列句子中黑體詞的意思。(4分)
(1)錄畢,走送之( )
(2)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
(3)母視銓,輒無言而悲( )
(4)由是,母有病,銓即持書誦于側( )
10.下面各組中黑體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以是人多以書假余/教兒低吟之以為戲
B.手自筆錄/暇更錄唐宋人詩
C.益慕圣賢之道/銓亦凄楚依戀之
D.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無從致書以觀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2)母有病,銓則坐枕側不去。
12.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甲、乙兩文的大意。(3分)
13.讀了這兩段文字,你有怎樣的感受?請結合個人經歷略作闡述。(2分)
三、現代文閱讀(3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4~17題。(8分)
花落的聲音
□張愛玲
家中養(yǎng)了玫瑰,沒過多少天,我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到花落的聲音。起先是試探性的一聲“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緊接著,紛至沓來的“啪啪”聲中,花瓣像無數中彈的蝴蝶紛紛從高空跌落下來。
那一刻的夜真靜啊,靜得聽自己的呼吸猶如傾聽漲落的潮汐,整個人都被花落的聲音吊在半空,豎著耳朵,聽得心里一驚一驚的。
早起,滿桌的落花靜臥在那里,安然而恬靜,讓人怎么也無法相信,它曾經歷了那樣一個驚心動魄的夜晚。
玫瑰花瓣即使落了,仍是鮮活的,依然有一種脂的質感、緞的光澤和溫暖。我根本不相信這是花的尸體,總是不讓母親收拾干凈。看著它們脫離枝頭的擁擠,自由舒展地躺在那兒,似乎比簇擁在枝頭,更有一種遺世獨立的美麗。
這個世界,每天似乎都能聽到花落的聲音。
像櫻、梨、桃這樣輕柔飄逸的花,我從不將它們的凋落看做一種死亡。它們只是在風的輕喚聲中,覺悟到自己曾經是有翅膀的天使,它們便試著掙脫枝頭,試著飛,輕輕地就飛了出去……
有一種花是令我害怕的。它不問青紅皂白,沒有任何預兆,在猝不及防間,整朵整朵任性地、魯莽地、不負責任地、骨碌碌地就滾了下來,真讓人心驚肉跳。我曾經養(yǎng)過一瓶茶花,就是這樣觸目驚心地死去。我大駭,從此怕了茶花,怕它的極端與剛烈。
只有鄉(xiāng)野那種小雛菊,開得不事張揚,謝得也含蓄無聲。它的凋零不像風景,說來就來,它只是依然安靜溫暖地依偎在花托上,一點點地消瘦,一點點地憔悴,然后不露痕跡地在冬的蕭瑟里,和整個季節(jié)一起老去。
(選自《悅讀悅美》2011年第10期)
14.文章第五段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5.你怎樣理解第七段中畫線句子的含義?(2分)
16.本文語言優(yōu)美生動,請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句,略作賞析。(2分)
17.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18~21題。(11分)
植物王國中的“偽裝高手”
□尚 磊
在植物王國中,__________________:把自己偽裝得普通些,可以躲過動物的眼睛;使自己長得恐怖些,可以嚇唬要傷害自己的動物;把自己扮得像昆蟲,吸引昆蟲來傳粉。
在非洲南部及西南部干旱而多礫石的荒漠上,生長著一類極為奇特的植物——生石花。兩片肉質葉呈圓形,簡直就像一塊塊半埋在土里的碎石塊。這些“小石塊”呈灰綠色、灰棕色或棕黃色,有的上面鑲嵌著一些深色的花紋,如同美麗的雨花石,有的則周身布滿了深色斑點,就像花崗巖碎塊。這些“小石塊”不知騙過了多少旅行者的眼睛,又不知有多少食草動物對它們視而不見。每年的冬春季,這些“小石塊”都會綻放出絢麗的花朵,一片片的生石花覆蓋了荒漠,特別好看。然而當干旱的夏季來臨時,荒漠上又是“碎石”的世界了。
在非洲南部的荒漠中,還有一種奇特的偽裝植物,它們把自己的莖縮成半球形,表面還長著龜甲般的花紋,看上去極像一只烏龜殼,因此人們叫它“龜甲草”。干旱時,它的枝葉全部枯死,只有半球形的短莖活著,像只烏龜趴在地上,從而可騙過動物的眼睛,使自己生存下來。當雨季來臨時,在莖的頂部很快長出枝葉,開花、結果。
眼鏡蛇草產于美國加利福尼亞洲北部和俄勒岡州南部的山地沼澤中,是一種十分珍貴、稀有的植物。眼鏡蛇草的瓶狀捕蟲葉生長在根狀莖上,高出地面40~80厘米,每一株眼鏡蛇草都有幾個至十幾個瓶狀葉,看上去好像一群挺起上身、高低錯落的眼鏡蛇,兇猛的外表令許多動物望而卻步。
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生長著一種叫大魔芋的植物,它的葉柄很長,立于草叢之中,樣子很像一條毒蛇在仰起脖子準備進攻,足以威嚇動物不敢靠近。另外,還有一種被稱為死蕁麻的植物,莖、葉等在形態(tài)上與蜇人的蕁麻極為相似,雖然本身并不具有能釋放毒液的蜇毛,但同樣會使取食者望而生畏。
角蜂眉蘭生長在地中海沿岸,小巧而艷麗,圓滾滾、毛茸茸的花唇瓣上面分布著棕色的花紋,酷似雌性角蜂的身軀,而且,它還能分泌出一種類似雌蜂性激素的化學物質。雄性角蜂被吸引到花朵上,不知不覺中頭上沾滿了花粉,當求偶心切的雄蜂又被另一朵花“欺騙”而故伎重演時,正好把花粉送到了新“配偶”的枝頭上。
金蝶蘭既沒有芳香的氣味,也沒有甜甜的蜜汁,所以昆蟲們不愿意和它接觸,但金蝶蘭自有辦法:金蝶蘭生長在螫蜂的領地里。螫蜂絕不允許別的昆蟲“侵入”自己的領地,一旦發(fā)現,便會發(fā)起猛烈的攻擊。金蝶蘭的顏色和形狀很像昆蟲,隨著微風“翩翩起舞”時,特別像一群蜜蜂在飛舞,螫蜂見了便會飛上去攻擊,從而替金蝶蘭傳遞了花粉。
“偽裝”是植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項本領,這對于它們的生存與繁殖有重大意義。
(選自《風流一代·經典文摘》2011年第5期)
18.根據第一段內容,在文中橫線上填寫一句話,作為本段的中心句。(2分)
19.文章第四段運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20.文中畫線句子的語言有何特點?(3分)
21.結合文章內容,具體說說本文的結構形式。(3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第22~25題。(11分)
當世界向你說不
□朱 芳
亨利·沃德·比徹還是小男孩時,一天,老師把他叫到講臺前,要他將新學的課文背誦一遍,比徹是個勤奮的學生,背誦一篇課文并不是什么難事。
他滿懷信心地清清嗓子,張口就開始背誦。才背了個開頭,比徹就聽到身旁的老師重重地對他說了一個字——“不”。
比徹停頓了幾秒,心想,是不是自己背錯了。看到老師和同學并無反應,他猶豫著繼續(xù)往下背。幾分鐘后,比徹的背誦又被老師一連幾聲“不”打斷,他慌了,感覺一定是自己背錯了,變得支支吾吾,結結巴巴起來,再也背不下去。他耷拉著腦袋,回到座位上。
另一個同學也被老師點名,仍要求背誦課文。
背了幾句后,老師同樣說了一個“不”字,可這個同學只是稍作停頓,便繼續(xù)往下背。老師故伎重演,不時用“不”打斷他,但他依然堅持著,不緊不慢,直到背完整篇課文。這個同學回到座位上,老師高興地鼓起了掌,表揚道:“你做得很好!”
滿臉通紅的比徹再也坐不住了,站起來憤怒地向老師抗議。老師微笑著注視著他,問:“那你為什么不堅持下去呢?”望著答不上話的比徹,老師語重心長地說:“知道自己會背課文還不夠,更重要的是確信自己有這個能力。當我屢次打斷你時,你的表現告訴我,你缺乏足夠的自信。”老師對全班同學說:“我希望你們在這一節(jié)課上能夠懂得一個道理:當世界向你說‘不’時,你要做的是相信自己,堅定地對自己說‘是’,并用行動證明給世界看。”
老師的話深深地烙在了比徹的心上。憑著自信和努力,長大后,他成了一名備受尊敬的牧師,是19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宗教人物之一。他的《年輕人如何避免失敗》一書為中國讀者所熟悉,他還創(chuàng)辦了《獨立》周刊,成了著名作家。
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用各種各樣的聲音對我們說“不”,“不,你辦不到。”“不,你錯了。”“不,你太老了。”“不,你太年輕了。”“不,你的教育背景不符合我們的要求。”“不,你不是我們的最佳人選。”“不,你的想法很不現實!”
這一聲聲的否定,毫不留情地吞噬了許多人的雄心壯志,澆滅了無數的熱情和自信。下一回,當你的耳畔再響起類似的聲音時,當世界向你說“不”時,請記住,你要做的是相信自己,堅定地對自己說“是”,并用行動證明給世界看。
(選自《青年文摘》2011年第20期)
22.請結合你的理解,說說文章第九段中黑體詞語的表達效果。(3分)
23.讀一讀第六段中的畫線句子,寫出比徹此時的心理活動。(3分)
24.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寫在下面的橫線上。(2分)
25.生活中,你有沒有因為不自信而錯失成功機會的遭遇?聯系本文,談談你的感受。(3分)
四、寫作(50分)
26.任何一個人,在心靈深處都有一個最溫柔的角落,這里珍藏著我們最可貴的愛心、善良、真誠……愛,不只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生命的完滿。當我們都能用愛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時,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就會少一份冷漠與暴力,多一份安寧與溫暖。
請以“愛,在心靈深處”為題寫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