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組織有關專家制定了《技工學校設置標準(試行)》《技師學院設置標準(試行)》,對原《高級技工學校標準》進行了修訂。三類標準進一步明確了技工學校、高級技工學校和技師學院的辦學定位和基本要求,進一步強化了技能人才培養特色。
三類標準出臺的背景是什么?特點有哪些?近日,本刊特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有關負責同志進行了解讀。
為貫徹落實《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中組發[2011]11號)和《關于大力推進技工院校改革發展的意見》(人社部發[2010]57號),推動技工院校在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發揮更大作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對原技工院校有關標準進行了修訂。通過完善技工院校標準體系,將《關于大力推進技工院校改革發展的意見》(人社部發[2010]57號)關于三類技工院校的定位要求具體化,進一步明確三類技工院校的發展特色和定位要求。制定和完善技工學校、高級技工學校和技師學院的設置標準,既是進一步規范技工院校管理的需要,也是指導技工院校改革發展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
廣征意見待完善
三類技工院校設置標準的修訂工作由技工院校國家級督導員、知名技工院校的院(校)長以及地方人社部門有關專家組成的專家小組承擔。在修訂過程中,多次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了一線校長和地方技工院校管理部門的意見建議,在研究論證、吸收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歷時近一年時間,幾易其稿。考慮到不同區域技工院校發展的不平衡和發展環境的差異性,三類技工院校設置標準暫定為試行標準,待使用一定時間后,再進一步修改完善。
技工院校標準體系由《技工學校設置標準(試行)》《高級技工學校設置標準(試行)》和《技師學院設置標準(試行)》構成,三類技工院校設置標準作為技工院校初設的審批標準,體現了舉辦三類學校的門檻要求。
三大原則求發展
技工院校設置標準修訂工作遵循了三項基本原則,一是規范技工院校辦學和促進創新發展并重;二是體現技能人才培養的特色要求;三是兼顧技工院校現實條件和長遠發展,兼顧不同地區發展的差異。在制訂過程中充分考慮到設置標準要具有延續性、導向性、先進性和可行性,體現辦學方向和培養特色,體現發展的新要求。三類技工院校標準在體例上采用了相同的框架結構,在具體要求上,技工學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的有關量化指標層層遞進,有關定性要求依辦學層次進行延伸、擴展。
核心指標強特色
技工院校設置標準重點突出了技工院校辦學特色。
一是通過明確三類院校的定位,體現技工院校高端引領、分層次發展的戰略。按照《關于大力推進技工院校改革發展的意見》(人社部發[2010]57號)關于三類技工院校的定位要求,此次的標準進一步明確了三類院校辦學層次和發展重點的區別。技工學校定位為面向各類群體的中初級職業技能培訓基地,重點培養中級技能人才;高級技工學校的定位為承擔中、高級職業技能培訓的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重點培養高級技工;技師學院定位為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綜合基地,重點培養高級技工以上高技能人才。
二是圍繞技能人才培養特色要求,確定核心指標。此次標準確定了領導班子、師資隊伍結構、校企合作、社會服務、辦學規模、專業設置、校園占地面積、校舍建筑面積、設備價值等作為核心指標。其中,師資、設備、辦學模式是保證技工院校人才培養特色的重要指標。
——師資有關指標要求。技工院校的培養特色決定了對其專業課教師不僅要有專業理論知識的要求,同時也要有技能操作水平的要求。因此,對技術理論課教師、實習指導教師不僅有學歷的指標要求,同時,對其相關專業職業資格提出了明確要求,并根據三類院校培養層次,由低到高規定了職業資格等級和比例的指標。
——實習實驗設備設施指標要求。針對二產制造業專業多的特點和培養技能人才實際操作技能的要求,規定實習設備設施配備要做到每生有實習工位,要與學校所設專業相適應,并且對高級技校、技師學院設備總值提出了較高的指標,同時對設備設施的先進性提出了明確要求。
——校企合作有關指標要求。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的基本辦學制度,標準從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合作模式等方面對校企合作提出要求,并要求技工院校結合專業設置與對應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對合作企業數量作出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