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運用傳統手段或電教手段傳遞教學信息,也可以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來闡述教學內容,使教學過程具有形象與直觀的特點,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從而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
1.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激發學生積極性
對于學生理解比較困難的內容,可以利用多種媒體技術,以其聲音、圖像、動畫和視頻等特點刺激學生,使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引發學生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增大課堂容量
運用多媒體技術,節省了大量時間,用于學生學習和鞏固新知識,完成鞏固性、檢測性練習;用于老師當堂檢查學生掌握這節課知識的情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體教學的弊端
1.多媒體課件設計前缺乏必要的交流與合作,課件設計受開發者知識水平的限制
(1)多媒體課件的開發者基本上都是依據自己的知識經驗,根據文字材料或主觀意愿設計課件,與使用者缺乏必要的交流。同時,課件的制作過程也是獨立的,根本沒有與技術經驗相當的教師相互探討。因此開發的課件帶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脫離教學實際。
(2)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者受知識水平的限制,往往直接或間接地受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和傳統教育理論與方法的影響,把學生作為知識的被動接收者,往往使單向傳播知識的課件成為課件設計的主要方式。
2.過高估計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和教學效果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門新的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借鑒、學習的教學理論、方法和經驗都十分有限。從教學內容上看,并不是所有學習內容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以形象思維為主刺激點,呈現出的教學內容無疑會給課堂教學帶來全新的境界。但是,如果過多地依賴感官刺激,勢必使課堂教學因片面求“新”而讓學生難以適應,教師從過去的“滿堂灌”演變成現在的“滿堂放”,由過去填鴨式的“人灌”模式變為“機灌”模式。有的教師一節課播放幾十張幻燈片,學生只是走馬燈式地觀看畫面,沒有消化和理解的機會,結果是看上去生動、熱鬧,而實質上學生并無收獲。
3.強調計算機的作用,忽視教師的作用
由于受“多媒體計算機無所不能”這種錯誤思想的影響,有些人甚至認為今后的教學活動不再需要教師。一些教師在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過程中,讓程序教學代替課堂教學,讓學生整堂課按照計算機課件給出的流程學習。這表面上看似乎很符合“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教學過程,但實質上是把具有創造性的教學活動變成了信息傳輸的機械活動,課件代替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任何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都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工具,只能處于輔助地位,必須依靠教師的精心設計、合理組織,才能充分發揮它的效能。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對學生的感情因素是任何教學手段都無法代替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個性發展也正是在師生或同伴間的直接交流中實現的。
4.教學效果受教師操作水平的影響
有些教師怕操作失誤,就讓計算機教師將課件設計成順序式結構。上課時只需按一個鍵,課件便按順序播放下去,這樣上的課便是“流水課”,教師總要想方設法將學生的思路引到電腦的既定流程上來。
此類現象實在是多媒體教學的悲哀,究其根源,實質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演變成了“電腦+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只不過更強化了教師的主動性和學生的被
動性。
5.公開課時出現,平時上課則銷聲匿跡
在多媒體教學初步開展起來的學校,還存在這樣的現象:為了一場公開課,多名教師費盡心機苦戰多日方才做出一個課件,而在用過一次后就被束之高閣。同時,重復開發制作同一項目的情況十分嚴重,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
三、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1.提高教師教育技術能力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發現,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對電腦多媒體教學設備時,不知如何運用多媒體素材規劃相關課程,仍然利用傳統的黑板書寫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透過教師的講解加以理解。這種單一的信息傳遞,很難有效地刺激學生的情緒反應,誘發學生在感情上的參與,從而影響學習成效。若教師在教學上能善用教學媒體,則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為教學提供具體真實的教學情景,彌補無法實地實境參與的缺憾。
2.把握多媒體在教學中運用的時機
多媒體具有鮮明的教學特點,它能創設出生動的教學情景、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能實現交互作用等等。這樣更能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時應把握住時機,巧妙地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充分地利用多媒體的視頻資料為學生創設學習情景,支持學生的學習。教師必須靈活地利用多媒體豐富課堂活動,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3.掌控多媒體在教學應用中的“度”
教師的主導地位,在任何環境下都是不能替代的。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有效組織者、管理者,應啟發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教學多媒體是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事先制作完成的,它只是教師在參與教學活動中所使用的教學工具,它不能代替教師對知識的傳授。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依據學生的特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靈活地使用教學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以教學為目的,把握好教學媒體在教學應用中的“度”,適當、靈活地使用教學多媒體。
四、多媒體教學的啟示
自有教學活動以來,人們就懂得使用不同的媒體幫助學生的學習。多媒體在教學使用中的價值,就在于它使教學更便利、順暢,并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多媒體充分利用了媒體的聲、光、影片效果,提供逼真的教學情景,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必須以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為指導。為了使教育多媒體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就必須從教學的全過程出發,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確定教育目標,選擇教學內容等。好的多媒體課件不在于使用了多少特技,使用了多少先進的技術,而在于在教學應用過程中是否能打動人心,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祝智庭.教育技術培訓教程:教學人員版(初級)[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周小山.嚴先元.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思路與教學模式[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
[3]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教學人員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河南省財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