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我國制造業水平的提高,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主要體現為對技能人才數量和質量的雙重需求。在各種力量的合力作用下,今后將有大量的技能人才走出校門,走向企業的工作崗位,在數量上逐步滿足企業需求。但是要滿足企業對技能人才的質量需求,技能人才的崗位能力要與企業的崗位需求無縫對接,職業教育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項目教學法的引入與推廣等。
一、項目教學法概述
國外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學赫伯特#8226;斯賓塞(Herbert Spencer)倡導教育應從傳統的“陳腐公式”中解放出來,把科學技術作為教育的中心,通過實物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精確操作的能力和清晰地表述事物的能力,以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項目教學法符合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要求。
項目教學法萌芽于歐洲的勞動教育思想,雛形是18世紀歐洲的工讀教育和19世紀美國的合作教育,20世紀初逐漸趨于完善,成為一種重要的理論思潮。
二、項目教學法的特點
項目教學法的是把傳統的學科課程體系學習過程分解為一個個典型的工作項目(由企業的生產產品直接或轉化而來)的跨學科或者不跨學科的學習,設計出相應的項目教學方案,以行動路線為依據設計教學思路,不僅傳授知識和技能,還要激發學習熱情和信心,培養職業素養。
項目教學法中,以項目載體為核心,打破傳統學科體系,整合學科內和跨學科的知識與技能。項目實施過程就是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過程,實踐性強,學生通過整合應用逐步形成、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基于CAD的注塑模設計教學
“注塑模設計”是“模具設計與制造(技師)”專業的核心技能,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廣泛而深入的工業應用,基于CAD的注塑模設計是跨學科的技能要求,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技能。
1.注塑模設計教學特點
注塑模設計教學所涉及的知識與技能紛繁復雜,知識點之間有著兼容并包,承前啟后,并行同步等關系。注塑模設計主要內容有:注塑模設計概述,分型面選擇,澆注系統,成型零部件,合模導向及定位機構,脫模機構等,其中又包含若干的知識點。
2.注塑模設計與CAD的整合需求
基于CAD技術的注塑模設計是模具設計的重要發展方向。注塑模設計與CAD的整合不能是先后完成每科教學,或者兩科內容生硬交叉,整合必須是有機的、科學的、符合教育規律的。整合需要創造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這個模式中學科不再“壁壘森嚴,不相往來”,而是圍繞一個任務共同協作,相輔相成,有機整合,即項目教學法。
四、項目教學法在注塑模設計CAD教學中的實施
項目教學法在注塑模設計CAD教學中的實施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收集教學項目,尋找合適項目載體
通過企業調研,對注塑模設計和CAD教學分析,形成以下主要的教學項目:塑料香皂盒產品設計,塑料香皂盒注塑模設計,手機上蓋注塑模設計,PET瓶蓋注塑模設計,電動車飛輪防塵圈注塑模設計,電動風扇葉片流道系統分析(CAE)等。這些項目基本覆蓋注塑模設計和CAD教學的知識與技能點。
2.提出任務,分解實施過程
首先提出任務,讓學生知道要完成模具設計任務。借助前期的工藝資料和操作技巧的幫助,學生在項目開始前獲取完成任務所必須的知識和技能準備。然后通過教師設計好的問題,分解項目任務,引導學生明確完成設計任務的幾個重要步驟,清晰完成線路,促進主動學習。
3.討論和制定方案
項目實施方案的討論與制定是實施前的思考,是知識和技能準備。學生要將材料選用,模具結構選用,成型零件設計,定出系統設計,冷卻水設計和模架選用等項目實施方案排列出來,與同學和教師交流,形成最佳方案。
4.項目實施
項目實施由學生完成,遇到問題教師可提供指導。發現錯誤時指出但不給出答案,由學生自行尋找。但遇安全事故應制止。項目實施是檢驗方案可行性的唯一途徑。
5.檢查與評估
每個項目都應有檢查評估表,學生能從表中了解到,為了實現學習目標,要付出什么努力,學會獨立評估設計過程。在方案實施過程中不斷進行檢查,及時糾正錯誤和改善設計。評估由教師參與小組評價,解決出現的問題,及應注意的問題。
五、推行項目教學法的意義
職業教育的發達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現代化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溫家寶總理說:“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推進我國工業化、現代化的迫切需要。”
在項目教學法的實踐中,教師是一名向導和顧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發現新知識,掌握新技能。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有其獨特的優勢,應進一步總結提高、大力推廣。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