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季學期,筆者所教的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程在一個班內,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式考試,效果很好,而且也受到學生的歡迎。筆者根據這次考試經驗談談自己的心得。
一、對考試形式的思考
傳統的考試方式讓學生心理壓力和精神壓力很大,經常會臨場發揮不佳。而且,傳統考試的考試題型幾乎都是名詞解釋、填空、判斷、選擇、理解論述等,大致包括基礎知識、理論知識、實際應用以及提升空間的內容考核,這種形式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對于基礎較差的中職學生。
二、對出題方式的思考
傳統的考試方式使教師出題也有難度,既要考慮優秀學生,又要考慮差生;既要考慮到重點,又不能偏離教材;既要考慮基礎知識,又要考慮靈活性;既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狀況,又要考慮不學習的學生群體;既要考慮及格率,又要考慮深淺難易;既要考慮全面性,又要考慮學生上升空間的理解性;既要考慮考試題型的多樣性,又要考慮學生對題型的接收性……假如我們打破傳統的考試形式,用一些新穎的考試方式,讓學生能接受,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下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敦促學生的學習,何樂而不為。
三、中職學生考試現狀
考場上有幾類學生:
第一,進入考場,學習好的學生,認真思考,伏案疾書,這個群體在每個考場大約占30%。
第二,伺機作弊的,大約占30%。這些學生通常夾帶資料的方式有:將資料藏于抽屜里、衣包里、壓在試卷下、坐在屁股下、藏在衣袖里、藏在裙擺里或短褲里,或者將考試內容寫在手心里、大腿上、桌子上,有時還有大膽的學生將考試內容寫在黑板上或者墻上,總之,作弊的方式花樣百出。考試結束后,教室里、過道上遍地小紙條。
第三,偷看別人試卷的,會把頭抬得高高的,把眼放得遠遠的。這些同學之間往往是有約定的,做完試題的同學會將卷子放到抄襲者能看到的位置。還有做手勢的、遞眼神的,另外,還有學生利用手機作弊的。
第四,不做試題的學生大約占20%。這些學生中,有的拿到試卷后,寫上自己的名字就開始睡覺,老師善意的提醒只會引來惡意的眼光;有的借故沒有筆,老師和班主任還要借筆給他,否則棄考;開卷考試時候有的不帶復習資料,教師還要給他找,給他借,否則棄考;有的玩自己的手機,對考試不理不睬。記得一次監考,一個學生不做試題,筆者善意地提醒他,他回答:“我考了不知道自己得了多少分,我不考我還知道自己多少分。”面對這樣的學生,筆者深感教師的悲哀、教師的尷尬和教學的失敗。想起過去學生為考好成績,還想辦法偷試卷(曾經的教務科還安裝防盜門)、作弊,而今的部分學生試卷放在桌子上都懶得看一眼,連作弊的想法都沒有。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是什么原因讓孩子們成了今天的現狀?這給我們的教學、考試提出了新的課題,值得探討。
四、對如何引導學生的思考
如何引領各種群體學生走向自己成人或成功的人生道路,這是我們勢在必行要思考的新課題。其實,學校各級領導和部門早就提出了考試方式方法的改革,我們應該將那些好的方案落到實處。
五、對考試方式改革的思考
1.考試方法應該靈活多樣
(1)語言類:可采用討論式、答辯式、提問式、辯論式、采訪式、訪談式、面談式等等。
(2)筆答類:可采用試卷式、手抄報式、作文式、報告式、規劃式、總結式等等。
(3)動手類:可采用檢修式、檢測式、安裝式、拆裝式、操作式、拿出作品式、任務完成式、手工制作式等。
(4)其他類:可采用游戲式、引導式、目標式、過程式等。
總之,用各種形式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考核,考出學生的綜合能力、綜合素質和綜合技能,考核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責任意識。
2.營造輕松、快樂的考試氛圍
通過考試改革,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取得好成績,既掌握了知識,又得到了鍛煉,比如有的課題類型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責任意識、語言表達能力、互助協調能力、動手能力等,讓學生不會因為考試而成負擔。著名教育家蔣乃平說“德育是快樂的”,那么我們可以外延蔣乃平的話:“教育考試也是快樂的”。
3.考試出題方式的轉變
老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好、中、差分別設置目標,好的學生有上升的空間,中等生也有希望得到提升,而對差生無意中樹立了他的自信心,不會因為做不起題而睡覺、罷考、玩手機。
新穎的考試方式打破了傳統單一、過于壓抑的考試方法,在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的同時也改善了教師在教學中所遇到的尷尬境況。2011年春季學期筆者所采用的“討論式”考試方法,使哲學與人生這門比較枯燥而理論性強的學科的考試,在學生熱烈的討論中完成。據后續調查,100%的學生喜歡討論式考試方式。
(作者單位:重慶市輕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