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普通中學生不同,中職生的學習重點側重于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而對語、數、英等基礎學科的不重視,這使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極低。在中職教學中,如果仍然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沒有機會參與課堂,只是一味地聽,課堂氣氛沉悶不在話下,教學效果也可想而知。而“生本教育”把依賴老師教的方式,轉變為在教學中全面依靠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天性和潛能,從而使他們積極、快樂地學習。
“生本教育”的基本過程是:課前的學習準備;上課時的小組討論,上臺發言與座位上聆聽、質疑、探究;課后的追根究底。生本教育的過程處處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中職英語教學指導思想就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英語實踐,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步熟悉并掌握英語。這與“生本教育”的指導思想是一致的。所以,筆者在近幾年的英語教學中,采用小組活動的教學形式,把“生本教育”的觀念落實到課堂中。下面是筆者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談談“生本教育”的“小組活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一、小組活動的優勢
1.充分利用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果
小組活動能使全班同學在同一時間內進行交流,覆蓋面廣,密度高。
2.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學生學得主動,用得活,擺脫了依賴教師的傳統習慣,使學生參與語言實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睂W生在開展小組活動過程中,通過交流,能互相取長補短,還能體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3.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有些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學生怕在公眾場合發言,而小組活動為這些學生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空間。同伴之間有一種安全感,還可以從小組中得到某些幫助和安慰,從而建立自信。
二、小組活動的形式
開展小組活動的形式可多種多樣,有二人對話小組、三人或四人討論小組。二人對話小組適合開展對話、互訪角色扮演看圖說話句型操練等。三人或四人討論小組用于組織學生討論問題。五人以上的小組適合排演課本劇,學生在排演短劇的過程中不但能加深理解課文,而且能自然而然地運用所學的英語詞句。
三、小組活動的實施條件
要真正落實“生本教育”,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實施過程中必須做到以下工作:
1.準備充分,創設良好的交際環境
(1)成員分配要合理,發言機會要均等。在小組活動中,筆者曾試過按學生的座位,把前后兩桌的四位學生劃分為一小組,因為這樣易于操作、省時省力。但實踐證明,這種為了方便操作而不顧學生的水平差異的不合理搭配很難達到互幫互學的目的。因此,教師在分配各組成員的時候,應該以“好差搭配”為前提。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與同學的關系等,努力創造條件,給那些平時不善言談的學生留有獨立思考、大膽發言的時間與空間。在提出問題后,不要急于討論,允許學生獨立思考一會兒,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參與討論。這樣既能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又能保證每一位學生在小組討論時都有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真正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符合了“生本教育”的宗旨。
(2)態度要和藹,語言要詼諧。教師要想方設法創造出和諧輕松的課堂氣氛,如果教師本身不擅長幽默,可利用班中具有某些天賦的學生創造和諧的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英語交際。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參與語言交際,這對于本來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中職學生尤其重要。
2.活動內容要充實,適合學生的水平
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并提高學習興趣,筆者在文秘班教學中根據“生本教育”基本過程來進行Unit 3 Being an Efficient Secretary課文學習:①課前的準備:布置預習,具體任務是理解并能翻譯課文,流利地朗讀課文,找出重點詞組、句型,能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②上課時的小組討論活動:按學生的不同水平、性格等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四人小組進行交流,準備在堂上以小組為單位到講臺給同學們“講課”。各小組根據各自的水平、特點分工合作。如發音準確、口語好的同學負責帶讀單詞和課文;綜合水平較好的同學負責翻譯課文和講解重點詞組、句子等;膽子較大的同學則負責根據她們所講的內容向其它同學提問。③及時的評價及課后的追根究底: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后做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著重強調學習活動本身的意義和價值。
3.精心策劃討論話題
在小組討論中,如果話題太大或太抽象,會導致一部分學生無法參與。因此,討論的話題就要精心策劃:教師不僅要給出討論的主話題,還要列舉出某些與其相關的、淺顯易懂的啟發性問題或相關信息以供提示,讓學生們“有話可說”。例如,筆者在文秘班開展的“How to be an efficient secretary?”作話題討論時,提供以下問題來啟發學生:“What kind of attitude should a secretary hold?” “Should a good secretary know how to use all the office equipment ?”由于所給的一系列提示性問題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即使英語水平一般的學生也不會面對話題無從下手。
4.正確引導良性競爭
教師在合理分配各組成員后,可以進行小組間的競賽,如小組搶答、表演等形式,并進行評分。每次活動評出優秀組給予適當的獎勵,使學生們明白: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每個人發表的觀點都是有價值的,都應該受到尊重。每個小組都不能拋棄該組的后進生,因為后進生的成績不僅具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只有全組共同掃除學習障礙,才能取得最終的進步。
總之,中職英語教師把“生本教育”的觀念落實到課堂中,開展小組的活動,不僅能使教育適應學生,而且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潛能,從而使他們積極、快樂地學習,在充分發揮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智力因素的發展和英語素質的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Brown.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2]朱旭彬.小組討論活動的誤區及其優化對策[J]. 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2).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工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