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類宏程序在數控編程中的重要性
在數控車削加工中,普通軸類零件的輪廓形狀都可以利用G功能指令來完成加工。但異形曲線和大螺距螺紋大大增加了零件的加工難度,G指令編程不好實現這類零件的有效加工。例如梯形螺紋較之三角螺紋,螺距和牙型都大,而且精度高,牙型兩側表面粗糙度值較小,這樣梯形螺紋車削時,吃刀深、走刀快、切削余量大、切削抗力大,導致梯形螺紋的車削加工難度較大。與宏程序相比,一般程序的程序字為常量,一個程序只能描述一個幾何形狀,所以缺乏靈活性和適用性。而用戶宏程序本體中可以使用變量進行編程,還可以用宏指令對這些變量進行賦值、運算等處理,從而可以使用宏程序執行一些有規律變化的動作。與A類宏程序相似,B類宏程序的變量也是由“?!狈柡?至3位數字構成;但B類宏程序的數學運算可直接用數學符號完成,而不需采用G65語句,有效地提高了零件的編程靈活性和加工效率。因此,使用B類宏程序加工有梯形螺紋的零件,對提高數控編程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二、球頭梯形螺紋零件加工工藝分析
1.球頭梯形螺紋零件分析
如圖1所示,球頭梯形螺紋軸由球面、曲面、退刀槽和梯形螺紋構成,其螺距為6mm,加工精度要求較高,球面和曲面加工簡單。在FANUC 0i數控系統機床上加工時,利用G73復合固定循環就可以進行有效加工,但由于梯形螺紋螺距較大和加工精度較高,致使梯形螺紋車削時,吃刀深、切削余量大、切削抗力大,
車削加工難度較大。利用普通G功能指令無法高質量、有效地完成該零件的加工,需利用B類宏程序進行切削加工。
2.計算相關尺寸,并查表確定公差
該零件上梯形外螺紋為Tr36×6,螺距為6mm,公制梯形螺紋的牙型角為30°,梯形螺紋的牙型如圖2所示,各基本尺寸計算結果如下:
大徑
中徑d2=d-0.5P=36-3=33,查表確定其公差,故;
牙高h3=0.5P+ ac=3.5;
小徑d3=d-2 h3=29,查表確定其公差,故;
牙頂寬f=0.366P=2.196;
牙底寬W=0.366P-0.536ac =2.196-0.268=1.928
螺紋中經三針測量法測量,如圖3所示,用3.1mm的測量棒測量中徑,則測量尺寸為M=d2+4.864dD-1.866P=32.88,根據中徑公差確定公差,則(其中dD表示測量用量針的直徑,P表示螺距)。
三、梯形螺紋切削加工方法
常用的梯形螺紋加工方法有直進法、斜進法、左右切削法、車直槽法、分層法等等。由于該零件的螺距和牙型都大,而且精度高,牙型兩側面表面粗糙度值較小,致使梯形螺紋車削時,吃刀深、切削余量大、切削抗力大。采用前述五種加工方法進行切削加工時,容易產生“扎刀”和“爆刀”現象。而利用B類宏程序進行分層切削加工,可以很好地解決“扎刀”和“爆刀”問題,如圖4所示。
用分層法車削梯形螺紋,實際上是綜合應用了直進法和左右切削法。在車削較大螺距的梯形螺紋時,分層法通常不是一次性就把梯形槽切削出來,而是把牙槽分成若干層,轉化成若干個較淺的梯形槽來進行切削,每層深度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從而可以降低車削難度。每一層的切削都采用左右交替車削的方法,背吃刀量很小,刀具只需沿左右牙型線切削,梯形螺紋車刀始終只有一個側刃參加切削,從而使排屑比較順利,刀尖的受力和受熱情況有所改善,因此能加工出較高質量的梯形螺紋,且該工藝容易掌握、程序簡短。
四、巧用B類宏程序編制梯形螺紋
1.編程分析
用宏程序編程時,變量的設置是關鍵,一是要變量盡可能少,避免影響數控系統計算速度;二是便于構成循環。經過分析,該零件程序中要有4個變量,#101為螺紋公稱直徑,#102為右邊借刀量,初始值為0,#103為左邊借刀量,初始值為-1.876,#104為每層吃刀深度,初始值為0.2。該零件中編程的關鍵技術是要利用B類宏程序實現分層切削,利用G92螺紋加工循環指令功能,左右移刀切削,只需將切削的起點相應移動,就可以實現對零件的有效加工。
2.參考程序
O0001;
N05 G0 G40 G97 G99;程序初始化
N10 T0101 M03 S300;換梯形螺紋刀,主軸轉速300r/min
N15 G00 X37 Z5;快速走到起刀點
N20 M08;開冷卻
N25 #101=36;螺紋公稱直徑
N30 #102=0;右邊借刀量初始值
N35 #103=-1.876;左邊借刀量初始值(tg15x3.5x2)
N40 #104=0.2;每次吃刀深度,初始值
N45 IF [#101 LT 29] GOTO 105;加工到小徑尺寸循環結束
N50 G0 Z[5+#102] ;快速走到右邊加工起刀點
N55 G92 X[#101] Z-41 F6;右邊加工一刀
N60G0 Z[5+#103] ;快速走到左邊加工起刀點
N65 G92 X[#101] Z-41 F6;左邊加工一刀
N70 #101=#101-#104;改變螺紋加工直徑
N75 #102=#102-0.134*#104;計算因改變切深后右邊借刀量(tg15/2=0.134)
N80 #103=#103+0.134*#104;計算因改變切深后左邊借刀量(tg15/2=0.134)
N85 IF[#101 LT 34] THEN #104=0.15;小于34時每次吃刀深度為0.15
N90 IF[#101 LT 32] THEN #104=0.1;小于32時每次吃刀深度為0.10
N95 IF[#101 LT 30] THEN #104=0.05;小于30時每次吃刀深度為0.05
N100 GOTO 45;返回第45程序段
N105 G92 X29 Z-41 F6;在底徑處精加工兩刀
N110 G92 X29 Z-41 F6;
N115 G00 X100 Z100 M05;主軸停刀架快速退回,
N120 M09;關閉冷卻
N125 M30;程序結束
五、結論
用B類宏程序加工復雜零件,有效地利用了宏變量、數學關系的表達、加工刀具的選擇、走刀方式的取舍等知識,應用了大量的編程技巧,是解決復雜零件的加工難題或者避免繁瑣的數學計算的好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零件加工生產效率。雖然目前CAD/CAM編程系統的應用已經很普遍,但由于宏程序具有靈活、高效、快捷等特點,特別是對異形和復雜零件的切削加工來說,宏程序知識依然是相當重要的。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