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師手風琴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手風琴教學、手風琴演奏和手風琴伴奏的能力。本文理論聯系實際,對高師手風琴教學的創新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師 手風琴 教學創新
手風琴教學應著力培養學生把握作品的風格,提升審美能力,使學生具備較高層次的音樂藝術修養,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相統一的原則應當貫穿于手風琴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
一、高師手風琴教學創新應遵循的原則
1.系統性與針對性相統一的原則
以往的手風琴教學以個別授課為主要形式,以技能的傳授為主要內容,這種教學方式因人制宜,靈活且具有針對性,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習中隨時出現的各種問題。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發現單一授課的方式存在對知識和技能傳授不夠系統,學生普遍存在缺乏宏觀把握知識的缺點。因此在教學中除了有針對性地解決技巧問題,還應當對學生講授系統全面的手風琴演奏理論知識,對出現的問題適時地進行總結歸類,通過實踐加強對理論知識的了解,使學生對知識既有宏觀的了解,又能從微觀上把握,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循序漸進與因材施教的原則
教師應按照手風琴演奏技能的科學性、知識的系統性、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有計劃地組織教學,使學生扎實地掌握知識技能。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如演奏水平不同,能力不同,學習態度不同,音樂素質不同等,因此應因材施教,在具體的教學方式方法、授課 隨著手風琴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教師更注重加強基礎理論教學。例如學習演奏巴赫的復調作品,如果學生在理論上全面掌握了巴洛克時期鍵盤音樂的演奏風格、巴赫復調作品的創作技法、作品的結構織體,通過思考與練習,學生就可以獨立對該作品進行藝術加工和處理,這就是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把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從理性的高度去研究手風琴的演奏,研究音樂作品的表現,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高師手風琴教學應采用的主要授課方式
1.個別課
個別課在手風琴教學中應用得最多,時間投入最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選用不同的教材,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解決不同的問題。對于技術性較強,學生個體差異較大的手風琴教學來說,個別課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是提高學生手風琴演奏技巧最有效的教學方式。
2.伴奏課
手風琴伴奏是高師學生應該掌握的一門基本功。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手風琴伴奏在課堂內外教學,及音樂活動中具有很大的實用性,可以為各種演唱、演奏和的重要內容之一。伴奏課的內容安排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1)分析作品。如調式、調性、音樂風格等:(2)了解和聲功能,學會選擇正確的和弦:(3)熟悉各種伴奏音型,并可以恰當地選擇運用:(4)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指導實踐,從而提高手風琴伴奏能力。
3.室內樂
室內樂教學現已成為手風琴教學發展的一大趨勢,手風琴室內樂教學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手風琴之間的合奏與分奏:二是手風琴與其它樂器的重奏,如手風琴與小提琴、手風琴與單簧管,以及手風琴與幾種樂器重奏。室內樂教學中可以嘗試用不同樂器合作來演奏,通過這樣的演奏,學生可以親身感受到音樂風格的多元化,可以幫助提高演奏技能,挖掘學生的音樂表現潛力。另外,合奏、重奏是多個人一起進行演奏,各聲部之間的音色、速度、節奏都需要默契配合,因此重奏合奏課的開設可以使學生跳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圈子,有助于培養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集體協作精神。
4.集體課
集體課主要用于講授系統的理論知識。如手風琴的構造、性能、發音原理及手風琴演奏法等等。集體課的內容能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深入的掌握學習的相關要素,使演奏水平向更高層次邁進,也會在他們琴教學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
5.觀摩課
觀摩課也稱為公開課,通常是在個別課的形式中增加聽課的教師和學生。觀摩課的主講教師多為著名演奏家或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有條件的院校應經常聘請專家講學,并組織師生進行經驗交流,使師生可以開拓視野,擴大交流,推廣經驗。
三、高師手風琴教育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合理使用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方法的運用要根據教學的目的、教學的任務、課程的特點、學生的特點和教學設備等因素來決定。手風琴教學中可以將幾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從而達到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者最有效地結合,獲得滿意的學習效果。講授法是教學實踐中最廣泛的一種應用方法,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教師要講授知識、解答問題,為了啟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常需要講授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結合進行。手風琴教學中與講授法密不可分的是示范法,教師通過示范演奏來實施教學,這種方法明確生動,能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了解教師的教學目的,獲得直觀的音樂感受。示范法教學中還應滲透比較法與討論法,如可以把教師和學生對同一樂曲的演奏進行比較,并通過談話、討論、問答的形式,使學生找到不足,提出質疑,及時歸納總結,從而獲得新的知識。比較法與討論法是貫徹啟發式教學原則的最好方法。為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開拓藝術視野,教學中應加入欣賞法。由教師指導學生去聆聽名家的演奏或錄音錄像,并適時給予恰當的提示或說明。欣賞結束后應及時指導學生總結。欣賞法可以豐富學生的閱歷,陶冶情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適當的安排欣賞課是十分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材料的選擇上要有針對性。
四、結語
在高師手風琴教學中要根據具體的教學任務、教學對象、教學內容來選擇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往往是幾種形式、幾種方法相互交替、相互結合和相互滲透的。手風琴教師要關注教育發展總趨勢,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出一條適合基礎音樂教育要求的高等師范音樂教育手風琴教學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