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皮影道具最好的原料是驢皮。選料是第一關(guān),皮子厚薄要均勻,要有韌性。選好了,開始碾壓,壓得平整光潔,這方才去刻。刻是要見功底的,人物軀干形象應(yīng)早在你腦子里,一刀一筆,都要恰到好處。刻罷,雛形有了。這時,再壓平整,一個平面人物形象就出現(xiàn)了。但這還不成,下個環(huán)節(jié)是上釉,加色。人物性格,需要用色彩來體現(xiàn)。最后,才設(shè)置牽線、架桿兒。一個道具就算完成了。但,這仍是死的,要讓它在幕布上活靈活現(xiàn),還得靠藝人的那雙手。
小鎮(zhèn)上的皮影張就有這么一雙靈巧的手。
皮影張也許是真的姓張,叫什么,卻完全沒人知道。于大家來說,這本無所謂。大家都知道那有點駝背、瘦骨嶙峋、一臉嚴肅的幕后戲子叫皮影張。這足夠了。
皮影張在小鎮(zhèn)一角把行頭一擺,叮叮當當小鑼兒一敲,人們就三三兩兩攏過去了。人愈多,小鑼也愈歡快。驀地一下,戛然而止!人物登場了,劈山救母、哪吒鬧海、三打白骨精……當然也還有現(xiàn)代戲,哪一部是不精彩的呢?大家仰了頭,靜靜去看,一瞬就吸引去了。再瞧,憨態(tài)出來了。有人笑出涎來,拿手一抹,暴叫一聲,好!演完了,皮影張的那張臉才從后面轉(zhuǎn)來,手一拱,并不多話。大家便將手伸進兜,掏錢。不掏,也不計較。
其中有個傳說,未知其真假,去問皮影張,他也只含笑不語。據(jù)說,當?shù)匾粠妥油练耍瑹龤屄樱瑝氖赂杀M。解放軍想一舉搗毀他們,卻苦于其神出鬼沒。皮影張主動請纓,深入匪營,表演他的拿手好戲,所有土匪都被那皮影戲吸引過去。待解放軍沖進把他們包圍,一場戲恰恰演完,土匪們正山呼叫好。解放軍竟沒費一槍一彈。
皮影張再次引起關(guān)注,就到了“文革”。大家突然發(fā)現(xiàn),和皮影張一起被斗的,竟還有一個奇丑無比的女子。而且,大家這才得知,那皮影幕后的千變?nèi)f化之聲,竟只出自這一丑女之口!“文革”過后,皮影張就在人們的視線中逐漸消失了。他損失慘重,右手被小將敲去了四根手指。當然,于他來說,這還不是最慘重的。那個丑女人被折騰得受不了,自殺了!
事情往往如此,審視一件自己未曾參與的事,不過就像看一場皮影戲。看罷了,激動一番,也就過去了。時間把一切都打磨得平平淡淡。現(xiàn)在的年輕人,誰還記得一個擺弄皮影的人呢?那種節(jié)奏于他們來說,太遙遠,也太緩慢。他們上網(wǎng),搞網(wǎng)戀;或者,戴著耳機,聽著邁克爾·杰克遜,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快樂地扭動屁股。所以,當皮影戲和現(xiàn)代歌舞兩場表演同時出現(xiàn)在這座小鎮(zhèn)一隅時,年輕人有理由選擇后者。但上了年紀的,聞訊都背抄馬扎,涌進那個演皮影戲的帳篷。
大家都很激動,多年前的那個皮影張又回來了!演的是《霸王別姬》。
老人們覺得這戲有點凄美悱惻,不似皮影張年輕時的風(fēng)格。虞姬和項羽的伴音分明出自一人之口。而且,那聲音顯然已缺了底氣,滿了滄桑。
大家都嘆息,老了,老了呵!
但大家都被那流淌著的情韻吸引進去了。
故事的高潮出現(xiàn)在虞姬拔劍自刎的那一瞬,寶劍倉朗朗墜地,同時,又聽“噗”的一聲,那潔白的幕布上,竟灑滿了斑斑點點的鮮紅血滴!大家伙兒俱是一愣,迅即爆出一陣掌聲,那簡直太逼真了!然而,掌聲很快就歇了,幕布后面長久的寂然無聲讓大家感到了不祥。他們紛紛轉(zhuǎn)至幕后,都呆住了!
只見一個鶴瘦身影頹然地倒在一張輪椅上,他的左手和兩只腳上依然還綁縛著操縱皮影的架桿兒……
此時,帳外的另一場表演也到了高潮。
有個嘶啞的聲音吼叫著,傳來蕩去,我的愛,赤裸裸!我的愛——赤裸裸!
(選自小小說集《皮影王》,原文有刪改)
【閱讀訓(xùn)練】
1.小說開頭為什么要對皮影道具的制作進行細致的描寫?
2.“審視一件自己未曾參與的事,不過就像看一場皮影戲。看罷了,激動一番,也就過去了”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它在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作用?
3.本文的細節(jié)描寫凝練而富于感染力,請就下面兩處細節(jié)描寫進行賞析。
(1)再瞧,憨態(tài)出來了。有人笑出涎來,拿手一抹,暴叫一聲,好!
(2)寶劍倉朗朗墜地,同時,又聽“噗”的一聲,那潔白的幕布上,竟灑滿了斑斑點點的鮮紅血滴!
4.為突顯人物的坎坷命運,小說多處運用了對比手法。試舉出三例并作分析。
(唐惠忠 設(shè)計)
參考答案:
1.①使讀者對皮影制作有一個基本了解,進而轉(zhuǎn)入(或“引出”)下文的敘寫。②以皮影道具的制作工序繁雜,烘托皮影張的高超技藝。2.(1)皮影張的際遇在別人看來就像一場皮影戲,刺激和快感過后,很快就會被人遺忘。(2)結(jié)構(gòu)上起承上啟下作用,從上文皮影張“文革”中受折磨的內(nèi)容,過渡到下面對皮影戲受冷落和皮影張力竭而死的描寫。3.(1)以觀眾癡迷入神的“憨態(tài)”——“笑出涎來,拿手一抹”的舉動和忘情的“暴叫”,側(cè)面烘托皮影表演的精彩動人。(2)寶劍墜地、鮮血噴吐的刺耳聲音和血濺白幕的色彩對比,有聲有色地渲染出皮影張用鮮血和生命來表演皮影戲的投入和悲壯,給讀者以強烈震撼。4.①把傳說中皮影張幫助解放軍抓獲土匪,與“文革”時被敲去四根手指、丑女被逼自殺作對比,揭示出皮影張命運的曲折。②把皮影張年輕時熱鬧歡快的表演風(fēng)格與多年后復(fù)出時“凄美悱惻”“缺了底氣,滿了滄桑”的風(fēng)格進行對比,暗示了皮影張的命運變遷。③把皮影張用鮮血和生命表演的皮影戲與當今粗俗、喧囂和濫情的表演進行對比,揭示出現(xiàn)代社會對傳統(tǒng)藝術(shù)的冷落,表現(xiàn)了皮影張命運的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