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對大多數人來說并不陌生。每到冬季,田野上排排溫室和塑料大棚里春意盎然,碧綠鮮嫩的瓜果蔬菜花繁葉茂。為什么戶外冰天雪地而溫室里卻溫暖如春呢?原來溫室頂棚和四周的玻璃(或塑料薄膜)能透進太陽光的短波輻射,而室內地面反向的長波輻射則很少能穿透玻璃,這樣熱量就被留在了溫室里,其溫度自然比室外要高得多。
大家知道,化石燃料的燃燒能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一般人們不認為是污染物,不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這是因為空氣里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會增強大氣對太陽光中紅外線輻射的吸收能力,并阻止地球表面熱量向空間散發。
據估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一倍,全球年平均氣溫就會升高2℃~3℃。近些年來,由于人們大量地燃燒化石燃料,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多,從而使世界氣候呈現變暖的趨勢。
氣象記錄表明,近百年來全球增溫大約0.6℃。有人認為,全球變暖將可能導致兩極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沒許多城市。世界上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線60千米范圍以內,35座最大城市中有20座地處沿海,因此海平面升高無疑將對人類構成巨大的威脅。
地球表面氣溫升高,各地降水和干濕狀況也會發生變化。現在溫帶的農業發達地區,由于氣溫升高、蒸發加強,氣候會變得炎熱,農業區會退化成“草原”,干旱區會變得更加干旱,土地沙漠化加重,農業減產。
但是,也有人認為大氣中的水蒸氣、云量、顆粒物有可能抵消“溫室效應”。另外,森林的多少、水利工程的有無和灌溉面積的大小都會對氣溫產生影響,因而對未來全球氣候的總趨勢還不能作出推斷。還有人認為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將有利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世界會變得更綠。
雖然目前還不能對未來全球氣候總趨勢作出推斷,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即大氣污染對氣候的影響已明顯表露出來,至少是引起近年來世界氣候異常的原因之一。
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在大氣中含量不斷增加的確是個事實,它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復雜課題。
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人類共同防止溫室效應的意識必須進一步增強。比方說,我們必須節約能源,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必須更多地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等,還要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使溫室效應得到有效的控制。
(選自《科學24小時》2011年第10期)
【閱讀訓練】
1.這篇說明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
2.文章為什么要從“溫室”寫起呢?
3.地球上為什么會形成“溫室效應”呢?
4.文中的畫線句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5.作為一名中學生,你將為防止溫室效應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情呢?
(周俊根 設計)
參考答案:
1.溫室效應。2.溫室,對大多數人來說并不陌生,作者從人們熟悉的溫室寫起,并簡要介紹溫室的原理,有利于讀者對下文介紹的“溫室效應”的理解。 3.化石燃料的燃燒能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排放到大氣中,空氣里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會增強大氣對太陽光中紅外線輻射的吸收能力,并阻止地球表面熱量向空間散發。 4.列數字。通過具體的數據分析,說明海平面升高對人類構成的威脅是巨大的。 5.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是生活中注意節約用水、用電及其他社會資源;二是做小小環保志愿者,積極宣傳環保知識,讓周圍的人都樹立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