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FoxPro(簡稱VFP),是一個易學、易用的數據管理系統,是一種大眾化的“面向對象”的可視化編程工具,更是中職學校計算機類專業、電子信息類專業和電算會計專業必開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它特別適合剛剛接觸計算機編程的初學者,很多命令既可以用于結構化編程,也可在交互方式下執行一條命令,馬上得到該命令的執行結果。對于初學者,往往可以起到提高其學習的興趣的作用。但是,隨著學習內容的深入,命令、函數使用的增多,學習難度的加大,一些教材注重繁瑣的基礎教學,沒有體現課程應用開發的特色,不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難使學生有一種學習收獲感。如果過分注重項目開發,而沒有應有的基礎知識,也很難發揮教學效果。學生只能照搬,不能靈活運用。如何讓學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全面、正確地認識這門課程呢?筆者認為,在VFP教學中要重視實踐性,不拘泥于理論本身,在滿足大綱需求的基礎上不斷補充新知識、新見解,調整教學模式。在該科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法,可以很好地解決傳統教學方法產生的教學效果不佳的問題。
一、項目教學法的內涵
項目教學法萌芽于歐洲的勞動教育思想,最早的雛形是18 世紀歐洲的工讀教育和19世紀美國的合作教育,20世紀中后期逐漸趨于完善,并成為一種重要的理論思潮。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從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到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
二、項目教學法的特點
1.目標指向的多重性
學生通過轉變學習方式,在主動積極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指導,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學校建立新的課程理念,提升學校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目標,通過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探索組織形式、活動內容、管理特點、考核評價、支撐條件等的革新,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學校課程體系。
2.教學周期短,見效快
項目教學法,通常是在一個短時期內、較有限的空間范圍內進行的,且教學效果可測評性好。
3.可控性好
項目教學法,由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學生的活動由教師全程指導,有利于學生集中精力練習技能。
4.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要完成一個項目,必然涉及如何做的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從原理開始入手,結合原理分析項目,制訂工藝。
三、項目教學法的實施
1.創設情境,確定項目
創設學生當前所學習的內容與現實情況基本相接近的實例,把學生引入到需要通過某知識點來解決現實問題的情景。VFP應用系統開發的第一步是應用系統的需求分析,即確定系統的功能,劃分系統的功能模塊,建立應用系統的設計模型,形成系統設計說明書。一般在VFP教學中,應將一個項目貫穿始終,并進行基本功能和需求進行說明,以作為該課程后續學習內容的主線。例如,“圖書訂單管理系統”、“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工資管理系統”等。另外,“項目教學法”也符合VFP系統的層次性和實用性,便于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
2.分析項目,操作示范
圍繞選擇項目涉及到的知識點,為便于學生“知識遷移”,教學應進行必要的講解和示范。例如,在學生學習“項目與項目管理器”時,根據教材介紹的項目概念“一個應用程序系統的開發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需要經過需求分析、模塊設計、代碼編寫、運行調試等一系列的開發過程。該問題可比作一個樓盤的開發過程,從而讓學生理解VFP中項目的基本功能及相關操作方法。
3.引導研究,完成建構
“項目教學”,要注意學生特點、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教師設計時,要把“項目”分解成具體的、淺顯易懂的、易完成的小“問題”,引導完成后,自然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另外,要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認知能力,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的原則,真正實現從學生實際出發。
4.獨立探索,重在應用
讓學生獨立思考,通過研究討論,對知識點進行理解,消化示范項目的解決要點,為解決問題打下基礎。
5.協作學習,檢查實施
開展小組交流、討論,組員分工協作,共同完成任務。
只有充分認識項目教學法的特點,深刻把握課程特點,深入研究教學內容,精心組織教學流程,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總之,要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提高技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訓練創造性思維,提高綜合素質。
(作者單位:江西冶金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