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主要場所,本文就數學課堂的教學方法改革,提出了幾個方面的觀點。創設情境,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教學實際和所授專業,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都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數學課堂 教學方法 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目前仍是技校教學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技校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在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改變教育觀念,實行教學改革,提高每堂課45分鐘的效率,是每一位教師應潛心研究的問題。但是,技校入學新生數學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低下,學習動力嚴重缺乏,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較低,造成學習效果不夠理想。如何改變這種局面,筆者認為教師既要勇于探索、創新,勇于實踐,又要腳踏實地的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選擇最佳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使數學課更好地為專業課服務,發揮其最大的教育成效。在數學課堂中如何改革教學方法,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實踐證明,精心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進入主動求知狀態。如:在學生剛剛接觸幾何時,可以從身邊的實例入手,你怎樣來測量一座古塔的高度?建筑工人在砌墻時,為什么經常在墻腳的位置分別插一根木樁?你怎樣畫出機床加工零件模型?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專業課中遇到的問題,可以激起學生學習幾何的興趣,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新穎的課題導入,能夠強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的確新課導入得好,就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講“指數函數”一節時,可以用兩個小問題引入指數函數的概念。
問題1:折紙游戲:求對折次數x與所得紙的層數y的關系式。
問題2:莊子曰: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求木棒長度y與經歷天數x的關系式 。
首先讓學生動手折一折后,分別列出兩個問題中x與y的關系式。
然后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關系式的特點,引出指數函數的定義。如:函數y=2x和y=()x自變量x都出現在指數的位置上,而底數2是一個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量。我們把這樣的函數叫做指數函數。
如此導入給學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導航,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把僵化呆板的數學課堂教學變成充滿活力的學習樂園,達到“課尹始,趣已生”之效。
二、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增強學生視覺效果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時代的需要,更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不但具有聲形一體、圖文并茂,模擬實體、生動形象的特點,而且有加快課堂教學節奏,增大課堂容量,增強視覺效果的功效,更重要的是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數學教學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在多媒體課件指導下進行操作,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使技能的形成和數學能力的發展,從而達到提高數學素質的目的。心理學家認為:人對事物的本質認識需要對感知提供的材料進行分析,經過思維的加工才能更深刻,更正確地了解事物的本質規律。教師不但是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索,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因此,教師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根據教材內容抓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給學生指明方向和解決問題的途徑。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可以創造性設計教學,利用大量的演示圖片等讓學生理解知識,并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教師要善于將書本知識生活化,利用多媒體創設與生活實際和所學專業相接近的情境,使學生在這種情境中的課堂上多做多想,讓學生課堂煥發出蓬勃的生機。
比如,在介紹周期函數的概念時,可先用圖片展示自然界的周期現象,引起學生的注意,再乘機提問:數學中有沒有周期現象呢?由此引入周期函數的概念。而三角函數的圖像變換,有了多媒體的展示,就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識變成動態直觀的知識,讓學生感受到三角函數圖像的曲線美,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數學教學結合專業課之實踐
根據專業課的內容,適當調整數學教材,使數學課更好地為專業課服務。課題組認為,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在不降低和影響本學科知識傳授的前提下,要增強針對性——結合學生專業實際;要提高實效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發揮主觀能動性。把握好“兩性”,對于技校數學較薄弱的學生群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有效數學教學是大有希望的。以下舉例加以說明:
汽修專業是我校重點發展的專業。過去,學生見上數學課就頭疼,不愿學,考試成績也不好。因為實行教學改革后,一改以前數學課的模式,而只是“講專業課中的數學”,凡是專業課中涉及的數學知識就講授,數學與專業零距離接觸,不脫節、不重復(以前數學課講的內容,遇到專業課要用時,學生說“不會”,專業教師又要重復講一遍數學知識),學以致用。比如,在講“汽車制動功能”這個內容時,剎車后制動所需時間的長短可以衡量制動效果。原來技校數學教材中就有類似的例題和習題,但那時候學生聽例題感到困難,做習題也問題不少。現在情況改變了,因為學生畢業后都是從事汽修工作,關系到汽車“制動功能”的建模和求解,他們聽課時就比較專注,所以,過去幾屆學生都說難的事情,現在的學生說是“蠻容易”的。還有,這個專業過去開設數學課兩學期,周學時4節,總共約需160學時,總感到時間緊。學生怨,數學教師怨,專業教師也怨(因為專業中碰到的數學問題學生基本上都不懂)。而今僅需30 學時,就可把專業中用到的數學問題圓滿解決,師生也不會互相埋怨了,這樣的課堂教學是高效率的。實踐證明:利用這種教學方法,學生是十分歡迎的,因為人人可以學到有用、夠用的數學知識,提高解決專業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把握講課藝術,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因為教師不會講或不善講就難為人師。講課藝術不僅僅指抑揚頓挫,生動形象,更重要的在于講課的準確性、條理性、邏輯性和啟發性。能使學生聞其一,盼其二,聽而思,思而疑、疑而問,直到全面而透徹地掌握,并能在實踐中合理地運用,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高標準地講究自己的課堂用語,精心錘煉自己的講課技巧。一般來講,教師的課堂用語應力求簡潔流暢、準確生動。與教學內容無關,或關系不大的話盡量少講,甚至不講。備課時,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去組織、錘煉課堂用語,做到有的放矢,目標明確。使學生能夠迅速、及時、準確地把握要點,領會實質。語言不簡潔,目標不明確,講的人搖頭晃腦,聽的人面面相覷,不知所云,就不可能有好的教學效果。
當然,語言簡潔,目標明確也只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我們所講的簡潔和明確,是指中心突出,不講廢話。教學過程中,有時為了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有意識地講一些故事,說幾句笑話,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時的課堂用語要求幽默、風趣,充滿感情色彩,不能一味簡潔而失去趣味。
五、師生互動,促進學習交流
在課堂教學中,主要強調的是師生互動、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要讓學生動手、動嘴,嘗試著自己去“做數學”、“說數學”。
比如在講授“指數函數”時,教師設問:一張白紙的厚度只有0.083毫米,6次對折后的厚度是多少?30次對折后的厚度是多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自己動手折一折,算一算,學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而當算出:30次對折后的厚度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時,學生都興奮不已。在演練法的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地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六、加強課堂信息的反饋與調控
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捕捉反饋信息。捕捉反饋信息的方法是很多的,常用的有:觀察、提問、練習、課堂作業及批改、討論與答疑等。教師可從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地獲得足夠的反饋信息。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地采取一些措施:如個別輔導、小組學習、以優帶差、調整進度等,幫助學生掃除學習上或心理上的一些障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求達到學生的有效參與、積極參與。
綜上所述,在技校數學課堂教學中,只要教師能課前準備充分,結合教學實際和所授專業,以學生為主體,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生學習熱情,一定能把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殿堂。
參考文獻:
[1]張航.讓學生發現數學的魅力.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陶興模.中學數學問題研究與教學探討.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3]胡偉.淺談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青年文學家,2011(13).
(作者單位:廣東省梅州市高級技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