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話教學是新課程背景下出現的一種新的教學形態。數學對話包括師生對話、生生對話、文本對話與自我對話。對話教學能調動學生激情,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數學教學 對話數學
對話教學,相對于傳統的“獨白式”教學而言,是以“溝通性”的對話為本質的教學。對話教學中,“對話”指的是獨立的主體在彼此尊重、彼此傾聽、彼此啟發的基礎上的雙向互動交流。對話產生的條件是獨立的主體在“我思、我想”的前提下,產生了困惑、發現了問題,需要交談,需要尋找知音,并盼望達成共識。對話實現的前提條件是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敞開、接納、理解。對話的結果是實現精神的相遇與溝通,師生雙方達到認知共振、情感共鳴、思維同步。從學習方法來看,對話教學實質就是在“說中學”。
一、對話教學應用在技工學校數學課中的必要性
技工學校學生的知識基礎較差,對數學感興趣的較少,如果采用“獨白式”數學,全堂灌輸,學生容易感覺枯燥無味。在技工學校,數學既是學習其他專業知識的基礎課,又是參加實際操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因此,它是實現技工學校培養目標不可缺少的課程。為了教好這門課,本著“因材施教,學以致用”的原則,筆者在數學課堂上采取了對話教學?!皩υ捊虒W”昭示著民主、平等,凸現著創新、生成,張揚的個性、人性。在“對話”中,充分展開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交融;在“對話”中,讓學生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在“對話”中,創造著一種新的表達方式和新的分享方式。課堂上,運用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以及與課本對話,可以讓課堂活躍起來。
二、數學學科對話教學的課堂實踐形式
1.師生對話昭示民主、平等,促進交流、溝通
在數學對話教學中,師生作為特殊的對話者展開互動交流,促進溝通和分享。
(1)教師和學生的人格完全平等。在對話的交互關系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把學生當成“知識源”,通過對話啟迪學生的精神和智慧。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屈尊”、“傾聽”。
(2)教師要平等對待所有學生。既不能在課堂教學中使一部分學生成為“對話的貴族”,也不能使一部分學生淪為“對話的奴隸”。教師要用各種方式關照不同層次的學生,調動學生課堂對話的積極性,進行平等、無偏見、無權威、無歧視的對話交流。
2.生生對話——敞開、接納、合作、探究
生生對話,是指學生與學生之間就某一問題所展開的討論與交流。生生對話,要敞開自己的觀點,開放思維,接納、欣賞和審視別人的見解,尊重他人,在相互交流、彼此爭論、合作互助中共同發展。
3.與文本對話——視界融合、超越、生成
教學文本不能等同于單純的教材,它是教師與學生一起合作創造的復雜產物。教學文本既包括教材、輔助用書等現成的教學資料,也包括教師設計的教案、模型、掛圖,還包括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共同創生出的教學素材。例如,在“任意角的三角函數”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在對其內容做簡要說明:“這是一堂關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數的概念課?!币驗閷W生在初中已學過銳角三角函數,知道直角三角形中銳角的三角函數等于相應邊長的比值,所以,引入弧度制后,也要將銳角三角函數推廣為任意角的三角函數。任意角的三角函數研究的是一個實數集(角的弧度數的集合)到另一個實數集(角的終邊與單位圓交點的坐標或其比值的集合)的對應關系。在此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解析:“三角函數是又一種基本初等函數,它作為描述周期變化現象的最常見、最基本的數學模型,在數學和其他專業課中都有廣泛的應用。”文本對話包括教師與文本對話(師本對話)、學生與文本對話(生本對話)。
4.自我對話
從哲學上講,自我對話指現在之“我”與過去之“我”的對話、現實之“我”與思想之“我”的對話,是此“我”與彼“我”的對話。其實質就是自我反思、追問。從教學論文上講,課堂教學中的自我對話,指師生對教材和教學的反思、回味。自我對話教學的主要形式,揭示了對話教學的深層本質——反思。數學對話的任務就是要強化師生的自我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使自我對話成為師生的自覺行動。
參考文獻:
[1]劉慶昌.對話教學初論(J).教育研究,2001.11.
[2]黃忠敬.教學理論:走向交往與對話的時代(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7.
[3]吳俊明,倪志剛.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M).吉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河南省周口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