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第四版)課程是技工學校電工類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針對電力拖動的課程特點和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談一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電力拖動 教學實踐 創新能力
中職學校《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第四版)是電工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核心專業課。該教材采用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訓練一體化的模式,使教材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保證了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突出了職業教育的特色。筆者根據教學實踐,就該課程的教學方法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一、領會教學大綱精神,把握學科特點
要教好一門課,首先要領會教學大綱精神,把握學科特點。《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第四版)是技工學校電氣維修專業的一門集專業理論與技能訓練與一體的課程,其任務是使學生掌握與電力拖動有關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分析解決一般技術問題的能力,達到國家規定的中級維修電工技術等級標準的要求。通過電力拖動課的性質和教學任務,可以了解它的學科特點,即理論聯系實際,堅持以能力為本位,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緊緊圍繞學科特點和培養目標,通過一些能夠引發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加強直觀教學,強化基本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密切聯系生產實際,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強,使教學得以順利開展。
二、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程講授順序
《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第四版)在教學內容的編排順序和編寫體例上,與舊課本大同小異。在教學內容順序上,都是先學第一單元“常用低壓電器”,再學習第二單元“電動機基本控制線路”、第三單元“常用生產機械的電氣控制線路”、第四單元“電動機的自動調速系統”。特點是先基礎后應用,符合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但是,長時間學習某一單元的內容,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產生厭學情緒,效率較低,效果不明顯。等到學習下一單元內容的時候,上一單元學過的內容又會遺忘。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在學完該課程后,應具備繪制、識讀電路圖,按電氣圖安裝布線的能力,以及會拆裝與維修常用電器的能力。在不降低標準的情況下,筆者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合理的組織優化,將第一單元與第二單元內容的學習穿插進行,以第二單元內容的需求為基礎。例如,講解手動正轉控制線路前,先講解刀開關、鐵殼開關和熔斷器,再講解如何識讀繪制手動正轉控制線路圖和布線要求,之后是安裝與檢修。所有課題的學習訓練都是如此。
三、重視習題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第四版)明確要求學生以能力為本位,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習題課的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習題課的教學中,筆者經常鼓勵學生用創新的思維方式分析問題,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同一問題盡量使學生給出多種解答,使學生從單一的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例如,講解正轉帶保護自鎖控制的習題時,啟發學生可以在點動控制基礎上,也可以在自鎖控制的缺點中加以改正。在教學中,筆者認為,要鼓勵學生創造、引導他們成功,尤其是當學生對教師原來設想或所講的內容提出異議而又十分有道理的時候,教師要放下架子,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給予高度評價,使他們在自己的創新、成功體驗中增加自信心。大多數學生都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對惰性較強、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應不露痕跡地給以暗示,架設橋梁,給他們創造擔當“發現者”的機會,使他們在驚訝中發現自己的閃光點,獲得成功的滿足。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擺脫壓力和束縛,不必擔心主動學習會招致批評或嘲笑,也不必擔心失敗帶來的壓力。
通過對課程特點的認識,筆者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采用符合實際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班級的學風也整體性地提高了。總之,在教學中要不斷總結經驗,探討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主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李敬梅.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第四版).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臨海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