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休閑是指大學生在完成學校課程計劃以外,由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性格等決定的全部課余生活。大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健康向上的休閑生活可以提升大學生的生活質量,促進大學生的個性成熟、人格完善及創新精神和能力;反之,庸俗、消極的休閑生活則可能損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引發反社會人格、犯罪等嚴重社會問題,因此,如何引導大學生有價值、科學地利用休閑時間,提高休閑生活的質量,成為大學生教育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獨立學院大學生作為大學生群體中比較有自身特點的一個群體,雖然備受關注,但是目前對其教育的研究還很少。為了全面了解獨立學院大學生休閑現狀,以期為獨立學院大學生休閑教育提供科學依據,我們對河北大學工商學院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研究方法
調查學校為河北大學工商學院,發放問卷300份,收回問卷295份,其中有效問卷269份,其中男生85人,女生184人。調查問卷為自編的大學生休閑現狀調查問卷和引入的應對方式評估問卷。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以下為本問卷項目設置情況:
1.物質使用
讓被試者對目前自我飲酒和吸煙的頻率進行自我報告,采用0~5的六級評分,0=從來沒有,1=一周少于一次,2=一周1~2次,3=一周3~4次,4=一周5~6次,5=每天都會。每個問題后面還要回答他們飲酒或者吸煙的量。
2.閑暇時間的使用
讓被試者回答在他們的閑暇時間里參與18種活動中的時間分配,采用四級評分,1=沒有或者很少,2=有一些時間,3=有很多時間,4=大多數時間。題目分為三部分:所有活動,和他人一起參與的活動,單獨進行的活動。所有活動中還需要回答他們有多少時間花在了單獨活動上,有多少時間花在和別人一起進行的活動上,特別是什么都不做的時間和看電視的時間。和他人一起參與的活動中需要回答一些特殊活動的時間,包括去俱樂部、聚會、吃飯、打電子游戲、散步、徒步旅行、打保齡球、滑冰和體育運動。單獨進行的活動中需要回答他們在讀書、寫作、文藝愛好、聽音樂和電視游戲上的參與程度。
3.應對方式評估
問卷包括62個條目,共分為6個分量表,分別為解決問題、自責、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采用四個等級進行評分,分別為1=沒有用過,2=有時使用,3=較多使用,4=最多使用。
該問卷在普通人群中,組成各因子的條目的因素負荷值在0.35及以上,在青少年中施測,因素負荷取值也在0.35以上,五個應付因子的重測相關系數分別是:r1=0.63,r2=0.68,r3=0.65,r4=0.73,r5=0.68。
二、調查結果分析
1.休閑時間
從表1我們可以看到,獨立學院大學生每天擁有6小時以上閑暇時間的人數比例就達到了12.1%,每天擁有4~6個小時閑暇時間的比例為52.6%,每天擁有2~4個小時閑暇時間的比例為31.6%,每天閑暇時間在2小時以下的為3.7%。說明獨立學院大學生擁有大量的休閑時間。
2.休閑方式
從表2的結果也可以看出,學生在空閑時間從事集體活動的比例并不大,經常參加集體活動的人數比例僅為12.1%,單獨活動比集體活動出現的頻率要高,有很多時間和大多數時間無所事事的學生占到學生群體的10%,現實情況讓人擔憂。
3.休閑活動
從表3可以看出,學生課余生活中集體活動以社團和聚會、聚餐為主,但是總體上得分都在2.0以下,說明學生集體活動在人數不高的前提下,參與程度也不高。
表4的結果表明,獨立學院大學生參與社團的比例達到了72.1%,說明獨立學院大學生社團是十分豐富的,可以覆蓋到大多數學生,但獨立學院大學生對社團的參與度并不高,有很多時間和大多數時間參加社團活動的人數占23.7%。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三年級一下大學生談戀愛的比例在30%左右。
從表5和表6顯示的結果看,獨立學院大學生單獨活動得分項目最高的是聽音樂,其次是自習、看電影、睡懶覺、整理內務、散步、發呆、運動、逛街購物。其中聽音樂、看電影都是使用網絡的項目,說明獨立學院大學生休閑網絡化現象也是存在的,睡懶覺也是獨立學院大學生閑暇時間從事的主要活動,同樣說明獨立學院大學生休閑存在消極傾向。
4.應對方式
調查應對方式,可以進一步了解獨立學院大學生的應對方式,并探討休閑方式與應對方式之間的關系。如表7所示,應付方式的求助和合理化兩個維度存在顯著差異。從表8我們可以看到,高年級同學的得分高于低年級的得分,求助維度上二三年級高于一年級,而合理化方面三年級明顯高于一二年級。
休閑活動方式與應付方式的關系結果如表9所示,閑暇時間的多少與應付方式中的解決問題因素呈正相關。單獨活動時間的多少與退避呈顯著正相關,說明應付方式越不成熟的個體單獨活動的時間越多,無所事事與解決問題呈顯著負相關,與幻想、合理化呈正相關。因此,這也說明應當增加集體活動,并加大學生的參與程度。
三、討論
獨立學院大學生有大量的閑暇時間,然而學生們利用得并不充分,應付方式越不成熟的大學生往往單獨活動的時間越多,并且存在著網絡化、庸俗化、消極化的傾向。分析其原因,首先是限于獨立學院師資狀況,學生們課余受到老師支配的時間較少,學生們自我安排生活的能力尚不完全成熟。其次,獨立學院在課余文化生活設施上很不健全,反應在學生們參加體育文化活動的范圍小、程度低上。第三,缺乏有效的指導,尤其是如何生活的指導,學生們所從事的課余活動大多是沒有技術含量,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活動。第四,學生社團不成熟。參與社團的學生人數相當高,但是參與程度卻很低,說明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很少,大多數社團只是流于形式,對豐富學生的日常文化生活作用不大。第五,獨立學院大學生戀愛程度高。大學生生理上已經發育成熟,對愛的追求有利于心理的成長,但是大學生的人生觀并不穩定,良好的愛情觀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發展,反之,則容易出現經濟和時間上的浪費,甚至精神上壓力過大,出現一些心理問題。
四、結論
通過以上的調查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第一,獨立學院大學生擁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并且利用不充分。第二,獨立學院大學生休閑存在網絡化、庸俗化和消極化現象,體現在睡懶覺的比例很大,程度很深,戀愛學生的比例大,網絡生活的人口比例和程度都比較大。第三,獨立學院大學生休閑缺乏有效指導。應當增加學生感興趣的集體活動,并不斷加大學生的參與程度。第四,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
參考文獻:
[1]張琴.大學生休閑教育研究[D].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08.
[2]黃希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馬慧娣.人類文化思想史中的休閑[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1):55.
本文是河北省社會發展研究青年課題“結構性休閑活動對獨立學院大學生心理幸福感的影響”(課題編號:2010040)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