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中職學生的知識、技能等綜合職業能力,提升學生的職場競爭力,許多職校正在探究推行項目教學法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筆者所在學院數控專業也開設了項目教學試點班,筆者參與了學校數控專業項目教材的編寫,并承擔了項目教學的任課,現僅對數控專業項目教學的實施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項目任務是項目教學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
項目任務,即典型工作任務,其選取是否正確關系到項目教學是否能夠取得成功。合理選取項目任務應考慮以下幾方面:
第一,首先宏觀上,綜合所選的全部項目任務,其知識點與專業技能等應基本涵蓋數控專業教學的人才培養總體要求,不應出現重要的基本知識與技能的考核盲區。
第二,項目任務應是在眾多的實際生產工作任務中選取、整合,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行業職業能力并適合課堂教學的工作任務。
第三,入選課程的項目任務應體現出職業工作內容和形式,包含完整的工作過程,體現在企業環境中的功能和意義,同時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四,每次項目教學可提供一組考核內容一致而難度略有梯度的項目,并賦予一定的難度系數,最后零件質量得分應是評分乘以系數。一般把難度系數定為低、中、高三檔以供各小組選用。
二、項目教學應體現工學結合的教學特點
項目教學不僅是單一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更應體現工學結合的教學特點,這也是項目教學的核心特點。所謂工學結合,就是學生通過學習,將所學的知識進行運用并綜合自己原有的知識及綜合能力,通過合作、實踐等完成項目工作任務。在這過程中學生通過對疑點、難點、重點問題的探討、鉆研、查閱資料等一系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活動,學會怎么去學習、協作;經過教師傳授、自主、合作學習、實踐操作等一系列努力,最終完成項目任務。通過完整的工作過程,讓學生體驗到工作的內涵。整個過程是讓學生通過學習體驗工作,通過工作學會學習的一個過程。為了有效實現工學結合,教學設計與組織應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教學環境的設置盡可能與企業環境要素(生產實習區的實習操作區域、安全通道、工具室,資料室等的劃分與設置)相符。這里特別強調資料室的重要性,有條件的可配置計算機以供上網查詢資料,這樣可讓學生接觸、學會使用各類技術手冊和資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教學區和生產實習區應盡可能近,以便必要時可隨時到生產實習區進行現場教學。
第二,教學過程中應賦予學生準員工身份,以實現企業員工的角色模擬。
第三,模擬建立、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實現“接單、計劃、合同的制定、生產合同的實施、檢驗、入庫”的生產實習流程管理制度。尤其指出,在該流程中,接單、計劃、合同的制定這前三個環節不容忽視。一般情況下,讓各小組根據自己的綜合實力從項目任務組中選取某一任務——這就是接單模擬的一種。然后,各組長根據小組內部情況制定實操任務分配、完成工時的計劃并形成書面要約,上交老師,到此完成合同的制定。這過程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定位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在深層次上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綜合能力對于迎接未來工作挑戰的重要性。
第四,教學應圍繞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項目為主線的教學軸心,并形成有助于創造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
三、注重教學評價及小結
項目教學實施的最后環節——教學評價及小結也是至關重要的。這一環節建議抓好以下三點:
1.評價體系多元化
首先是評價主體多元化:包括學生自評,小組評價、教師點評、集體交流、反思小結;其次是評價視角多維度:包括學業成績、課堂紀律、集體合作觀念、安全操作規范等;最后是評價結果二元化,即分值加評語。
2.評價結果重激勵
如果學生分值偏低,特別要注重從評語中對其優點給予肯定,鼓勵以讓其找回學習的信心。同時評價應做到階段性評價與最終評價的結合。
3.評價匯總應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教師應根據自己的課堂記錄和巡導情況,講解學生在學習和實操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此類問題為切入點在全面回顧前述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講解相關理論知識,如工藝選取,切削用量選取,精度控制,編程方法等,使教學過程遵循“理論—實踐—理論—再實踐”的螺旋式漸進規律。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形成“理論付諸于實操—實操體驗、檢驗、反哺理論—再由理論指導、提升實操”的良性循環。通過這樣的工學結合,才能讓學生真正體驗到理實一體的意義,領會到要成為新時代的藍領精英離不開扎實的理論知識和精湛的實操技能。
(作者單位:杭州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