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職業教育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對課本內容的解說,學生只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加上信息技術知識的抽象特點,使得這種“傳統式”的教學方式無法立刻應用到工作中去。為了實現學生對計算機知識更為全面、有效的學習,職業學校應利用本校擁有大量的計算機硬件設施的優勢,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的方式、親身體驗的方法,來轉變他們對信息技術的抽象認識,并運用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完成教學對計算機知識方面的學習和提高,同時也為將來工作中的應用打好基礎。
一、在辦公軟件Word中體現實用性
Word是微軟公司的一個處理器(如報告、信函、業務計劃、WWW內內容和打印內容)應用程序,也是最基礎的辦公軟件之一。在Word中最常用的快捷鍵(Ctrl+V、Ctrl+C等)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實際操作的速度,增強學生學習計算機的成就感;Word的簡單的排版功能,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的空間,也能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組織與編排能力。因此,對于職業教育學生來說,扎實的Word知識的掌握,將直接影響到他們將來就業的能力。
然而,如何才能調動學生學習Word的熱情,怎樣才能讓學生學以致用,已成為計算機教師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把視角轉向“實際應用教育”。所謂實際應用教育,即安排打字復印部中的一個實際工作為主要任務,學生是這個工作的主角,學生在自己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也是他們收獲成果的過程。這樣一來,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Word的積極性,而且學生還可以實現自己對知識點的有效整合以及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講Word圖文混排一課時,教師可以布置一個制作“結婚請貼”的任務,請學生從設計、選圖、文字安排來學習圖文混排的具體知識,理解并掌握Word排版中整體設計思路遵循的基本原則—→頁面及比例設置—→剪切畫的處理—→各類藝術字的造型變化等。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并打印出來,看看誰完成的任務能使顧客更滿意,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看到自己的工作能力情況,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可見實用性教育不僅是開發學生的內在潛能的便捷方式,還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途徑。
二、在辦公軟件Excel中體現實用性
Excel表格就是對二維平面坐標系,主要是對數據的處理,在課堂教學上要體現“應用”。在訓練方法貼近生活,讓學生在實際生活化的氛圍中,理解到學習好知識就是很好的應用。
例如,在講Excel的單元格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給一個“單位年終報表”的工作形式來開展教學。在單元格內數字的橫縱向求和,制作報表,需要設計自己喜歡的字體,在“邊框、圖案”中定義報表邊線和背景。年終報表的制作,實質上是將學生的思維引導到生活背景之下,以生活實用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在知識的應用中懂得知識的價值所在,也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三、在互聯網教學中體現實用性
隨著互聯網應用的不斷普及,網絡應用越來越廣泛。一個學校的教育轉向到社會的教學,我們可以從互聯網上學到各種新知識,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有用信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更大的平臺,教師也可以從教學方法上為學生的進一步提高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所以互聯網的應用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安排一個“搜索最新電影信息”的工作,學生一定很樂意去完成。通過互聯網的學習,學生可以解決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難題。
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筆者只是從一個教師對教學的實用性做了一些總結。讓職教畢業生所學知識能在工作中發揮更好的作用,是每個職教老師的責任和義務。
(作者單位:唐山市豐潤區綜合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