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江省2011年的單考單招數學試卷,穩中有變、變中出新。本文通過分析,提出在今后的中職數學教學中既要重視教材的基礎作用與導向作用,又要重視書寫規范,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
關鍵詞:單考單招 分析 啟示
與2010年的高考卷相比,2011年浙江省高職單考單招數學科試題穩中有新,穩中求變,保持了高考的穩定性。試卷能區分出不同考生對基本概念掌握的層次與效果的不同,強化應用意識,倡導理性思維,體現了對創新意識的考查。2011年單招單考高考數學試卷在難度設置的順序上更顯科學合理,更加符合職業高中學生的思維方式,現對2011年浙江省單考單招數學試卷作一分析,梳理高考試題的基本特點,追尋高考試題的變化趨勢,希望對中職高職預科數學教學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試題總體概覽
從表1可以看出,試卷仍然采用“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的模式,但試卷的分值由以往的150分降低到120分,這就意味著命題需重新組裝。然而命題的要求是:題目的數量不能增加,難度不能加大,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好試卷的結構和框架,還要符合考綱的要求設置10%(12分)的較難題的原則。這樣的命題組裝是符合職業高中數學基礎較薄弱的特點的,因為一道選擇題或一道填空題不會做與一道解答題不會做,解答題的得分率要低得多,所以從客觀上在知識結構比例不變的情況下降低了試卷難度。試卷中對較難題的把關也是恰到好處,將較難題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更顯科學、合理,更加符合職業高中學生的思維方式。
從表2可以看出簡答題仍然主要集中在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數、立體幾何、數列、二項式定理、函數(應用)等方面。另外,解三角形在第一題,函數的應用放在最后,試題的安排與問題難度有關聯,也與相關知識的重要程度有關系,從中也可以看出培養學生知識應用的意識和能力的重要性。
二、考生答卷情況統計
經過調查發現,學生考試失分的原因主要有:1.對基本公式記得不夠準確牢固;2.計算能力偏弱,計算合理性不夠;3.處理綜合知識問題的能力薄弱。與此同時,筆者在閱卷時發現今年得零分的人數比較多,得零分的主要原因有:1.提前自主招生的學校考試增多;2.同學報名之后放棄考試;3.學生做題時不會做而空卷。有些學生答題時“碰”完選擇題后,填空題、解答題一道不做。
三、對今后職高數學教學的幾點啟示
1.要重視教材的基礎作用與導向作用
課本是考試內容的載體,是高考命題的直接依據。近幾年高職高考數學試題形式、考試熱點、難點方向年年有所變化,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即考試的目標是考核考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縱觀各年的高考試題,運用知識和基本方法求解的題目占70%以上,相當數量的考題就是教材基礎知識的組合、加工和深化,這充分說明教材的基礎作用、示范作用和權威性不容質疑。只要在此基礎上,學會靈活綜合應用就可以了。
因為教材具有完備的知識體系,又具有絕對的權威性,而課外的大量的參考書、習題集都是教材的衍生物。為此,教師在復習中一定不要脫離課本,應充分挖掘課本例題、習題的潛能。要細心領會課本中的觀點和方法,重視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特別是定理、公式的推導過程,例題求解過程中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切實做好消化、轉化和內化,最終達到變化。在掌握教材的基礎上,把各個局部知識按照一定的觀點和方法組織成整體,形成一個條理化、有序化和網絡化的知識體系。將分散在例題、習題中的相關知識、數學思想方法等集中整理,從中探尋出解題經驗和規律,并把它積累到自己的知識結構網絡中,做到融會貫通、熟練運用。
2.注重書寫規范,力求顆粒歸倉
高考時要做到規范書寫表達,力爭既對又全。每種題型和不同內容都有不同的做題規范要求、程序和步驟。填空題要求:數值準確、形式規范、表達式(數)最簡;解答題要求:語言精練、字跡工整、完整規范。考試以卷面為唯一依據,這就要求考生在考試中不但要會,而且要對、還要全而規范。會而不對,令人惋惜;對而不全,得分不高,也很痛心。例如:解答2011年浙江省高職單考單招數學科試題第27題,同學們往往會將三邊之比的數據當成三角形的三邊長度來計算,而忽視了比例系數,因此,同學容易因書寫不規范而失分;在解答第34題“函數的應用”時,同學們書寫時容易忘寫定義域或單位,書寫不規范導致失分。考生答題時常見問題:如立體幾何論證中的“跳步”;代數論證中的“以圖代證”;應用問題缺乏必要文字說明;忽視分類討論、或討論遺漏、重復等。這些都是學生的弱點,自然也是考試的失分點。因此要注意準確使用數學語言,要做到符合準確、邏輯嚴密、言簡意賅。同時保證寫在試卷上的所有符號、文字、圖像都有規范、標準、工整,排列有序,保持卷面整潔。
3.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
考查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是近幾年來數學高考命題進行探索與改革的重要思路和舉措。加強應用意識的考查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由數學學科應用的廣泛性這一特點所決定的,這是考查分析問題能力和數學綜合運用能力的體現。適度關注創新題。高考數學考查學生的能力,勢必設計一定的創新題,以增加試題的區分度(如2011年浙江省高職單考單招數學科試題第18題和第34題)。因此,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按照貼近課本、貼近生活、聯系實際的指導思想,研究生活中的數學這一課題,抓住社會現實中運用數學知識加以解決的普遍問題和社會熱點問題,開展研究與探索,提高數學實踐能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