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測試結構分為兩類,即線性分布式結構和遠程分布式結構。在線性分布式結構體系中,所有的測試工具和測試儀器—服務器、數據庫管理器、數據統計進程控制硬件和軟件等,都順次連接在一個局域網上。遠程分布式結構則假設儀器和控制機之間的地理距離在同一端,有關它們的進程控制則在另一端進行。
關鍵詞:測試體系 圖形編程工具 遠程操作
一、計算機通訊技術的發展使建立這種測試體系成為可能
目前,局域網技術已經得到廣泛應用,遠程儀器I/O標準也接受了TCP/IP協議,數據庫服務器已經可以升級為遠程數據服務器。不管在一座樓內還是地球的兩端,測試工程師現在可以利用它們來協調生產進程。已經有一些標準協議和產品如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等提供了基本構架。然而,雖然像Microsoft Visual Basic 這類開發環境提供了網絡應用程序的開發功能,但它們缺乏測試方面所需的一些特殊要求。惠普公司開發的可視化工程環境(簡稱HP VEE)和美國國家儀器公司開發的LabView等一些圖形化的編程環境可用來解決這個問題。利用這些工具,測試工程師在構筑測試解決方案時只需知道域名或IP地址。再通過Netware或其他的互聯網瀏覽器連接遠程端點,就可簡化用于兩地通訊所需的軟件設計工作。
二、圖形編程工具的優勢
傳統的程序設計語言需要知道關鍵字并遵循復雜的語法規則才能產生出成百上千行代碼,容易出錯。而圖形編程工具有效地利用了當今圖形用戶接口的點擊特征,編寫程序只包含以下的一些簡單步驟:用鼠標選擇儀器函數作為對象描述測試步驟和對象之間的關系建立初始條件運行結果后,環境會自動以圖形方式顯示測量結果。這種更加直觀的方法可以降低80%以上的編程時間,更重要的是測試工程師認為圖形技術更加方便有趣,從而鼓勵他們在更多的場合應用這些工具。
三、遠程分布式結構體系使軟件的操作不受地域的限制
不管測試儀器在同一個房間,在其他建筑物內,還是在另一個州或在地球的另一端,遠程分布式結構體系使得軟件的操作方式都是一樣的。假設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地面監測站需要控制位于一個衛星上的儀器。操作者必須知道衛星運動的方式以及需要實時監測的功能。因此,每個操作者必須知道監測鏈上前一位操作者所做的工作。惠普公司通過利用VXI技術設計了一種靈活的解決方案,它使操作者之間、操作者和衛星之間密切配合,代替了以往那種操作權轉移方式。這種技術還可以應用在一些危險環境中進行的測試過程,比如煉鋼廠或其他充滿高溫或腐蝕性空氣的環境,不適合工作人員在現場監測和控制儀器。這些都需要在不同地點設置多個VXI機箱來執行所需的測試,而網絡技術則允許在一個中心控制點來處理所有儀器。
四、遠程分布式結構體系提高了故障排除的效率
測試工程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排除遠在12000英里以外的設備故障,從而設備的利用率,并降低維修費用。在不遠的將來,服務器將支持在一個測試點上運行多種傳輸協議。通過膝上型電腦,測試人員可以瀏覽各個測試點信息,并在相應測試設備上運行診斷系統。“熱鏈接(超級鏈接)”技術允許訪問駐留在第三方系統上的校正系統,測試點可直接下載而不需測試人員身臨其境。
五、通過Web頁實現遠程操作
假設擁有一個自己的HTTP服務器和HTML頁的儀器,將儀器的IP地址通過“熱鏈接”技術同Web頁連接起來。用鼠標點擊熱點“校準”就可以訪問到校準Web頁,它包含儀器的標準規范和校準程序。如果需要尋求儀器生產廠家的支持,第三方的超級鏈接可直接連接到提供此項服務的主頁上。它可以自動將使用的軟件或硬件升級到最新版本。如果儀器在其內部有一個HTTP服務器和Web頁,那么就很容易得到廠家的技術支持,用戶的操作也相應被簡化。
六、采用無線解決方案使分布式測量得以廣泛應用
在一個分布式解決方案中包含計算機間的通訊進程,所以應用程序內存駐留數據在網上傳輸和在另一個計算機進程的內存中等待所需要的時間都會影響到測試結果。傳輸率不僅和機器本身的速度有關,也和局域網上所運行的協議有關。例如,理論上以太網的傳速率可達到10MBPS,可實際上它只能達到1MBPS甚至更低。在一些數傳速率要求不高的場合,可以考慮采用無線解決方案,使遠程地點不再需要傳統的電話線才能通訊,從而降低費用,從而使分布式測量得到廣泛應用。
很明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將引起測試技術的重大變革,當儀器和測試系統都普遍擁有Web接口的時候,熟悉Web瀏覽功能的工程組建測試系統將變得更加靈活。同時,依靠現有的軟件技術,將儀器同WWW上的計算機連接起來也是未來測試技術發展的一大方向。
(作者單位:河南省安陽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