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據國家規劃教材《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的特點,結合教學實踐,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所有制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及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國家規劃教材 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特點
在國家規劃教材《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下面簡稱新教材)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充分體會到新教材全面貫徹素質教育思想,從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需要的實際出發,注重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的經濟
市場是社會生產和社會分工發展的產物,它是和商品經濟同時產生和發展的。市場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市場是指商品交換的場所,即有形市場。
廣義的市場包括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所謂無形市場是指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靠廣告、中間商以及其他交易形式,尋找資源或買主,溝通買賣雙方實現交換。因為沒有固定的場所,所以在這里,買賣或交換的實現過程就是市場。因此,廣義的市場就是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
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市場經濟和商品經濟既聯系又有區別。商品經濟反映的是人們進行勞動交換和經濟聯系的一種經濟形式。市場經濟則是指社會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資源配置就是指把有限的資源(人力、物力、財力和土地)配置到社會需要的眾多領域和部門中去。在市場經濟中,社會資源的配置是由市場機制實現的。市場機制就是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市場經濟機體內的競爭、供求、價格等要素之間的有機聯系。
二、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1.資源配置市場化
資源配置市場化是市場經濟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現在: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影響市場價格,價格反映資源稀缺程度。
2.企業行為主體化
企業是市場主體,企業的行為應該是市場主體的行為。
3.宏觀調控間接化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政府的宏觀調控是必需的。但國家一般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而是通過各種經濟手段和相關政策,來影響價格、利率、匯率、工資等市場信號,從經濟利益上引導企業調節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從而達到宏觀調控目標。
4.市場體系完善化
建立健全規范的市場體系,是市場經濟有效運作的前提。因此,我們要規范市場行為,加強市場管理,制訂市場規劃,維護市場運行的正常秩序。
5.市場管理法制化(略)
6.保障制度社會化
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是搞好市場經濟的重要保證。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所有制基礎
市場經濟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方式,是與商品經濟密切連在一起的。因此,它既可以存在于資本主義社會,也可以存在于社會主義社會。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相結合可以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發展服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區別是所有制基礎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公有制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
在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有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和混合所有制經濟?;旌纤兄平洕杏袊谐煞趾图w成分。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除了占主導地位的公有制經濟還有個體所有制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等非公有經濟,它們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現有階段的所有制結構就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我國現階段的個人收入分配結構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結構。這是適應現階段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的。
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
第一,公有制占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只有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地位,勞動者的主任翁地位才能得到體現,最大限度地滿足勞動者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社會主義生產目的才能得到實現。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才有了根本保證。
第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實現共同富裕為主要目標。
第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主義國家對市場經濟的運行能夠實行更有效、更自覺的宏觀調控,實現促進經濟增長、增強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等主要目標,國家能夠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在處理微觀搞活與宏觀協調的關系,刺激效率與實現社會公平的關系,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系等方面,發揮著強有力的宏觀調控作用。
(作者單位:海南省澄邁中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