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設計素描是培養藝術設計人才創新能力的重要課程之一。盡管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存在著接受能力較低,造型能力弱等問題,但他們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及想象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本課程的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對“創意設計”有初步的認識,并啟發他們采用不同的創意設計手法進行設計,以提高本課程授課的實踐性和實效性。本文分析了授課學生的特點并提出了多種教學方法。
【關鍵詞】設計素描;創新思維;教學模式
目前社會上普遍著存在設計人員設計能力低下,抄襲成熟設計的問題,而究其根本是因為他們缺乏較強的自主創新思維能力。設計素描作為一門基礎可能能夠有效地提高設計人員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設計素描中創新思維的培養,對于培育設計創新人才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設計素描課程在高職高專院校授課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主要是中職以及普通中學學生,他們過去學習成績較差,為了上大學而去學習美術。由于其美術學習時間短,且授課教學方法單一,因此這些學生的基本功普遍較差。除此之外,高職學生的學習習慣普遍不好,知識接受能力薄弱,這使得高職教師的授課難度變大??紤]到學生薄弱的基礎,有些授課教師就因此減少創意類素描課時,增加寫實訓練的比重。其結果是短期的寫實訓練難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造型寫生能力,而創意類素描授課時數的減少又使他們無法理解以及掌握創意設計素描的核心知識,難以通過課程學習來提高其思維方式,最后使得開設這門課程意義大打折扣。設計素描授課老師有必要改革教學方法,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采用先進的理念來增強授課效果,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拓寬并激發他們的創意興趣。
二、以創意為導向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立體式的教學體系
設計創意素描課程在設計素描基礎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要上好設計素描,相關教師就必須優化課程結構,采取靈活的授課模式。教師可對專業基礎課進行課程整合,將設計素描作為專業創意形態的基礎課程,以此將前導課程和后續課程的內容相貫通,使學生能夠在后學課程學習中強化某些創意概念。教師在立體式的教學體系課程結構上可以采用基礎加模塊的方式,將與創意素描有關的模塊課程內容引入課程教學中來,其具體的結合方式如下:
(一)把課程活動和課程要素相結合
在設計素描幾何體和靜物結構寫生的實踐訓練課程的基礎上,讓學生從各自不同的觀察角度去發現各自寫生對象不同的特點。教師要求學生從單個或整體的寫生物象內外結構和輪廓上重組、異變、派生新的具象物體或抽象物體進行創意設計,由于寫生角度的不同,創意素描物體組合的構圖必然不同。在不同構圖的基礎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引進各種方法進行多樣性變異創新設計,以培養學生的創意創新的表現能力。傳統教學方法將專業教學脫離于基礎教學,教師盲目地培養學生的準確造型能力,卻忽略創意能力的培育,阻礙了學生的創新創意思維的開發。采取此種多樣化的教學培養方法,能夠實現基礎教學和專業教學有機結合,體現高職實踐性能力培養的教學目的性。
(二)與構成設計中課程中的點線面要素相結合
要求學生對身邊的物體進行仔細觀察,尋找和發現其獨有質感、肌理、結構、特點,并運用構成設計的原理進行畫面的點線面、黑白灰關系的歸納與處理。之后學生要根據韻律、節奏、對稱、均衡、重復、特異等形式美法則,讓作品具有設計形態感。為了能在創意表現素描中形成富有創新創意的思維模式,學生可以參照客觀物象,將其形態和情節進行歸納,簡化成構成設計中豐富的點線面關系,重新解構、整合,創造出新的理想組合方式。在處理過程中學生應該注意形態的主次和疏密感,整體風格的一致性,教師要求學生的繪畫位置不再是單一的某個角度,而是要全方位地觀察物體。不同位置的學生要根據所在位置自主地構圖,主觀地移動所描繪物體的位置,根據自己的畫面的需要而設計畫面的構成。這種自主性思維對于未來的設計組織,視覺形象和空間形態布局將有很好的幫助。學生可以采用的放射旋轉法有具象——抽象的變異法、重疊反復強調法等。
(三)與圖形創意課程中創意手法相結合
由于圖形創意能有效地開發學生的思維模式,教師在設計素描的教學過程中可引導他們運用圖形創意的某些設計方法,使學生從傳統的思維模式中豁朗開朗,從而激發他們對創意素描的興趣:學生以畫創意稿的形式進行立體式、多角度多方位的嘗試,結合圖形創意等設計創意原理,升華出多種創意形態。這種教學方式能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的眼、腦、心、手實現協調統一。經過幾年教學,總結出了以下幾種最基礎的設計素描創意方法:填充形態法、形態仿生法、發散性思維聯想、交像形態的變異法、材質的替換法、形態同構的變異法、換置或置換變異法、共生圖形法、迭視形態法等等
第一,與裝飾圖案相結合。中國傳統設計中圖案設計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學生通過對圖案的設計可以使原來物體的質感產生變化,賦予它不同的含義,使之具有設計性與裝飾性。
第二,與手繪表現技法的結合。學生可以通過導入文字,用不同的線的排列形式來表現人的情緒情感。線條的扭曲、夸張等多種排列與組合可使畫面形成不同的氣氛與表情,讓整個畫面產生不同的氛圍:如直線表達使人覺得寧靜的感覺,斜線表達有一種不安的感覺,曲線表達則有一種動感。
第三,與不同表現工具的結合。教師讓學生多角度、多視點、多方位的立體觀察與表現,通過運用不同的技法手段來打破常規的物體組合模式。通常我們都是主要使用鉛筆進行素描繪畫,而這卻使得學生感覺過于枯燥與單調。因此我們可鼓勵學生利用各種工具,大膽地去嘗試各種不同的形式與表現風格:例如比如采用樹葉、鞋底等一切可以用來拓印的工具進行轉印。拓印能使轉印物在畫紙上產生深淺不一的肌理,可以讓畫面變得豐富生動。
其它的創意素描方法還有:多維空間想象法;點、線、面,黑、白、灰的綜合處理手法;無序線條勾勒法;光影聚散法等等。盡管每個學生層次都各不相同不同,但通過使用這些變異方法,他們只要用心都可以做出不同創意的作品。
三、以設計素描教學中創意素描教學為范例,提倡“個性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意能力
藝術應該是張揚個性,把自己所見所聞通過視覺語言巧妙的表達出來,把有限的造型通過無限的想象,準確快速的表達出來并富有內涵。在了解傳統素描基礎性原理的基礎上學生可以進行變異訓練、個性化訓練,他們可以從一個小切入點的變換到大物形的變化,從寫實逐漸過渡到抽象甚至打破常規從寓意中、偶象上得到深層次的理念訓練。學生可以從觀察方法上尋找切入點,也可以從構圖上尋找切入點,他們可以從自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生活經歷與磨練、個人好惡喜好中尋找到自己設計靈感,從而設計出具有創意的素描作品。
(一)創新素質的培養。
創新素質的培養分兩步走:一是從高考美術向設計素描教學的轉換。從明暗寫實素描轉換到構造素描的方法,在教學中緊緊圍繞設計專業的特點,要求學生對物體的內在結構的形態、比例、透視、空間的嚴謹性的把握。二是“從生活中的各種觀察做起”,讓學生把生活中的各種積累運用到創意素描中去。學生通過從結構素描的寫生到變異,運用發散性思維,利用結構素描的外部輪廓與內外結構線,根據畫面形象在頭腦中的具體反映,捕捉到頭腦中或生活中的各種物象、形態結合起來,特別是細節,以及跨時空的可動觀察,都會勾引、觸發許多意想不到的基本靈感和形態變化。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必須通過不斷的積累轉化。設計創意素描,不再拘泥于一個局部,而是要從已有的習慣性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從更多方面進行突破與創新。教師應當讓學生多閱讀設計類書籍,自主分析設計者的設計思路,培養學生具有善于觀察與分析設計手法的眼光,將其思路轉化為自己的思路所用;鼓勵學生多參觀各種類型的設計展覽,空余時間多觀摸一些設計作品,尋找設計靈感,養成主動的、個性的、富有創新的思維組織模式。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養成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一有想法多去嘗試與記錄,多畫草圖,一稿多圖,選擇最具創意的圖形。增強表現能力與圖片的處理能力。在培養造型能力的同時,通過創意設計素描的訓練,在素描與創意設計之間建立起更緊密和直接的聯系?!皣@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最基本的原則,“一個中心”就是要圍繞“創意”這個主題?!皟蓚€基本點”,一是表現性方面:形態創意與畫面的構圖、明暗的黑白灰的處理關系,培養靈敏、靈活的意識,對畫面的處理拋開傳統的畫法避免死板無思想地“死畫”。二是表意方面:就是畫面必須要具備含義,能用“設計說明”去支撐整個畫面。使畫面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四、總結
本課題以設計素描教學中的創意素描教學的改革為切入點,針對設計素描中的“創意”這一主題,加強基礎教學課程間的協調能力,意在探索出多樣性的教學模式。教師引導學生從創意素描的小單元、小切口中尋找到創意設計的途徑,通過各種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有研究、有樂趣地學習,使學生學有所用。設計素描課程的改革有助于培養學生參與實踐項目的動手能力也有助于他們對后續課程的學習做鋪墊,為將來創業就業能力的培養有所幫助。打好學生基礎,在專業領域拓展思路,能夠更好地為學生的就業服務,也是我們高職高專的教師在當前就業難的大環境下所肩負的不可推卸的職責。
參考文獻
[1]熊風.淺談以崗位主導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型的《設計素描》教學[J].大眾文藝.2011(18)
[2]位郁斌.設計素描的教與學——解讀形體訓練[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
[3]張春盛.主動與被動—關于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思考[J].藝術探索.2003(5)
[4]魏天德,王沖.工科工業設計素描教學革新[J].科學教育論壇.2005(22)
項目基金:本文系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2012年院級課題(2012022)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