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中國的對日軟件外包項目越來越多,就越來越需要懂日語的軟件技術人員。而如何在短時間內讓軟件專業學生掌握一定的日語基礎詞匯、文法,并通過實踐能夠具備一定的交流能力不僅是我們的教學目的,而且成為了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軟件;日語;教學
我國已成為日本在海外最大的軟件外包制造基地,而且今后在中國的發展速度及規模將不斷加大。對擅長軟件開發和測試的需求將增大,按照客戶的具體要求,以保證制作出的產品能滿足客戶的要求,因而只懂技術不懂日語的工程師往往難以勝任工作。因此,掌握日語,熟悉計算機應用、編程、軟件開發和測試的人才就成了外包企業的搶手資源。2010年我院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新開設了日語課程,共192學時,分三個學期,每學期64學時。日語課程開設2年來,在教學與教研、教材建設等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學生學習日語興趣不高
近年來,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學生普遍自學能力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入高職院校以后,對新開設課程的設置與安排表現出的不適應,讓他們感到迷茫和無助。學生對學習日語的目的性不明確,學習動機很茫然。完全是一種被動的學習。
二、沒有合適的教材
目前,關于IT日語方面的教材十分匱乏,特別是初級階段的教材更是少見。我院使用的教材是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的《IT日本語教程》,雖然該教材彌補了市場空白,但實際使用后發現該教材在語法難易度編排、講解清晰等方面有所欠缺,文章內容專業性太強,比較枯燥,缺乏趣味性,不太適合日語初學者。
三、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
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必須讓學生掌握大量的信息,所以很多時候都是老師在講,學生被動地聽。課堂上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學雙方缺少交流、互動,課堂氣氛較沉悶。學校添置了許多教學設備,建起了多媒體室、語音室。事實是日語教學很少有機會使用這些設備。如此一來難以創造真實的語言情境,限制了課堂活動的多樣性。
四、班級規模太大
基本上是實施大班教學,一個班級四十多名學生。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口語訓練比較困難。此外,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也影響教學進度。根據這幾年的教學經驗,針對我院的軟件專業日語教學現狀談一點粗淺的看法和建議。首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趣是最好的老師,學好日語的關鍵性問題是學習動機。因為日語不夠流利,與日籍上司溝通時總有些障礙,一個與老板溝通不暢的人是很難做到高級主管的。作為教師應在教學中多向學生介紹日本的國際地位,政治實力經濟實力,以及現在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力等,讓學生能深切感受到學習日語有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同時向學生介紹日本的文化風俗讓學生產生通過語言去了解日本文化的欲望。其次,靈活運用教材。拘泥于一本教材,選擇具有高職特色日語教材,使學生學好日語基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日語語言交際能力,即實際運用能力、自學能力、和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在選擇教材時本著“必須、夠用”為度,又要突出高職的實用性,學以致用。教師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在課堂上要精講多練。第三,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學生在聽、說、讀、寫、譯五方面同步推進提高,這無疑給軟件專業日語教學增加了難度。在直接法、聽說法、視聽法等教學方法中,直接法越來越被廣泛應用于日語教學。直接法強調以口語為基礎,以模仿為主,主張“模仿記憶”。教師盡量使用日語上課和進行語言交際活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情景教學,案例教學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還要積極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改進原來的以教師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圖片介紹等直觀的、生動的教學方式,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日資企業,或者去日資企業實習,切身感受到日企的企業文化和工作氛圍,激勵學生更努力學習。第四,實行日語小班上課。同于數學、理、化等學科,外語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要讓每位學生通過大量的有聲練習,分別進行指導,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第五,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習一種語言不能單純地學習單詞、語法,還要了解語言所蘊含的文化,了解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的知識。除了課堂上教師的介紹外,還可以進行一些茶道表演、日語歌曲大賽、對日資企業的進行調查的社會實踐活動等,從各個方面介紹日本文化。
學日語,已成了有志于發展的年輕人的選擇。針對高職院校計算機軟件專業,日語教學的效果主要要看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努力配合引導,積極探索真正適合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日語教學已成為當務之急。
參 考 文 獻
[1]盧學梅.從日語人才市場需求談高校的日語教學改革[J].新余高專學報.2006(11)
[2]橫山紀子.日本語教育法[M].日本愛知會館.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