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潤英+袁邦株
[提 要]對馬克吐溫小說《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的性別解讀,一直存在著不同有時甚至是相左的觀點。文章運用功能語言學和語料庫語言學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對小說中典型男性和女性詞匯的索引分析,探索小說中所蘊含的男權主義的中心思想,力圖將主觀的印象式的解讀建立在客觀的語言分析基礎之上。
[關鍵詞]哈克;男性名詞;女性詞匯;功能分析
[作者簡介]徐潤英(1971—),女,井岡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功能語言學、文體學;袁邦株(1970—),男,井岡山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文體學、語料庫語言學、功能語言學。(江西吉安 343009)
一、引言
馬克·吐溫是位美國文學巨匠。他對兒童心理洞微察幽的熟諳,對美國人民與美國社會力透紙背的剖析,以及對美國英語卓越無比的貢獻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與愛戴。他的朋友豪威爾斯稱他為“我們文學中的林肯”[1]。馬克·吐溫一生著作頗豐,但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作品當屬《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2](下稱《哈克》)。該小說被公認為是美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正是這部作品奠定了馬克·吐溫“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的地位。小說出版之后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的反響,受到國內外評論界及讀者的好評。
一直以來,對小說《哈克》的研究,學者們既注重研究小說中的幽默語言,敘事視角、主題以及象征意象等,同時隨著研究的深入,不少研究涉及到從生態批評、后殖民、文化等角度解讀小說[3],如王志敏[4](,鄒德芳、鄒雯[5],田玉霞[6]等。西方學者更多從理論建構中引用該小說來闡述自己的理論,如Fowler[7], Tamsi[8]和Minnick[9]。
性別批評是生態批評不可忽視的三個維度之一[10],其他兩個維度包括種族批評和物種批評。在西方社會,男性中心論早已存在。基督教宣揚女人是上帝用男人的一根肋骨造出來的,是男人的附屬。尤其在美國工業革命時期婦女沒有社會地位,她們的責任就是在家中取悅丈夫,照顧孩子和安排家務。女性注定是默默無聞的角色:母親和家庭婦女,她們做著不值一提,也不認為值得一提的瑣事。女性被禁錮在家中,深受男權社會的迫害。王曉華指出,作為人類中天然的被統治對象,女人是人類中的自然界。對《哈克》的中性別分析和解讀,學者們似乎涉及甚少。本文嘗試運用語料庫語言學和功能語言學相結合方法,展開對《哈克》的文本整體研讀,以揭露《哈克》背后所體現的男權主義意識形態。
二、《哈克》的性別分析解讀
對《哈克》中男權主義的分析,可從兩個方面加以展開。一方面,從男性和女性概括性詞匯使用上開展比較,即從he和she兩個代詞及其賓格her和him,所有格his和her,以及man和woman及其復數的使用頻次上進行比較,并卡方檢驗其顯著性差異。另一方面,將小說中出現的男性和女性角色名字為代表,考察區別性特征,重點考察男女角色在及物性系統中的分布特征,比較作者在對待和描寫男女角色之間上的區別。
(一)男女性概括性詞匯的使用詞頻比較
運用語料庫統計軟件AntConc3.2,可以得出小說中男女性詞匯的詞頻,以人稱代詞為例,見表1,需要說明,在男性名詞中,his為物主代詞,相應地,her既可以充當動詞的賓語也可以充當物主代詞。總體看,相比較而言,小說中男性詞匯的出現頻次遠遠高于女性。其中代表男性詞匯出現的頻次高達3462次,而代表女性詞匯出現的頻次僅為957次,僅為男性詞匯的27.6%。這說明該小說為一部以男性為主導的小說,對男性的行為、心理和言語的描寫遠遠多于女性。同時,女性也作為小說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得到充分的描寫。
筆者通過卡方檢驗對小說中男性、女性詞間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男性與女性各自的對應詞匯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X2=799.76,p<0.05,見表2。
通過表1和表2,數量上可以看出,小說集中描寫了男性角色在小說發展中的作用,而對女性的作用的描寫著墨甚少。由于小說主題的原因,小說作者更多將筆墨著眼于男性的描寫,將男性置于小說中的中心主題位置,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描寫男人主導世界的小說。
(二)男女角色詞的分析與統計
下面重點考察文中男性和女性詞匯在小說中出現的語境范圍和搭配形式,結合功能語言學理論和性別批評方法,力圖探討并揭示小說中所體現的男權中心的意識形態特征。選擇考察的詞匯的標準上,首先該詞應具有顯示男性或者女性的典型特征;其次該詞在小說中出現頻率最高;最后我們確定了6個男性和6個女性詞分別展開具體考察,其中男性詞為:ma(e)n,Jim,Tom,king,duke和Huck,各個詞在小說中出現的頻次,見表3;而女性詞為:woma(e)n,Sally,widow, Waston,Phelps和Polly,各個詞在小說中出現的頻次,見表4。
可以看出以上12個出現頻率較高的男女性詞都是小說中的重要角色,也是小說發展的重要線索。黑人Jim與Huck的逃亡過程,作為小說的主線索,Jim一詞出現頻率高在情理之中,而Huck出現頻率遠低于Jim,主要原因在于小說中Huck的第一人稱敘述,從而大大降低了Huck一詞的使用頻率,作者更多使用人稱代詞I來替代Huck,本研究中所使用的Huck的例子,更多是作為他人稱呼對象而使用的,這一點從后面表格6中所反映,表格6中專門有一欄為“人際意義”欄。king和duke是小說中男性的次要人物,他們的行騙過程也貫穿了小說的大部分,作者費用了不少筆墨著力描線這兩個白人中丑陋的代表。而女性詞匯中,Sally和widow寡婦道格拉斯,在小說中出現頻率較高,Aunt Sally在小說中,主要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Watson小姐其實就是黑人Jim的主人,格拉斯寡婦(Douglas)和沃森小姐(Watson)姐妹倆信奉宗教,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這些均為小說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女性代表人物。
2.翻轉課堂在國內的發展情況
借助于數字化技術,一場以“翻轉課堂”為手段的變革在我國教育領域展開。正如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的講話》中指出:“信息化能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誰在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誰就會被時代所淘汰。”在政府支持下,我國不論是高等教育領域還是基礎教育領域都出現了對翻轉課堂進行積極探索的先行者,重慶聚奎中學校是國內較認可的成功案例。但我國地區與地區之間,城市與農村之間經濟水平存在巨大差異,這種差異導致慕課在我國的實施都必須采取尊重差異,穩步發展的策略。
相比國外,翻轉課堂在國內的發展起步較晚,但國內對翻轉課堂的研究熱情高漲。在中國知網輸入“翻轉課堂”搜索相關文獻,2012年22篇,2013年206篇,2014年1320篇。不難發現2013年,我國學者開始大力關注翻轉課堂,2014年研究文獻則呈現爆發式增長。這些文獻多集中在:1翻轉課堂歷史發展;2翻轉課堂意義(價值);3翻轉課堂翻轉模式;4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等四個主要領域。但還存在不足。比如,對其他領域,如翻轉課堂背景下的家校合作研究、教學管理、角色轉變、學生發展、教師專業成長、教育公平等研究較少;其次,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開發缺乏系統普遍的模式;第三,翻轉課堂多集中在信息技術課、數學和英語等基礎學科,專業學科涉及較少;最后,缺乏對學生評價體系的探索。
四、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實施的模式設計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在全世界引起廣泛關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所實施的翻轉課堂會呈現不同的形式,因為每所學校都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摸索。翻轉課堂的一般模式是學生在上課前,根據個人情況通過視頻或者其他學習課件直接教學,而在課堂上,老師將時間用于提高整體教學效果,或者提供學生所需要的個性化教學。簡單來說,翻轉課堂就是學生在課外完成直接教學,課堂時間策略性地用于集體或個性化活動。不同的學科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基礎性公共課,它的特點是,受眾廣,實踐性強。考慮我國大學教育實際情況,再結合大學英語的特點,本文擬設計大學英語課堂上的翻轉課堂模式。
課前:老師根據大學英語課程每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創建教學視頻,同時,老師還可以利用豐富的網上英語資源,結合學生特點設計個性化的教學課件。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本著對自己學習負責任的態度,認真學習教學視頻和教學課件。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深度學習視頻內容,老師可以結合課本內容讓學生完成相應的練習題,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視頻內容提出有深度的問題。只有當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當中,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課堂:重點講解,釋疑拓展,合作討論,老師總結,學生展示。具體而言就是,課前老師利用幾分鐘時間先快速講解課本重點,然后再針對同學們在課前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老師進行答疑解惑;隨后,老師根據課前布置的有深度問題,組織同學進行討論后,老師進行總結;最后,學生展示環節。這一環節應該本著“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方向,以基于問題或任務的方法提高學生獨立的探究式自主學習能力。以下是一些適合大學英語課堂展示環節的具體活動,比如:1.角色表演:對于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課文進行角色表演;2.英語演講:針對課本內容,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在課堂上通過實物或者多媒體介紹某些人物、事物或社會現象等;3.成果展示:以小組形式,分工合作,錄制相關內容的視頻或制作相關內容的畫報等進行展示。
以《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一冊第一單元為例,這篇課文是關于成長的,課本標題是——Writing for Myself。老師課前創建好這個單元的教學視頻后,安排學生課前觀看視頻并完成課本后面的練習。課堂上老師先花五分鐘時間對課本的知識進行梳理,然后再針對同學們觀看視頻所產生的問題進行答疑。隨后,老師和同學一起提出有關知識理解和知識應用的深度問題,提出問題后,先讓學生合作交流,共同找出問題答案。接著,老師對該問題進行總結。最后,展示環節。這個部分本文擬設計如下:
(1)分組:課前安排同學們觀看紀錄片——7up。然后讓全班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興趣自由組合,四人一組。每一小組按照任務要求選取紀錄片中的一個孩子。四個人中,一個當組長,負責統籌規劃,一人負責PPT的制作。
(2)分工準備:根據所提供的網站進行探究式學習,尋找所需要的視頻和文字。
(3)內容討論:各小組的四位同學一起對所獲得的視頻進行討論,選取自己需要的內容。
(4)修改潤色:將所編寫的人物經歷進行修改潤色,制作成PPT,使之文字優美、圖片豐富、布局合理。
(5)課堂匯報:各小組選一位同學向全班匯報所準備的內容。在匯報課上,學生不但要介紹有關文字內容,還要演示相關的圖片等材料。
(6)課堂討論:當同學們表演完了,老師要求同學們討論一下下面幾個問題:
Who played a major role in your development from a child into a well-educated young person? Your parents, your grandparents, your teachers, or other people.
Tell about some of the things they did or said that had a good influence on the shaping of your character, behavior or attitude.
Suppose you are Bakers classmates, Brainstorm how to write him a letter of congratulations on his success in essay writing.
六、啟示和建議:
“翻轉課堂”的實踐目前在中國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采用這一全新模式,離不開學校領導的支持,同時在硬件上需要更先進的信息技術支撐。但就英語教師而言,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翻轉課堂并不是簡單的用視頻代替講課,它不僅沒減輕老師的地位,相反,它需要英語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錄制視頻和組織課堂活動。在數字化時代,我們要不斷與時俱進,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在借鑒國外先進理念的同時,我們還應結合我國具體國情,設計出符合自己學生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2]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
[3]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4]何克抗.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7,(5).
[5]邵淑芬.網絡環境下物理主題探究性教學實驗的研究[D].華南師范人學碩十學位論文,2004.
[6]王長江,李衛東.“顛倒的教室”:美國教育新景象[J].上海教育科研2012,(8).
[7]金陵,用“學習任務單”翻轉課堂教學[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3)
[8]唐曉勇,“翻轉課堂”:數字技術引發的學習變革[J].基礎教育論壇,2013,(26).
[責任編輯:劉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