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有句名言:“科學是在不斷改變思維角度的探索中前進的”,說明了思維在學科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實現思維創新,必須突破思維定勢的束縛.而突破思維定勢束縛的最好辦法,就是改變思維角度. 改變思維角度的途徑主要有:改變萬事順著想的思路,把單向變為多向,把直接變為間接,把正向變為逆向,并把握好局部和整體.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學習之后,掌握了一定的數學知識,形成了一定的思維方法,為解決數學問題打下了基礎,但已形成的思維習慣,有時又限制了學生解題技能的發揮.因此,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使他們不受固定模式的束縛,學會改變思維角度,發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尤其重要.
一、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又稱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
【例1】 求函數f(x)=x+1x(x>0)的值域.
方法一:判別式法.
設y=x+1x,則x2-yx+1=0,由Δ=y2-4≥0得y≥2,
當y=2時,x2-2x+1=0,即x=1. 因此當x=1時,
f(x)=x+1x(x>0)有最小值2,即值域為[2,+∞).
方法二:單調性法.
先判斷函數f(x)=x+1x(x>0)的單調性.
任取0<x1<x2,則f(x1)-f(x2)=(x1-x2)(x1x2-1)x1x2.
當0<x1<x2≤1時,即f(x1)>f(x2),此時f(x)在(0,1]上是減函數;
當1<x1<x2時,f(x1)<f(x2),f(x)在(1,+∞)上是增函數.
由f(x)在(0,1]上是減函數,f(x)在(1,+∞)上是增函數,知
x=1時,f(x)有最小值2,即值域為[2,+∞).
方法三:配方法.
f(x)=x+1x=(x-1x)2+2,當x-1x=0時,x=1,此時
f(x)有最小值2,即值域為[2,+∞).
上面例子通過從不同方面思考同一問題,從“一題多解”、“一事多寫”、“一物多用”等方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從問題的要求出發,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形式.當問題存在著多種答案時,才能發生發散思維.它不墨守成規,不拘泥于傳統的做法,有更多的創造性.
二、整體思維
聯想能有效提高學生思維的質量和流暢性.常規解題方法是將問題拆開分析,逐一解決.與之相反,整體思維是把問題作為整體看待,而不對問題進行拆分,抓住構成問題的各個因素與整體問題間的關系以及在整體間的作用,直接列出式子解題的方法.解題中,適當運用整體思想,能使問題巧妙解決.
【例2】 求(sin2θ+6sinθ+3)(8+6sinθ-cos2θ)-2sin2θ-12sinθ-3的最值(θ∈R).
分析:記原式為y,令x=sin2θ+6sinθ+3=(sinθ+3)2-6,得-2≤x≤10,有y=x(x+4)-2x+3=(x+1)2+2
當x=-1,即sinθ=5-3時,ymin=3;
當x=10,即sinθ=1時,ymax=123.
整體思維是一種較高級的思維活動,它更具有思維的簡約性和跳躍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必須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整體因素,不失時機地滲透整體思想,由淺入深地展開整體思維訓練,方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求同思維
思維的變通性也稱為應變能力,它是以思維的深刻性和思維的多向性為基礎的,思維的發散度越高,思維的變通性也越好.
【例3】 f(x)=mx2+8x+4的定義域為R,求m的取值范圍.
解:由題意mx2+8x+4≥0在R上恒成立得
m>0且Δ≤0,得m≥4.
變式1:f(x)=log3mx2+8x+4的定義域為R,求m的取值范圍.
解:由題意mx2+8x+4>0在R上恒成立得
m>0且Δ<0,得m>4.
變式2:f(x)=log3(mx2+8x+4)的值域為R,求m的取值范圍.
解:令t=mx2+8x+4,則要求t能取到所有大于0的實數.
當m=0時,t能取到所有大于0的實數 ;
當m≠0時,m>0且Δ≥0,∴0<m≤4.
綜上,0≤m≤4.
所謂求同思維是指一個問題有很多可能答案,思維不局限于一個方面,而是向多方面發散,找出的答案越多越好,它有三個特點: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在數學中,有許多知識是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它們異中有同,同中有異,同異結合,在認識、掌握某一知識的過程中,常常是既用求同思維,又用求異思維.綜合應用這兩種不同目標的思維活動,就可以促使學生突破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使學生既能掌握一般的解題方法,又能靈活地選擇最佳的解題方法.
四、逆向思維
思維是人的理性認識過程,根據思維過程的指向性,可將思維分為正向思維(常規思維)和逆向思維.逆向思維就是按研究問題的反方向思考的一種方式.在解題中從問題的正面思考陷入困境時,從問題的反面思考往往會絕處逢生,使問題迎刃而解.逆向思維反映了思維過程的間斷性、突變性和雙向性,它是克服正向思維的心理定勢,突破舊有思維框架,產生新思維,發現新知識、新解法的重要思維方式.因此,在教學中,特別在數學解題中,應該重視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
【例4】 設f(x)=4x-2?2x+1,求f-1(0)的值.
分析:常見的方法是:先求出反函數f-1(x),然后再求f-1(0)的值.但只要我們逆用反函數的定義:令f(x)=0,解出的x值即為f-1(0)=0的值.即f-1(0)=0.
在解題中加強學生逆向思維培養,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和雙向性,克服正向思維的心理定勢,真正有利于解題思路的開拓,促進思維結構的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跳出習慣性思維,改變思維角度,我們就能做有智慧之人!數學教學決不能拘泥于習慣性思維,從不同角度思考,我們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解法.通過變換思維角度,還可促使思維渠道的暢通,提高思維的品質.
(責任編輯 金 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