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有較強的理論性、邏輯性、計算性,是大部分學生認為較難學的一門課程.但是一旦掌握了其中的規律,運用合情推理方法,那么學起來就會比較簡單.尤其是在新課改提出之后,高中數學教學不再只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的提高,同樣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思維能力,使學生可以根據所學知識進行合情推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這是高中數學教師應該重點考慮的.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情推理的重要性
合情推理是學習者根據自己所學過的知識與本身具備的能力,運用觀察、實驗、歸納、聯想等方法尋求問題的規律與答案的推理過程.所以,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情推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合情推理進行高中數學學習,可以很好地鍛煉觀察、歸納、聯想能力,同時運用創造性思維,思考問題,進而運用所學知識尋找問題的答案,這與高中數學大綱要求的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相符.其次,教師運用合情推理進行教學,是將教材中的知識進行重新組合,將相關的知識點聯系起來,通過合情推理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同時建構新型的數學知識框架,并且在這個框架內,逐漸填入詳細的知識,形成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第三,教師運用合情推理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學生觀察、推理、聯想的思維能力,同時還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發散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情推理方法的幾點策略
高中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合情推理,可以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創新性思考,進而發現問題之間的聯系,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問題的答案,這是運用合情推理最主要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運用任務驅動法、研究性學習法等進行教學,以促進學生合情推理思維能力的形成.那么,教師應該怎樣引導學生運用合情推理方法進行學習呢?
第一,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觀察.高中數學知識學習,需要學生通過有效的觀察,發現問題,進而結合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運用合理、科學的教學手段,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有效觀察、解決問題.比如,“圓的方程”的教學,教師可創設情境:一個圓的方程是(x-a)2+(x-b)2=r2,則這個圓的圓心是什么?半徑是多少?引導學生觀察,找到圓心點(a,b)與半徑r.之后,教師帶領學生一步步學習圓的方程的求法.
第二,運用任務驅動法,促進學生思考.高中數學是理論性、邏輯性極強的一門課程,同時也是推理性極強的學科,所以教師可以科學、合理地設置任務,驅動學生運用合情推理的方法進行學習,從而深入地理解知識,發現知識之間的聯系,找到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比如“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學,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任務驅動學生學習:總結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學生根據教師講課的內容,聯系線與平面平行的定理,再進行合情推理,得到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平行于另一個平面,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線面平行→面面平行);如果在兩個平面內,各有兩組相交直線對應平行,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線線平行→面面平行);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
第三,倡導研究性學習,激發學生有效聯想.教師運用合理推理進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需要學生能夠有效地展開聯想,進而跟著教師的思路,一步步將問題展開,進行合情推理,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得到問題的答案,從而促進學生推理思維能力的提高.比如,在AB線段上有a個點,將線段分成相等的小段,我們標為A1、A2、A3……Aa,現在請同學們研究一下這些點將AB分成多少條不同的線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性學習,將a設置成不同的值,再進行聯想、歸納,最終得到答案:線段條數為(a-1)(a+1)/2.
結束語
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將促進全體學生知識與能力的發展作為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運用合情推理方法,發現規律、解決問題,提高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進而不斷提高數學成績..
(責任編輯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