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是指教師有意識地對自己教學各個環節進行批判性的自我審視過程,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葉瀾教授講過“教一輩子書,不一定成為名師,但善于反思的教師,用不了幾年就可以成為名師了。”因為通過教學反思可以達到“獲得經驗、形成信念、得到感悟”的作用目的,從而幫助教師逐漸形成自身的教育理念。“如果教師能不斷質疑,他們就可以避免掉進用一種固定模式來教學的陷阱”。有效的教學反思可以讓教師不再進行重復性勞動,走出固定模式的教學弊端,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但是,對于教學任務繁重,教學時間緊迫的中學物理教師而言,有多少教師在課后進行了系統反思?反思的切入點又是什么?怎樣的反思更具有操作性?為了提高教學反思的系統性和可操作性,筆者嘗試把美國陸軍部發明的“七析分析法”用到物理教學反思中。
七析分析法又稱為5W2H法,是指從Why(為什么)、What(何物) 、Where(何地) 、When(何時) 、Who(是誰)、How(怎樣)、How much(多少)等七方面分析事情的一種方法。從這七個方面反思教學,結合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再思考和再認識自己的課堂,在反思中前進,在前進中反思,以一種螺旋上升模式提煉出具有個人特色的教育哲學理論和教育方法。下面以七析分析法的七方面為線索做些探討,以供交流。
Why(課程目標)。新課改將單一的目標轉向為三維的目標。在注重傳授學生知識與技能同時,還讓學生體驗物理探究過程,其間滲透物理情感的養成,力求學生在考核中取得好成績的同時,也培養對學生終身發展有效的能力。借對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達到了哪些目標、哪些沒有達到的反思,探尋課堂落實新課改三維目標的有效性。通過不斷修正,達到在課堂中真正落實培養學生情感、態度的目標,改正以前為單一教學目標而教學的弊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牛頓第一定律教學中,由亞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爾——牛頓的發現過程,根據探究牛頓第一定律建立發展的歷史脈絡,讓學生體驗物理學的發展是科學家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幾代科學家不斷努力的結果,不是個別科學家在頭腦中單獨思考得到的。正因為這樣,才有了牛頓說的“我之所以看得比別人更遠,是因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經典話語。課后反思學生是否通過這一堂課受到了其中所蘊含的物理情感的渲染以及感動于物理學家的謙虛和奉獻精神,最終是否達到情
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目標,為以后的課堂教學,更好地落實三維課程目標奠定基礎。
What(教學內容)。從內容實施層面進行反思物理課堂有助于教師把握課堂內容,提高教學效益。反思哪些內容引起了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哪些內容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深入思考,學生對哪方面的內容掌握起來比較困難或者比較容易等,有助于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重新組合學生難理解的知識,簡化學生本就比較熟悉的知識比重。例如在“物體運動快慢的描述—— 速度”這堂課的教學反思時,反思通過百米賽跑等教學案例的選擇,學生是不是融入了問題情境之中,通過積極探索能夠自主得到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相同時間比較通過的位移;相同位移比較通過的時間。通過計算結果表達的方便性,歸納出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位移,從而獲得速度的概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易于接受,對速度是矢量而導致操場運動一圈速度為零的知識點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反思學生接受生活案例比較容易,純理論知識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因而,以后的課堂教學中,盡量借生活案例講解知識點,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Where(何地)。教材作為教學的媒介,在新課改理念下,教師應創照性的使用教材資源,挖掘教材的內涵與外延,活用教材,拓展教材。由于課堂教學的生成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對教材有所改動。通過課后反思什么地方預設的改動沒有在課堂教學中正常運作,什么地方和自己以前的計劃流程不相同,什么地方的課堂突然改動達到了不錯的效果等問題,有助于學生對教材的更好把握,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更好接受。例如,在自由落體運動中,有的教師根據書本進行教學安排,但是當列舉石塊下落的例子時,由于有的學生已經預習了課本,先行說出了:“物體初速度為零,只受重力作用,且命名為自由落體運動”,教師可對教學流程稍作改動,先給出定義,再做演示實驗。通過課后反思,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預備發生學生的“搶先性”。
When(何時)。鑒于注意力分配的規則,一堂課中,學生的注意力會有著不同的分配。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統計學生集中注意力時間的長短,學生融入問題情境積極探索時間的長短,學生參與小組活動時間是否足夠,學生是否有自主思考的時間等等。在課堂中有意識地統計涉及時間的問題,有助于教師在以后的課堂中,更好地將學生主體觀念融入課堂中,也更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提倡探究性教學的物理課堂,反思課堂中探究性活動的準備時間,具體實施時間,學生自主活動時間,歸納知識點的時間,學生練習的時間,注重學生的參與時間和無效時間,提高探究性教學的有效性。
Who(誰)。新課改提倡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因此在教學反思中,教師應該積極反思是不是照顧到了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反思哪些學生積極參與了課堂活動,哪些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處于被邊緣的狀態,哪些學生在這堂課中收獲最大,等等。通過反思這些問題,在以后的課堂中逐漸有意識地避免只關注少數學生的弊端,對提高每個學生的成績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除了涉及學生層面的反思,還可以反思同事之間的觀點,哪位教師在這方面比我好,我可以從哪位教師那里提升這一堂課的水平。采百家之長,結合其他教師的意見或者相應的論文觀點,養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師反思這堂課哪些學生得到了上臺參與的機會,下次便應該考慮其他的學生,爭取課堂教學涉及每一位學生,而不是少數幾個成績優秀的學生。教學中,有時會偶然發現某些學生對堂課教學所涉及的內容有特殊才能,便可在以后的課堂中,請這些同學表演,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例如通過“噪聲與樂音”這堂課的教學,得知某位同學在樂器方面有特殊的才能,這樣在以后涉及聲音知識的課堂便可請他來做表演。還有通過實驗課,發現某些學生擅長處理數據,分析問題,動手能力是他們的強項,那么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可以盡量為他們創造機會。從而達到發揮每個學生能力的效果,讓每個學生感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
How much (多少)。教學評價在教學反思過程中,占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課堂的隨機觀察和課后的習題檢測,了解學生接受知識的情況,反思學生在一堂課中接受了多少知識,在測試中獲得多少分數。利用學生的學習反饋,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通過反思課堂中有多少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情況,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How(怎樣)。經過一系列的反思,總結自身的缺失和成功之處,總結本節課的閃光點,反思以后怎樣借鑒。一堂課的遺憾之處是在所難免的,反思總結失誤之處,并在以后課堂教學中加以改正。例如,反思在課堂中我是怎樣判斷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各個活動的,我是怎樣處理學生的突發疑問的?怎樣做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教學反思對教師職業能力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七析分析法為線索,從七個不同方面進行反思,提高反思的操作性,對教師更好地進行課后反思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立邦.高等師范理科創新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149-150.
[2]陳勇.淺析5W2H法應用于物理教學的備課環節[J].大學物理教育???011(3).
(責任編輯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