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目的
1.《質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五單元第一節的內容,對課本上的實驗進行改進,盡可能提高實驗的啟發性、探究性。實驗改進后,操作簡單,現象明顯,學生容易理解,也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實驗的改進和創新能促進教育改革的發展,也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
二、實驗儀器及藥品
1.實驗儀器:
托盤天平、錐形瓶、雙孔塞、注射器、導氣管(帶止水夾)、氣球。
2.實驗藥品:
稀鹽酸、碳酸鈉溶液。
三、實驗裝置
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天平未畫出)。
四、實驗步驟及說明
1.實驗步驟
(1)在錐形瓶里裝Na2CO3溶液,注射器里裝稀HCl,針頭一端插入到雙孔塞上和錐形瓶相通,氣球綁在玻璃管上,固定在雙孔塞上,關閉止水夾k,把裝置放在天平上稱量。
(2)把注射器中的鹽酸注入錐形瓶中。
(3)打開止水夾k,生成的氣體導出,天平不平衡,分析不平衡的原因,突破難點。
2.實驗現象
步驟(1)中,天平平衡,指針在分度盤的中間。步驟(2)中,氣球漲起,但天平仍然平衡。步驟(3)中氣球變扁,天平不平衡,指針偏右。
3.實驗現象分析
首先稱量的是發生化學反應之前的各物質的質量,當氣球漲起,有新物質生成,說明確實發生了化學變化,但天平仍然平衡,讓學生從客觀上知道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但當打開止水夾放出生成的氣體時,氣球變扁,天平指針右偏。同一實驗前后現象不同,學生思維產生碰撞,從而在比較中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五、裝置設計意圖
《質量守恒定律》的演示實驗,課本上設計了兩個,以證明質量守恒,但對有氣體生成的這類反應,學生很難從直觀上掌握。筆者對操作前后天平平衡和不平衡的原因進行分析比較,引導學生從實驗比較中認識矛盾、解決矛盾,讓學生懂得有氣體生成的化學反應測量質量守恒時必須在密閉體系中進行的原理。這套裝置前后現象不同僅用止水夾操作就可實現,操作簡單。這個實驗能把抽象問題具體化,復雜問題簡單化。在整個過程中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都有所提高。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