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好友小聚正酣,聞酒就醉的我,架不住情,禁不住勸,也端起杯未淺酌了一口。
嘗的是米酒。初嘗,覺米酒淡而寡味,不似白酒聞之香洌,入喉火辣;也不若啤酒味道苦澀,難以下咽。反而溫溫存存,極易入口,咂咂嘴,竟還有一絲淡淡的甜味!一時好奇,又喝了三四口。喝罷自忖:此酒淡然,世人怎就如此喜歡?難道也如我一般愛它之“易入口”不成?未及細想,友人再勸,一時間,金盞玉觥頻舉,笑聲濃,香滿座,盡開懷。須臾,我便成紅臉關公!心里卻暗暗得意——居然沒醉!看來酒量見長矣!哪知到了下午,腦暈腳浮,醉態畢露!傍晚時分,頭疼欲裂,欲吐還休。這米酒呀,后勁十足!
翌晨酒醒,憶及昨日之事,倒覺米酒之味與教學之理異曲同工?!耙兹肟凇奔唇虒W方法、教學形式須讓學生易接受、樂參與,讓其置身輕松自在的環境之中,個性張揚、各展風采。后勁十足是米酒之特色,而這轟轟烈烈的背后卻歸功于一個“淡”字!——淡而無香、平淡無奇!其實,此“淡”字又何嘗不是課堂教學之真諦?“淡”是拋卻花里胡哨的多媒體影音,杜絕天馬行空的拓展延伸,舍棄矯情做作的虛假熱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淡”是守住“語文”這一畝三分地,帶領孩子們潛心閱讀、靜思默想、細嚼慢咽,體會作者巧妙含蓄的文字表達,觸摸作者豐富的內心,品出力透紙背的意蘊;
“淡”是時而奇峰突起,曲徑通幽;時而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平平淡淡,乃語文本色!
追尋教學的米酒境界,一生皆是進行時!
(作者單位:湖南省湘潭縣花石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