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環境正義缺失與“三維倫理”矯正

2012-04-29 00:00:00黃曉燕

摘要:環境正義是環境倫理學的重要價值論關懷,其實質是環境利益和生態責任的公平分配與合理分擔。有鑒于工業文明以來經濟過程的反生態性、反人道性和不可持續性,在處理人際關系、代際關系和國際關系中都必須高度關注人與自然的關系,這就必然要求傳統倫理學拓展研究視域,堅持“三維倫理”(利己、利他、利環境)規范,切實矯正環境正義缺失,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針對我國的現狀,我國應在環境倫理意識培養、市場主體建設、政府決策民主科學、建立科學的生產方式、破除社會陋習、樹立正確的城市建設和發展觀念方面進一步加強。

關鍵詞:環境正義;“三維倫理”;人的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X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2)03002406

一、環境正義的緣起及其基本原則

在世界范圍內,較早步入工業文明的西方社會,環境安全和生態意識也較早產生?!碍h境正義”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西方環境保護運動而提出的倫理命題和學術概念,它標志著西方社會環境倫理思潮的萌生。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R·卡遜《寂靜的春天》一書的出版為契機,美國爆發了環境保護運動,1970年4月22日,2000萬人舉行環保大游行,這一天被定為地球日。然而,這場由白人中產階級參與領導的環保運動,只是從一般意義上要求提高美國社會的環境質量,并不特別關注有色人種所實際遭受的環境歧視和生態災難。

美國的黑人、印地安人、亞洲人、南美人等有色人種,曾經長期在美國得不到與白人同等的社會地位,他們被迫承受著環境歧視和生態災難,其居住社區成了化學工廠辟建地和危險廢棄物填埋場。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北卡羅來那州沃倫縣,這里的主要居民是非裔美國人和低收入的白人。1982年,在聯合基督教會的支持下,該地居民舉行游行示威,他們組成人墻,封鎖了運送有毒垃圾的卡車通道,抗議在其居住區附近建造多氯聯苯廢棄物填埋場,多人遭到逮捕。這次抗議第一次把種族、貧困和工業廢棄物的環境污染聯系起來,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啟發了國內窮人和有色人種的環保意識,被稱為“沃倫抗議”[1],環境正義運動由此拉開序幕。

1987年,聯合基督教會種族正義委員會的一份題為“有毒廢棄物與種族”的研究報告,把美國社會的環境正義問題推向了環境保護運動的前沿。報告表明:美國境內的窮人和有色人種社區,長期成為有毒廢棄物的處理場地。在國家環保局和州環保機構所確定的有毒廢棄物填埋點中,40%集中在阿拉巴馬州的埃默爾、路易斯安那州的蘇格蘭維爾和加利福尼亞州的凱特勒麥市三個地區,而這三個地方都是窮人和有色人種的聚集區;同時,還有1500萬非裔人口、800萬西葡裔美國人生活在有毒廢物填埋場社區。這份報告所揭示的種族歧視,暴露了環境政策制定者的種族偏見。[2]因此,有人把這種環境政策稱為“環境種族主義”,它激起了有色人種的強烈憤怒。

繼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民權環保運動之后,1987年出版了《必由之路:為環境正義而戰》,該書首次使用了“環境正義”概念來稱謂這場運動。1988年,紐約州立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環境正義》一書,該書從環境法視角闡釋約翰·羅爾斯的正義理論,提出了環境領域的公平、效率和安全等問題。1990年,美國國家環保局設立了“環境公平工作組”,促使環境公平概念為公眾普遍接受。

1991年10月27日,在聯合基督教會種族正義委員會的資助下,第一次全國有色人種環境高峰會議在華盛頓召開。與會代表包括來自美國各地的基層環保組織和非裔、拉丁裔和亞裔及土著美國人,另有來自加拿大、中美、南美及波多黎各、馬紹爾群島的代表。他們聚集在一起,爭取有色人種環境保護組織的自主性和發言權。經過三天討論,會議一致通過了具體的“環境正義原則”,其內容大致包括:

(1)尊重地球與生態系統,永續利用資源。主張尊重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生態系及所有物種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為了人類和非人類生命體的利益而自覺防止和修復生態系的破壞,維系地球生態系的平衡和永續發展。

(2)尊重所有人的自主權和環境權,人類應該互相尊重,彼此平等。所有公共政策均應以全人類的互相尊重與彼此平等為基礎,不允許在不同種族和地區實施任何環境歧視或環境差別政策。

(3)所有人在政治、經濟、文化及環境方面均有其基本的自主權,所有工作者均有權享受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的權利。

(4)停止再生產并有效管制有毒物質。停止生產放射性物質、有害廢棄物及其他有毒物質;所有生產、制造該類物質者必須以負責的態度考慮如何銷毀或控制該類物質,如何消除由此而產生的廢棄物對人類的危害;并呼吁全面反對核試驗、核生產以及所有危害清潔空氣、水源、土地及食物的有毒物質的生產和廢棄物處理。

(5)實施合理的賠償及救治制度。對于因環境正義缺失而蒙受傷害的受害者,政府及國際社會應給予合理而充分的賠償及康復救治,使其所受之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并施之以心理救助。

(6)重建與自然和諧的城鄉并重的社區文化。制定和實施城市及鄉村的生態政策,凈化并重建與自然和諧的城鄉,尊重所有社區的純潔而健康的文化,并協助所有的人擁有接近大自然和利用環境資源的均等機會。

(7)反對軍事占領、鎮壓以及對土地、人類、文化或任何其他生命的開發破壞;反對跨國公司的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8)加強生態環境意識的全民教育。以文化多樣性和永續發展原則為指導,對當代人和后代人加強環境正義與保護生態的全民教育。

(9)改善生存樣態,降低資源耗費及減少廢棄物。每個人均應具備和發揮生態良知,不斷提升和改善生活方式,遠離有害健康和人類永續發展的生活陋習,選擇環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更加珍惜地球的有限資源,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消耗及廢棄物,確保我們這一代及后世對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

總之,環境正義是把人的環境權利與環境義務有機統一起來的倫理原則。主體所享有的環境權利,包括個人環境權、社區環境權、國家環境權和人類環境權;具體說來,個人環境權利主要包括個人對于清潔的空氣、水源、陽光和其他自然景觀的享用權;社區環境權是指生活在一定社區的人們有享用適宜環境的權利;國家環境權是指國家有均等享用適宜環境的權利;人類環境權是指人類作為整體有享用適宜環境的權利。與此同時,無論是個人、社區、國家和人類,都有自覺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責任和義務。人們“享用適宜環境”的含義,包括依法合理開發、創造、利用、享受、保護適宜的環境條件和自然資源。廣義的環境主體還應該包括非人類自然生命體,它們的環境權利同樣需要受到尊重。尊重非人類生命體的環境需要,是人類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不可分割的有機內容。

針對貧窮的少數族群往往是生態環境災難的首當其沖的受害者這一現實,環境正義原則主張少數民族及弱勢群體有免于遭受環境迫害的自由,每個人、每個社會群體對于干凈的空氣、肥沃的土地、清潔的水源和其他自然資源均有平等的享用權利和保護義務,通過社會資源的公平分配、資源的永續利用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堅持這些環境正義原則,將有助于推進國際環境公正、代內環境公正和代際環境公正。

二、當今環境正義缺失的主要表現

及其原因 工業文明以來,人類的需求結構發生了重物質需求、輕精神需求的畸形衰變,物質生活需求片面膨脹,精神生活需求被片面淡化,人的生態環境需求幾乎被發展經濟的狂熱所吞噬。反生態的經濟發展與科技濫用,促使工具理性日益銷蝕價值理性,人生的文化意蘊、生態良知和環境權利受到普遍侵害,人的異化與自然的異化同步蔓延,從而導致了全球范圍的經濟價值遮蔽人文價值、物欲需要堵塞人的全面發展后路的環境正義缺失,其主要表現如下:

(一)利益高端者掠奪環境資源,利益低端者蒙受環境災難

工業文明以來的經濟運行過程,交織著不同人群的能力差異和機會不均等的多種關系,其中的貧富懸殊、階層分化、群體差異現象隨處可見,有機會和有能力占有環境資源和其他生產資源的利益高端者,在增殖自己財富的同時,給利益低端者造成了日益嚴峻的環境災難。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城鄉差異、地區差異和階層差異的重要標志,就在于環境正義缺失。比如,城市改善環境往往以犧牲農村的環境資源為代價;經濟發達地區的發展,往往以污染轉移的形式破壞后發地區的環境;利益高端者的環境享受以犧牲利益低端者的環境權利為代價。這類少數人破壞環境、多數人蒙受災難的環境正義缺失,至今仍有繼續蔓延的勢頭。國內有論者在論及我國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富裕中的貧困”問題時指出:“狹小的人均耕地面積進一步縮小,土壤嚴重退化,全國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侵害,全國受污染的農田面積達1000多萬公頃,嚴重退化的草場面積達1000多萬公頃。”[3]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空氣、水源、土壤卻被污染了,于是,收入增加與生活質量下降相伴隨。

(二)發達國家從生態種族主義走向生態殖民主義

發達國家從生態種族主義走向生態殖民主義,發達國家的污染轉移致使發展中國家蒙受環境災難。近代工業革命以后,人類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能力大大增強,發達國家普遍奉行“經濟效益絕對優先原則”,一味追求“對自然的征服”,利用本國的經濟、軍事和科學技術優勢掠奪自然資源,其結果是富國愈富、窮國益窮。當今時代,許多國家和地區不計環境成本,實施“生態赤字”政策,透支自然資源,以環境效率踐踏環境公平,引起了環境惡化和資源枯竭的嚴重后果,這就必然威脅未來人類的環境權益,致使人類作為一個動態整體的生存面臨危機。

在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中,對自然界的污染與掠奪所造成的巨大副作用,引起了難以緩解的利益反差和環境非正義。據有關研究披露,“發達國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23%,耗能源75%,商業用燃料79%,原木耗量46%,消費板材78%,鋼鐵72%,排放二氧化碳75%,排放氟氯化碳90%。人均耗費能源是發展中國家的35倍~50倍。”其中,美國尤為突出?!懊绹丝谡际澜缛丝?.7%,耗石油量占40%(兩億人口,兩億部汽車),天然氣36%,鋁46%,錫25%,銅23%,鐵22%。排放廢氣占世界總排放量的30%,固體廢物占70%,每出生一人,比第三世界對環境污染大99倍?!盵4]多年來,發達國家的污染企業向境外轉移以及工業垃圾的輸出,給眾多后發國家和地區造成了沉重的環境包袱。

(三)急功近利發展經濟給動植物帶來滅頂之災

受“人類中心主義”片面價值觀的支配,一切狹隘短視的經濟發展活動都完全忽視非人類生命體的生存需要,人們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向大自然進軍”,必然導致環境破壞、大氣污染、生態失衡、自然界的大批物種瀕于滅絕、自然災害頻發的環境后果。

(四)前代人破壞環境,后代人蒙受災難

當今人類社會生產效率的高低,始終受制于一個隱性的代內公平率的約束。即當代人如果能夠公平地配置和利用環境資源,那么他們就會創造較多文明成果,有望得到較好發展。如果“環境資源最大承載力”略大于或等于當代人所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數量,那么,代際環境資源的配置就是近于公平的,不同世代的人就有望得到比較充分而合理的發展;如果當代人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能力和數量遠遠超過“環境資源最大承載力”,那么,代際環境資源的配置就有失公平,其后果或者是當代人得不到必要發展,或者后代人喪失其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

倫理道德本身是適應社會需要的歷史發展過程。當前,“我國的社會轉型期,需要‘三維倫理’與之相適應。如果片面強調和堅持傳統功利性倫理,那就會冷漠和弱化市場倫理與環境倫理,從而難免導致繆爾達爾所說的‘軟政權’現象。所謂‘軟政權’現象,是指來自政治國家的制度、法律、規范、指令、條例等都只能是一種‘軟約束’,都可以‘討價還價’;……這就容易在倫理領域衍生出‘軟道德’現象,即國家所倡導的一維倫理規范諸如大公無私、舍己救人、重義輕利等原則,雖然在形式上似乎完全覆蓋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但很少有人去真心選擇和潛心內化;而市場經濟所需要的自利性或功利性倫理規范則會普遍缺失?!盵5]198-199這樣一來,市場經濟也就很難擺脫“關系經濟”的糾纏。在受“關系經濟”干擾的市場領域做生意,市民不得不為每筆生意耗費時間、精力和金錢去找關系,不得不支付巨大的“租耗”成本去“打通關節”,而純粹建立在信用、契約、合同基礎之上的交易原則很難推行,這就必然降低市場效率甚至導致市場失靈。到頭來,“軟道德”現象不僅游離于市場規則,而且潛移默化地銷蝕人的靈魂,從而難有環境正義可言。

三、“三維倫理”的生成與環境正義

拯救 環境正義的實現體現著復雜的價值關系,文明人類要真正維護環境正義原則,就不僅要實現人際和諧、代際正義,而且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把環保動機與環保效果、經濟價值與環境價值、現實價值與歷史價值、當代人的需要與后代人的需要同時兼顧、有機統一起來。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選擇并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單一所有制代之以混合所有制,一元同質社會結構代之以多元異質社會結構。于是,人們有機會面臨多種價值選擇的可能性:既可以在市場領域從事商業活動以謀求個人利益,又可以在非市場領域從事公益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并且可以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施之以不同形式的保護,從而實現人的個人價值、社會價值和環境價值。

市場經濟條件下之所以需要“三維倫理”與之相適應,這是因為:其一,如果不言自利或利己原則,不給人們追求自利性價值的選擇、創造和實現機會,就難以有效地激發人們生產經營的積極性,難以有經濟的繁榮、社會的進步和個人的發展,難以實現我國社會從“人的依賴關系”階段向“個體獨立性”階段的歷史躍遷。其二,如果完全脫離利他而只言利己、只顧追求個人利益而不顧他人利益,那么任何正常的市場經濟和商業行為都難以規范運行。其三,假如不顧自然資源的有限性而肆意破壞生態環境,則自然界必然會對人類實行報復,這樣一來,個人利益和群體利益都將蕩然無存,人與自然將同時面臨生態災難。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認為,借助于市場經濟的商品交換關系,每個人只有依賴他人的勞動才能夠得到需要的滿足,“每個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僅僅是自己的私人利益;這樣,也就不知不覺地為一切人的私人利益服務”[6]102。到了“自由人聯合體”的高級社會階段,利己、利他、利環境相統一的“三維倫理”,將成為人們自覺完善或“治理”自身的根本原則。這時,利己與利他的關系就是彼此內在的關系,“不應認為,這兩種利益是敵對的,互相沖突的,一種利益必須消滅另一種的;人類的天性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美?!盵7]7顯然,我國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必須自覺為“三維倫理”主體的現實生成及其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一)走出單純經濟觀念的誤區,普遍提升全社會的生態環境意識

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尖銳沖突的死結至今都尚未徹底破解,美國學者哈丁所提出的“公用地悲劇”依然到處上演,賭上環境代價脫貧、貪圖眼前利益致富的經濟發展模式急劇泛濫。有些地方經濟的決策者絞盡腦汁地在環境問題上“打擦邊球”,認為吃“環境飯”、揩“環境油”理所當然。所謂“有環境污染的地方,經濟必然發達”[8]178的評價標準,至今仍然是一些實際決策者的不可動搖的信條。這就表明,走出“財富的積累與環境的惡化同步攀升”的怪圈,是促進社會進步與人的發展的迫切要求。

(二)加強市場經濟建設,促進市場主體生成

筆者曾就此問題做出過分析:“我們選擇市場經濟,不是首先具備了規范市場經濟的行為主體和市場交易規則,然后再從事市場經濟活動,而是市場經濟來到了我們面前,迫使我們一邊發展市場經濟,一邊進行市場經濟主體素質和能力的‘補課’。”[9]規范的市場經濟不僅要求經濟上講效益,而且要求政治上講民主,道義上講正義,文化上講自由,誠以待人、利己利他、保護環境。

(三)進一步推進政府決策民主化、科學化進程

當今時代的稱職政府,不僅要對自己的人民負責,同時要對環境負責、對后代負責、對人類負責。這就要求政府的一切決策和立法行政程序,都要嚴格遵從科學和民主原則,經受人民利益和環境倫理的檢驗。近幾年來,我國陸續出臺的“珍惜資源”、“節能減排”、“退耕還林”的相關政策,就是尊重民意的環保舉措。然而,實際上尚存需要認真反思的現行政策,比如,由行政部門推行的火葬制度就是典型一例。國內有論者早就撰文指出:火葬焚燒尸體“極大地破壞了生態的良性循環,消耗大量的能源、燃料,將其燃燒變成CO2和SO2等有害氣體,同時產生了很多的煙塵,造成了大氣的污染”[10]?;鹪嵊掷瓌恿四沟亟洜I,哄抬墳墓價位,損耗國土資源,破壞生態環境,變幻名目牟利的勢頭愈演愈烈,令百姓“活得沒尊嚴”、“死得沒尊嚴”?!皹湓帷笔鞘澜缟媳还J為最生態、最環保的殯葬方式?!皹湓帷币步猩鷳B葬,采用可降解的環保棺材裝殮死者遺體,深埋地下,地面不留墳墓,墓旁植樹以作紀念,遺體進入自然界物質的良性循環,立體使用土地,綠化成林。這樣不僅節約能源和保護土地資源,而且有利于環境保護。一些長期實行“樹葬”的國家,都收到了明顯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果。

(四)矯正粗放型重復生產,破除社會陋習

低層次的重復建設嚴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成為我國當前經濟領域的突出問題。重復性生產的直接消極后果是產品無銷路,庫存爆滿,生產虛假過剩,一批批粗放型污染企業不得不紛紛倒閉。現實生活中大量的生產污染和生活污染,給生態環境增添了沉重的包袱。我國的化肥、農藥的生產、施用以及白色污染、化工產品的濫用,在發展生產、“于民方便”的外觀下,加劇了生態環境污染破壞;中國約3.5億煙民隨處釋放的二道煙,成為公共場所環境污染的一大禍患。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的決策部門積極認真應對。

(五)走出城市建設誤區

現代城市建設存在諸多誤區:外延式擴大地盤,忽視內在資源配置,是最突出的城建誤區;人畜糞便的處理,江河湖海是城建的第二大誤區;城市綠化的“遠交近攻”:引進外地草樹物種,滅除本地草木資源,是城建的第三個誤區;有的城市實施“燈光工程”為植被照明,結果不僅增加了“光污染”和“溫室效應”,而且干擾了植物的“暗反應”,攪亂了昆蟲和鳥類的棲息地,是城建的第四個誤區;個別城市采取“硬化河床”治理河流的辦法,結果破壞了天然河床的“過濾”功能,引起嚴重的水質污染,是城建的第五個誤區。[11]

遵循“三維倫理”規范,有利于維護環境正義,在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必要的和諧、平衡與可持續發展。市場經濟為人們充分發揮其能動性、創造性提供了活動平臺;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建設為尊重人們的知情權、話語權和社會歸屬需求疏通了人文渠道;與之相應,“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12],在全面滿足人的多樣化需求的過程中,多重利益主體必將隨之而相互過渡、相互融合與相互提升,片面的利益主體將代之以全面的利益主體,從而促使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社會利益與自然利益彼此統一起來。

參考文獻:

[1]侯文蕙.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環境保護主義和環境保護主義運動[J].世界歷史,2000,(6):12-20.

[2]文同愛.美國環境正義概念探析[J/OL].(20021224)[20111201].http://www.riel.whu.edu.cn/article.asp?id=25243.

[3]譚崇臺.論快速增長與“豐裕中貧困”[J].新華文摘,2006,(6):31.

[4]秦益成.該怎樣談論“環境問題”[J].哲學研究,2001,(6):27-31.

[5]崔永和,等.走向后現代的環境倫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編輯室.焦點訪談:經濟卷[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9]崔永和,黃曉燕.集體主義的現代演進與馬克思的原典回歸[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6):31-35.

[10]王國進,竇德才.火葬未必是最佳的殯葬取向[J].社會,1997,(12):18.

[11]李皓.我國城市環境建設中的問題和出路[J].新華文摘,2001,(10):49.

[12]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07102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男人天堂| 亚洲午夜18|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久青草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国产激情第一页|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3p叠罗汉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91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欧美精品不卡| 亚洲成人播放|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久草视频中文|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全裸无码专区|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毛片在线区| 国产毛片一区| 国产一在线观看| 青青国产在线| 在线va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亚洲综合色婷婷| 色久综合在线| 国产91视频免费|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久久九九热视频|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在线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高清不卡| 在线中文字幕网|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午夜综合网|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成人综合网址| 亚洲区第一页|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天天操天天噜| 澳门av无码|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亚洲第一视频网| 亚洲综合色婷婷| 久久中文电影|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播放| 欧美啪啪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