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計數原理又稱為乘法原理,是組合數學中的一個重要公式.很多學生在學習排列組合時感到困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對這一原理理解不深,不能靈活應用.只要學生能吃透這一原理,達到理解準確透徹,運用熟練靈活的程度,就能突破學習排列組合的難點.
乘法原理:Si(i=1,2,…,m),|S|表示集合S的元素的個數,
S=S1×S2×…×Sm={(a1,a2,…,am)|ai∈Si,i=1,2,…,m}
,則有|S|=∏mi=1|Si|.
乘法原理在現行中學教材中稱為分步計數原理,敘述如下: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個步驟,第1步有m1種不同的方法,第2步有m2種不同的方法,…,第n步有mn種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這件事共有m1?m2?…?mn種不同的方法.
下面著重討論分步計數原理應用中的兩類問題.
一、重復計算問題
很多學生認為只有在應用分類計數原理時才會出現重復計算的問題.其實,在應用分步計數原理時也同樣存在重復計算的問題,這類重復問題主要是由于對分步計數原理理解不深,在對一件事進行分步的時候,各步驟的方法不獨立而造成的.學生對這類重復問題既不易發現又難以理解.
【例1】 從5雙不同的鞋子中任意取出4只,其中至少有2只配成1雙的不同取法有多少種?
解:第一步,從5雙不同的鞋子中任意取出1雙,有C15種不同的方法;
第二步,從剩下的8只鞋子中任意取出2只,有C28種不同的方法.
根據分步計數原理,符合條件的取法共有
C15?C28=140種.
分析:上述計算結果包含了重復的取法,因而是錯誤的.設其中的2雙鞋子分別是A1、A2和B1、B2,則第一步取到A1、A2,第二步取到B1、B2的結果,與第一步取到B1、B2,第二步取到A1、A2的結果是相同的,但在上述解法中被當作兩種不同的取法來計算,從而犯了重復計算的錯誤.
在分步計數原理中,完成一件事的兩種方法,只要其中任何一個步驟的方法不同,就被當做兩種不同的方法來計算.這是檢驗分步是否正確,計算是否重復的標準.
解法一:(直接法)符合條件的取法分為兩類:
第一類,取出的4只鞋子中恰有2只配成1雙的取法有
C15?C24?C12?C12種不同的方法;
第二類,取出的4只鞋子配成2雙的取法有C25種不同的取法;
根據分類計數原理,符合條件的取法共有
C15?C24?C12?C12+C25=130種.
解法二:(間接法)從5雙不同的鞋子中任意取出4只,不同的取法共有C410種,其中取出的4只不能配成1雙的取法有
C45?C12?C12?C12?C12種.
因此,符合條件的取法共有
C410-C45?C12?C12?C12?C12=130種.
二、巧用“分步”搭橋,溝通“未知”與“已知”,化難為易
“轉化”是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排列組合中有很多問題是相互聯系的,像“分組問題”,“定序排列問題”,“不盡相異元素的排列問題”,“環狀排列問題”等,都可以通過巧妙的分步轉化為一些已知的比較簡單的問題來解決.這樣的處理方法不僅能收到化難為易的效果,還能培養學生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問題.
【例2】 (1)把6本不同的書分配給甲、乙、丙三人,每人2本,有多少種不同的分配方法?
(2)把6本不同的書平均分成3份,每份2本,有多少種不同的分法?
解:(1)按分步計數原理可得,不同的分配方法共有
C26?C24?C22=90種.
(2)設符合條件的分法共有x種.
把6本不同的書分給甲、乙、丙三人,每人2本,完成這件事可以分成兩步進行.
第一步,把6本不同的書平均分成3份,有x種方法;
第二步,把分成的3份分配給甲、乙、丙3人,每人1份,有A33種方法.
根據分步計數原理和(1)中的結果可得x?A33=C26?C24?C22,
∴x=C26?C24?C22A33=15種.
【例3】 6人排成一排,其中甲、乙、丙3人的次序一定,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
解:設符合條件的排法共有x種.若去掉“甲、乙、丙3人的次序一定”這一條件限制,則上述x種排法中的每一種排法都可以變成A33種不同的方法.而去掉“甲、乙、丙3人的次序一定”這一條件限制,問題就轉化為6個元素的全排列.因此x?A33=A66,
∴x=A66A33
=120種.
【例4】 某實驗室有A型的血液2瓶,B型的血液3瓶,AB型的血液1瓶,O型的血液4瓶,同型的血液沒有區別.把這些血液排成一排,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
解:設不同的排法有x種.
若把題中的2瓶A型血液替換成2個不同的事物,則上述x種排法中的每一種排法都可以變成A22種不同的排法;同理,若把題中的3瓶B型血液替換成3個不同的事物,則上述x種排法中的每一種排法都可以變成A33種不同的排法;若把題中的4瓶O型血液替換成4個不同的事物,則上述x種排法中的每一種排法都可以變成A44種不同的排法.而經過上述替換之后,問題就轉化為10個不同元素的全排列.因此,x?A22?A33?A44=A1010,
∴x=A1010A22?A33?A44=10!2!×3!×4!.
以上三例的解法是把未知的問題作為某個已知的問題的一個步驟,從而化未知為已知,收到了化難為易的效果.這種方法是組合數學中的一種比較典型的處理問題的方法.
(責任編輯 金 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