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由實驗和理論兩部分組成,物理實驗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活動,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實驗是物理課的魅力所在,在物理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驗,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而且能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讓他們形成嚴謹的、實事求是的世界觀和科學態度。
一、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探究精神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獨立工作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參與的水平愈高,教學效果愈好。目前多數學校的實驗教學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它注重知識的講授,側重教師的演示,對學生的要求只限于了解實驗目的、會用實驗儀器、記住實驗數據、會寫實驗報告。實驗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和對知識的改組能力,學生實驗要放手讓學生去做,讓學生在實驗中先遭受挫折,再思考解決,最后體驗成功。要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驗過程,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發現新問題、探究新領域、尋找新知識、掌握并運用新知識。通過實驗探究,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突出實驗教學的實踐性,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物理實驗教學,應當通過學生動手做的實踐活動,突出實驗教學的實踐性。有針對性地通過實驗操作,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在物理實驗活動中,學習方式應該多樣化。單一、被動的實驗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須增強實驗的趣味性、問題性、探索性和應用性。讓學生成為實驗活動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生實驗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權威的講授者和示范者,應關注學生的感悟與體驗。
三、運用多媒體,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有些實驗的條件很嚴格,在一般條件下是不能實現的。如,有的可見度小,有的演示現象瞬息即逝,有的實驗需要很長的時間而無法在課堂上完成,有的限于條件,演示效果很差,這樣的實驗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演示給學生看。例如,演示各種磁體的磁感線分布情況,實驗觀察現象很細微,又受條件的限制,教師只能在講臺上進行演示。要想讓盡可能多的學生看清實驗現象,可以利用多媒體投影儀將現象放大,使其在屏幕上清晰地顯示出來,這樣既便于學生觀察思考,又縮短了觀察時間,提高了現象的可見度,增強了實驗的效果。
四、開展課外小實驗,體現生活化
教師可適當開展課外小實驗,以開闊視野,拓展知識面,提高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學生身邊的物品和器具是重要的實驗資源。新課程強調物理學習要聯系實際、貼近生活,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那些最常見的生活現象、最普通的日常用品,很可能就是非常好的實驗資源,利用身邊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這種做法本身就是一種創新。例如,學習了大氣壓后,可讓學生尋找身邊應用大氣壓的事例,如氣壓水瓶、打氣筒、自來水筆等等。
五、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當學生在實驗探索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又感到分身乏術。通常的辦法是利用部分好學生以點帶面,充分發揚團隊的合作精神。在實驗過程中,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獲取知識的方式。教師還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方法指導;鼓勵學生主動與他人交流,細心聽取別人的意見;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意見,引導學生認真討論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相互啟發和共同探索,完成探究任務。讓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討論、共同合作,發現問題,并共同探討,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同時,讓學生也感覺到團隊的重要,從而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讓學生積極參與實驗,體驗科學實驗探究的各個環節,切實感受實驗過程和方法,主動獲取知識。實驗是中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技能的重要手段。加強實驗教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文艷.如何才能使初中生對物理實驗感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0.
[2]閻金鐸,郭玉英主編.中學物理新課程教學概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3]王昆林.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
(責任編輯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