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考生在考試中都會犯不同類型的錯誤,如不及時更正可能會在高考中 “重演”。下面是筆者對常見易錯問題進行的歸類和分析。
一、基礎不牢生物學是理科中的“文科”,知識面覆蓋較廣,要求記憶、理解和運用的知識比較多,在高考試題中涉及的知識點多,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對概念、原理或規律等記憶不全或不準確,在做題時就很可能出錯。解決的最好方法是將最新考試說明或大綱范圍內的知識點羅列出來,再參考成績優異者的記憶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好的記憶方法。
二、概念混淆生物學中有很多概念,其中部分概念容易混淆,從而導致部分考生在做題時出現錯誤。比如酶和激素、生長素和生長激素、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長調節劑、染色體和染色單體、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種群和群落、種間關系等。在高考復習過程中,把握概念本質、分析概念要點是解決此類錯誤的最佳途徑。
三、信息誤導新課標考試說明中明確指出要考查考生獲取信息的能力。有些考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學習,對于試題材料不能準確地進行分析,進而不能提取有效的信息,結果被題中的部分信息誤導。解答信息題時,要想不被題中的信息誤導,應從每天的學習做起,用生物學的眼光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多看一些生物學讀物或科普文章等,還可以通過專題訓練,專門獲取題干中的相關信息來強化獲取信息的能力。
四、計算失誤生物學科涉及計算的知識點有蛋白質和核酸、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遺傳、基因和基因型頻率、生態系統能量的傳遞等。往往這些知識點所涉及的計算只有方法得當、計算準確,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部分考生由于計算方法錯誤或計算能力有限而不能正確計算,還有的考生可能因粗心而計算錯誤,從而導致答錯。計算題分值在生物學科中所占比例不小,所以對于計算題必須給予重視。加強訓練,提高運算能力和計算的準確性,同時還要注意生物學中的計算方法、規律和技巧等是解決該類錯誤較有效的途徑。比如:蛋白質和核酸中的相關計算問題,要注意理解蛋白質有關計算公式的應用及遷移;對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關計算問題,要注意計算的是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還是純呼吸速率,同時結合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遺傳方面的計算,要注意靈活運用孟德爾定律中的經典比例及拓展;生態系統能量的傳遞的計算,要注意能量傳遞效率的含義及傳遞效率是按照最大值、最小值還是固定值來計算等問題。
【例】 下列有關生物學中相關計算結果,不正確的是( )。
A.某蛋白質和雙鏈DNA中所含肽鍵和磷酸二酯鍵數分別為m和n,則合成該蛋白質和雙鏈DNA所需的氨基酸數和脫氧核苷酸數依次為m+1、n+2
B.某綠色植物釋放氧氣的量與其呼吸消耗的氧氣量相等,則該綠色植物光合速率產生的葡萄糖是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的2倍
C.假定四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則雜交組合AaCcDDEeAaCCddEe產生的子代中,只有一對等位基因雜合的個體所占的比率是1/8
D.某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和次級消費者固定的能量依次為akJ、ckJ,一如既往下去,則次級消費者固定MkJ的能量,生產者間接提供的能量為aM/ckJ
【易錯剖析】B項要注意的是“釋放”氧氣量的含義;C項要找出做題技巧,否則運算時會耗用大量時間的同時也易出錯;D項要注意能量傳遞效率應用固定來計算,不能想當然按照最大或最小來計算。答案選A。
五、誤中陷阱有些試題的信息很多,有的信息對解題有利,而有的信息對于解題卻是無用的,甚至是專門設置的陷阱信息。一旦考生做題時不能有效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就會導致亂用或錯用某些信息而誤中命題者的陷阱。解決此類試題時,除了要有效的提高準確獲取信息的能力外,還要養成從整體上把做題思路重新梳理一遍的習慣,此外,平時做題時要繞開“陷阱”,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
六、思維定勢生物學中有些題目蘊含一些特殊信息,由于這些信息和課本中的知識或以前做過的題目略有差異,但部分考生依舊按照原有的知識體系或原有的思維體系去回答問題,導致錯答。解決此類問題,必須打破常規,跳出思維定勢,準確地、全面地從題干中找出有效信息,然后進行綜合地處理才能得出準確的答案。此外,通過做一些特殊試題來提高對特殊信息的處理能力。
總之,在學習過程中,對錯題進行歸納總結,不僅僅有利于提高考試得分,也可提高運用知識來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