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討論是很重要的一個數學思想,在數學題中經常出現,也是滿分率比較低的一種題.同學們在做題的時候經常會犯錯誤,小題經常忘記分類討論,大題經常討論不全,討論全了結果還不一定對.所以,這種題很容易不小心丟分.分類討論在數學題中經常出現,也是滿分率比較低的一種題,同學們在做題的時候經常會犯錯誤,小題經常忘記分類討論,大題經常討論不全,討論全了結果還不一定對.所以,這種題很容易不小心丟分.跟老師和學生們交流之后發現,就算是學習成績很好的同學在這種題上都會多多少少的出現問題,因此我們一定要養成以下幾個好習慣.
首先,我們要有分類討論的意識.很多知識點是分類討論的常客,對于這些知識點,同學們在考試時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時刻緊繃分類討論的弦,以免掉進出題老師的陷阱.
其次,分類討論是要有一定原則,不要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試,要具備一定的條理.
分類的原則:(1)分類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獨立的;(2)一次分類按一個標準;(3)分類討論應逐級有序進行.
以探尋直角坐標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的問題來說,如果給定兩個點A、B,需要在X軸上找第三個點C使得這個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這個時候同學們可以線段來分類討論:AB為斜邊時,AC為斜邊或時BC為斜邊時點C的坐標.這樣討論保證不會丟掉任何一種可能性,并且效率較高.當然也可以按照角來討論,但是注意不要兩種分類方法穿插進行.有些時候有可能會進行二次討論,這個時候對于同學們的條理性要求就更大了,例如探討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時,要先討論那個角是直角,在討論哪個角是30°或60°.
第三,在列出所有需要討論的可能性之后,要仔細審查是否每種可能性都會存在,是否有需要舍去的,最常見的就是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有兩個不等實根,那么我們就要看看是不是這兩個根都能保留.同樣有些時候也需要注意是否有些討論結果重復,需要進行合并.例如直角坐標系中求能夠成等腰三角形的點坐標,如果按照一定的原則分類討論后,有可能會出現同一個點上可以構成兩個等腰三角形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就要進行合并.也就是說找到的三角形的個數和點的個數是不一樣的.
【例1】 解方程|4x-4|-|2x+2|=14
解:(1)當x≥1時, 原方程化為 (4x-4)-(2x+2)=14, x=10
當-1≤x≤1時,原方程化為4-4x-2x-2=14,x=-2, 應舍去.
當x≤-1時,原方程化為4-4x+2x+2=14, x=-4
∴x=10或-4
【例2】 解不等式 (k-1)x>k(2-1)
如果不加區分,得x>k+1,那就不對了,因為既可以k-1>0,或k-1=0,也可以k-1<0.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答案.正確的解答應該如下:
解:當k-1>0 即k>1時,則x> k+1
當k-1=0 即k=1時,原不等式為0#8226;x>0,不等式無解
當k-1<0 即k<1時,則 x< k+1
綜上所述:當k>1時,x>k +1;當k=1時,不等式無解;
當k<1時 x 以下幾點是需要大家注意分類討論的: 第一,熟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等腰三角形的腰與角以及圓的對稱性,根據圖形的特殊性質,找準討論對象,逐一解決.在探討等腰或直角三角形存在時,一定要按照一定的原則,不要遺漏,最后要綜合. 第二,討論點的位置,一定要看清點所在的范圍,是在直線上,還是在射線或者線段上. 第三,圖形的對應關系多涉及到三角形的全等或相似問題,對其中可能出現的有關角、邊的可能對應情況加以分類討論. 第四,代數式變形中如果有絕對值、平方時,里面的數開出來要注意正負號的取舍. 第五,考查點的取值情況或范圍.這部分多是考查自變量的取值范圍的分類,解題中應十分注意性質、定理的使用條件及范圍. 第六,函數題目中如果說函數圖像與坐標軸有交點,那么一定要討論這個交點是和哪一個坐標軸的哪一半軸的交點. 第七,由動點問題引出的函數關系,當運動方式改變后(比如從一條線段移動到另一條線段)時,所寫的函數應該進行分段討論. 由于題目千變萬化,上面所列的項目不一定全面,所以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做題的時候注意多多積累. (責任編輯 黃桂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