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恒成立問題主要可分成兩類:第一類為不含參數的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第二類為含有1個(或多個)參數的不等式恒成立問題.對于第一類問題,實際上就是證明這個不等式,本文不再贅述;對于第二類,其基本解題思想是將問題轉化為函數的最值問題,常見的基本解法有以下三種.
一、參數分離,間接求最值
【例1】 (2008,江蘇)設函數f(x)=ax3-3x+1(x∈R),若對于任意x∈[-1,1],均有f(x)≥0成立,則實數a的值為 .
解:(1)若x=0,則a∈R.(2)若x∈(0,1],a≥1x2-1x3,令g(x)=1x2-1x3,
則g′(x)=3(1-2x)x4,即g(x)在x∈(0,12]上單調遞增,在x∈[12,1]上單調遞減,所以g(x)max=g(12)=4
,所以a≥4.(3)若x∈[-1,0),a≤1x2-1x3,
由(2)得g(x)在[-1,0)上單調遞增,所以g(x)min=g(-1)=4,所以a≤4.綜上,a=4.
二、參數不分離,直接求最值
【例2】 (2007,遼寧) 已知f(x)=x3-9x2+24x(x∈R),若對于任意m∈[-26,6],恒有f(x)≥x3-mx-11成立,試求實數x的取值范圍.
解:由題,f(x)-(x3-mx-11)≥0對任意的m∈[-26,6]恒成立,
即xm+(-9x2+24x+11)≥0對m∈[-26,6]恒成立,不妨令g(m)=xm+(-9x2+24x+11),
則任意m∈[-26,6],g(m)≥0g(m)min≥0
g(6)≥0,
g(-26)≥0
x∈[-13,1]
.
本題注意點有兩處:(1)對自變量和參數的辨別.筆者認為在實際操作中,一般對“哪個字母”恒成立,“哪個字母”即為自變量;求“哪個字母”的范圍,“哪個字母”即為參數.
(2)對于參數,在本題中存在高次方,故不易參數分離,因此采用移項直接求關于m的一次函數(或常值函
數)的最小值.
【例3】 (2008,天津)已知函數f(x)=x+ax+b(a,b∈R),若對于任意的a∈[12,2],不等式f(x)≤10在[14,1]上恒成立,求b的取值范圍.
解:由函數f(x)圖像易得f(x)max=max{f(14),f(1)},故本題等價于對任意的a∈[12,2],都有
f(14)≤10,f(1)≤10
恒成立,即b≤394-4a,b≤9-a
對任意的a∈[12,2]成立b≤74,b≤7
b≤74
.
在此題中,恒成立針對不同的自變量進行了多次嵌套,解決的手法是由內而外逐層分析:在內層,視“x”為自變量,采用直接求最值法;在外層,視“a”為自變量,采用參數分離間接求最值法.
【例4】 已知二次函數f(x)=x2+ax+1-a,若x∈[-2,2],則f(x)≥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圍.
解:由f(x)=x2+ax+1-a≥0對任意x∈[-2,2]恒成立,故f(0)=1-a≥0,即a≤1.
又f(x)=(x+a2)2-a24-a+1,對稱軸x=-a2∈[-12,+∞),故
(1)對稱軸x=-a2∈[-12,2],即a∈[-4,1],ymin=f(-a2)≥0a∈[-2-22,-2+22],
即a∈[-4,-2+22];
(2)對稱軸x=-a2∈(2,+∞)即,
即a∈(-∞,-4),ymin=f(2)≥0a∈[-5,+∞),即a∈[-5,-4).
綜上所述,a∈[-5,-2+22].
無論是參數分離還是參數不分離,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分類討論,那么就盡可能減少分類討論的步驟.這里借助賦值法得到f(0)=1-a≥0,即a≤1,從而縮小了參數a的范圍,減少了直接求最值所需討論的次數.
三、數形結合
【例5】 (2009,上海)已知0≤x≤1時,不等式sinπx2≥kx恒成立,則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 .
圖1
解:由sinπ2≥kx對0≤x≤1恒成立,即
函數f(x)=sinπx2的圖像在x∈[0,1]這一部分始終在
函數g(x)=kx的上方(如圖1所示),故k≤1.
【例6】 (2008,浙江)若a>0,b>0,且當
x≥0,y≥0,x+y≤1
時,恒有ax+by≤1,則以a、b為坐標的點P(a,b)所形成的平面區域的面積為 .
圖2
解:令S1為
x≥0,y≥0,x+y≤1
所表示的區域;令S2為ax+by≤1
所表示的區域,由題,當
x≥0,y≥0,x+y≤1.
時,恒有ax+by≤1,
故易得1a≥1,1b≥1
0<a≤1,0<b≤1,
故P(a,b)所形成的平面區域的面積為1.
上述兩例均是從幾何角度來處理不等式恒成立問題.一般而言,f(x)≥g(x)對x∈[a,b]恒成立可以從圖形的角度理解為y=f(x)的圖像在x∈[a,b]部分始終在y=g(x)的上方.
含有參數的不等式恒成立問題是與函數最值相關的重要問題,解題中要注意方法的靈活運用,對于無須分類討論便可實現參數分離的,應首選“參數分離”,除此之外,直接求最值以及數形結合也是不錯的選擇.
參考文獻
[1]謝廣喜. 與參變元、主變元有關的幾個問題的討論[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上旬),2009(1-2) .
[2]張勇赴.“構造函數法”求解不等式恒成立問題[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上旬),2009( 6) .
(責任編輯 金 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