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學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第二章《分子結構與性質》的有關理論知識時,學生學習起來頗感吃力。其中,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的判斷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判斷一種分子是否存在極性,有兩個步驟:
首先,必須判斷分子內部存在什么共價鍵,是極性共價鍵還是非極性共價鍵。
(1)所謂極性共價鍵,指的是不同非金屬原子之間形成的、共用電子對偏向吸引電子能力強的一方原子的共價鍵。我們以H-Cl鍵的形成之前的瞬間為例,來分析其共用電子對的受力情況。力的示意圖如下所示:
從力的示意圖可以看出,當H-Cl鍵形成前的瞬間,F1<F2,吸引力合力ΔF>0,吸引力合力指向吸引電子能力強的Cl原子一方。共用電子對在吸引力合力ΔF的作用下,向吸引電子能力強的Cl原子一方移動時,同時受到Cl原子外圍電子的排斥力也慢慢增大,直到合力ΔF與排斥力達到平衡時,形成穩定的極性共價鍵H-Cl。
(2)所謂非極性共價鍵,指的是同種非金屬原子之間形成的、共用電子對不偏向任何一方原子的共價鍵。我們以H-H鍵的形成之前的瞬間為例,來分析其共用電子對的受力情況。力的示意圖如下所示:
從力的示意圖可以看出,當H-H鍵形成前的瞬間,F1=F2,共用電子對所受吸引力合力ΔF=0,共用電子對不偏向任何一方原子形成穩定的非極性共價鍵H-H。
其次,在理解了共價鍵內部共用電子對受力情況和特點之后,就可以很好地根據共用電子對受力情況(即鍵的極性情況)來判斷分子的極性情況了。一言以蔽之,就是分析整個分子內部所有共用電子對受力情況,如果整個分子內部所有共用電子對所受吸引力的合力ΔF的總合力∑F>0,那么該分子為極性分子;如果總合力∑F=0,那么該分子為非極性分子。具體有以下四種情況:
(1)完全由非極性共價鍵形成的分子,屬于非極性分子。
如H2、O2、N2、P4(正四面體型)、S8等分子中化學鍵都是非極性共價鍵,共用電子對所受吸引力的總合力∑F=0,為非極性分子。
但是,也有特殊性的分子如O3,雖然是非金屬單質分子,看起來好像分子中化學鍵都是非極性共價鍵,但它是極性分子。這是因為臭氧的三個氧原子的排列是V字形的(和水分子形狀一樣)。其中間的那個原子和兩端的原子共用電子,中間的原子要花力氣去吸引4個共用電子,而兩端的原子只需要各自吸引2個共用電子,所以兩端的原子更有能力將電子吸引過來,也就是說,電子會和兩端的原子距離更近,中間的原子自然就帶正電荷了。相對于極性中心的不對稱就導致了他是極性分子。
(2)完全由極性共價鍵形成的雙原子分子,屬于極性分子。
如HF、HCl等分子中化學鍵都是極性共價鍵,共用電子對所受吸引力的總合力∑F>0,為極性分子。
(3)完全由極性共價鍵形成的多原子分子,有的屬于極性分子,有的屬于非極性分子,如下表所示:
同理,我們可以判斷出CS2是直線型非極性分子,H2S是V型極性分子,SO2是V型極性分子,PCl3是正三角錐型極性分子,CH3Cl是四面體型極性分子,CCl4是正四面體型非極性分子,PCl5是正三角雙錐型非極性分子,SO3是正三角形型非極性分子,還有一些結構比較復雜的分子如O3F2、Cl2O7、SF6、SCl6、ClF等是非極性分子,這里就不分析其分子內共用電子對所受吸引力的問題了。
(4)由極性共價鍵和非極性共價鍵混合形成的多原子分子(主要是有機物分子),有的屬于極性分子,有的屬于非極性分子,如下表所示(非極性共價鍵中共用電子對所受吸引力合力ΔF=0,故不需要標出):
從上表我們也可以得出結論:如果有機物分子的結構是對稱的形狀,整個分子內部所有共用電子對所受吸引力的合力ΔF的總合力∑F=0,是非極性分子;如果結構式不對稱,整個分子內部所有共用電子對所受吸引力的合力ΔF的總合力∑F>0,是極性分子。比如C3H6、C6H14等分子的結構是對稱的形狀,是非極性分子;而C2H5OH、CH3CH2Cl等分子的結構是不對稱的形狀,是極性分子。
另外,有一些無機物分子,如過氧化氫分子含有極性共價鍵O-H,非極性共價鍵O-O,由于過氧化氫分子不是直線型,而是二面角的結構,兩個氫原子分占的兩個不同平面成93°51′的夾角(近似垂直),所以極性不能抵消,是極性分子。
(責任編輯 廖銀燕)
(上接108頁)
問題2:掌握了遺傳病的方式和規律,如何應用到實踐中?
問題3:若你是遺傳咨詢師,如何幫助有遺傳病史的家庭排憂解難?如何降低非近親結婚子女發生遺傳病的風險?
案例1:維多利亞女王是血友病,她的女兒正常,嫁給了一個正常的俄國人,這對夫婦要生孩子,你給他什么樣的建議?
案例2:有一對夫婦,已知男性患抗VD佝僂病(伴X顯性),女性正常。你如何指導他們生什么樣的孩子?
案例3:一對夫婦正常,男性的父親是多指,他們擔心自己所生的孩子會出現多指,怎樣才能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呢?
學生活動:[討論]提出預防遺傳病的一般方法和手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高度關注遺傳病,探討人類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意識到婚前優生咨詢和產前診斷的必要性。
教師活動:所有的家庭在生育后代時都需要做性別鑒定嗎?
學生活動:[討論]選擇性生育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和危害。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現代科技的發展和應用具有雙重作用,在具體應用時,要考慮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
教師活動:[創設情境]小A的故事。
設計意圖:將探討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習慣。
七、作業
1.請探討下列問題。
(1)若道爾頓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患色盲外,其他人均正常。你如何幫助道爾頓知道自己的色盲基因的來源?
(2)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孩子,該孩子既是紅綠色盲又是克氏綜合征患者(XXY),那么病因與其父母中哪一個有關?
2.資料收集和分析:(教材第92、94頁)收集有關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的有關資料。
3.預習其他人類的遺傳病。
八、板書
第三節 人類的遺傳病
(責任編輯 廖銀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