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概念可反映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本質屬性,能有描述生物的結構、生理乃至一切生命現象、原理及規律。生物學概念是生物學的基礎,是中學生物教學的重點、難點,是生物學理論的基礎和精髓,也是思維過程的核心。下面結合自己十年來從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如何提高生物學概念教學的有效性。
一、抓住生物學概念的本質范疇,掌握好概念的內涵
學習生物學概念,要抓住概念的本質范疇,才能準確理解并掌握好概念的內涵。例如,植物的個體發育,很多學生沒有把握好概念的范疇,認為植物的個體發育是指胚的發育和胚乳的發育,最終導致今后解題中常出錯。例如,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的“物質”,有很多學生潛意識地把它看成是化合物,其實是指化學元素,諸如此類的例子很多,這樣的錯誤,對今后學習會產生很大影響。因此,課堂上教師要強調這些概念的本質內涵,通過舉一反三,引導學生準確掌握好生物概念。又如酶的概念,很多學生認為酶就是蛋白質,沒有理解酶的化學本質是有機物,多數是有機物,少數是RNA。因此,當向學生提問“酶的基本單位是什么?”時,不理解的同學回答是氨基酸了。只有理解好酶的本質內涵了,才會想到答氨基酸或核苷酸。所以課堂上應就引導學生理解酶的本質內涵。
二、利用部分概念間的遞進關系,準確理解概念
部分概念間有遞進的關系,最基本的概念不清楚,必然會影響其他概念。例如,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四個概念,如果種群不清楚就會影響群落、生態系統及生物圈。只有掌握了種群、群落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態系統及生物圈這兩個概念。因此課堂上,可引導學生做了如下歸納總結,以便更好地掌握這些易混淆的概念。同一地點同種生物組成:種群 不同 群落+環境生態系統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又如染色體、DNA和基因,脫氧核苷酸的關系,可引導學生歸納為:脫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體。這樣利用部分概念間的遞進關系,學生就能準確理解相關概念。
三、讓學生體驗生活,加強感性認識,準確理解概念
學生由于生活經驗不足,對事物的本質認識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扦插、嫁接、胚、胚乳、種皮、果皮等概念,學生理解起來非常困難。因此,可組織學生進行扦插、嫁接等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種植自己喜歡的瓜果蔬菜,進一步理解好胚、胚乳、種皮、果皮等概念。
四、利用數學圖形,理清相關概念
對概念的理解不到位,特別是對概念之間的關系理解不到位,這是學生學習概念過程中的最大困難。許多概念之間有包含與被包含,或者出現交集的情況,這些內容相關的概念,可以用借助數學幾何圖形,比如用大小不同的圓圈,以及圓圈之間的從屬或有部分相交的關系來表示幾個概念之間的關系。
比如,激素、酶和蛋白質的關系,“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激素是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有些激素是蛋白質”,可以用圓圈表示如下。生存斗爭包括種內斗爭和種間競爭的關系,也可以表示如下。這樣學生更易理解掌握。還有脫氧核苷酸、基因、DNA和染色體的關系等等,都可以引導學生用圓圈來歸納總結,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生物包括細胞生物和非細胞生物,細胞生物又分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非細胞生物主要指病毒和類病毒等等,這些均可用圓圈表示它們的關系,學生會在理解的基礎上,加深記憶。
五、利用表格歸納總結,抓區別找聯系,理解概念
高中生物教材中相似的概念很多,有的是一字之差,卻表示兩個不同的生命本質屬性。如原生質層與原生質體、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生長素與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光反應和暗反應、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自養型和異養型、需氧型和厭氧型、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等,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雜交育種和人工誘變育種等等,應引導學生類比區別相似概念,利用表格對易混淆概念進行歸納總結,這樣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好易混淆概念,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高二生物第二冊課本中幾種育種方法的比較。
總之,生物概念教學是對生物界或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過程中,各類事實以及生命現象本質的概括,是生物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學概念是學生具有生物科學素養的基本要求和標志。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生物學概念的教學,樹立“授之以漁”的理念,采用各種方法,合理科學地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最終使學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并靈活運用概念,解決實際問題。
(責任編輯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