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小姜多次不完成作業,他不是說作業放在家里,就是說忘了做。我聽了他的辯解后更加怒不可遏,一氣之下不準他上音、體、美、微機課,強迫他到辦公室補作業。我原以為,這幾門課是學生的最愛,為了玩玩電腦、踢踢球,你該及時完成作業了吧?沒想到他刀槍不入,頑固如石,依然如故,好像在向我無聲地的示威:“看你還能把我怎樣?”他破罐子破摔,我干著急上火,我們之間鬧得很僵。
假期中我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隨筆,很受啟發。他說:“教育的變化是極其緩慢、細微的,教育是一個‘慢活’‘細活’,恰如農民種莊稼,農民最懂得用委婉的方式解決莊稼生長中的問題。譬如要除掉苗間雜草,農民總是小心翼翼地使用自己手中的鋤頭,恐怕傷害到小苗;碰到纏繞在莊稼上的纏繞草,就更加小心了,先是將纏繞草的根拔掉,然后將纏繞草從莊稼上取下,恐怕影響到莊稼的生長。解決這類的問題,農民總是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采用委婉的而非強硬的方式,淡然而堅定地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反思我急功近利的懲罰措施,為了我教的課取得好成績,我簡單粗暴地剝奪了孩子生動、活潑、全面發展的時間,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盡管他說不出來,但他的內心是極不情愿的,會以更加叛逆的行為來與老師抗爭。貪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小的時候不也是如此嗎?教師理應對問題學生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多一些委婉和精細,多一些呵護和關愛。
新學期開始了,我照例檢查作業。又見小姜在那里遮遮掩掩,坐立不安。看樣子又沒完成。我走過去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和藹地說:“老師相信你一時忘了,你一定會做好的,明天再給我看好嗎?”他忐忑不安的神情一下子變得如釋重負。第二天檢查作業,見小姜早早地把本子展開,端端正正地放在桌面上,并用兩手壓住兩邊,盼著我檢查。我一看,連昨天及今天的作業全做完了,而且書寫極為工整,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小姜在日記上這么寫道:“老師,今天你一開始檢查作業就讓我心驚肉跳,可是后來卻使我出乎意料。你輕輕的一句話使我感受到了寬容與溫暖;你平和的語言比你以前的暴跳如雷更讓我感到無地自容,羞愧難當,同時也鞭策了我。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好好學習,不辜負你對我的希望。”在以后的學習中,小姜一改常態,上課認真聽講了,課后及時完成各項作業了,各方面的表現都不錯。期末測試,他的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
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運;老師怎樣對待學生,決定了孩子的命運。教師如果多一些淡然與堅定,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多一些委婉和精細,我想對于孩子,將是一種幸運和福氣。
(作者單位:山東省膠州市營海小學)
編輯∕高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