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與班主任溝通
要想了解學生,多與班主任溝通,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不同學生的個性信息,以便選取最行之有效的施教策略。這能幫助科任教師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少走彎路,甚至不走彎路,從而在對待學生的教育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在班上逗留
提前走入班級,即使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做,只是微笑地看著他們收拾書桌,更換學習用書,或者下課后不馬上走出教室,和學生哪怕聊幾句與本學科學習無關的輕松的話題,你的親和力就會為你在師生交往這一塊兒贏得高分。
多參加班級活動
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熱鬧非凡的勞動場面,感人至深的主題班會,不妨以同伴的身份多參加幾次。所收獲的絕不單是一種快樂、充實、飽滿的情感體驗,不知不覺中讓自己完成了從“師者”到“朋友”的華麗轉身,何樂而不為呢?
多關注學科外的“教育”
千萬不要把“育人”看成是班主任的事,也絕不要把“育人”與本學科教學脫節。愛因斯坦說過:“當你把學校教給你的所有東西都忘掉之后,剩下來的就是教育。”而我們恰恰是運用剩下的東西去思考,去戰勝困難,去創造我們的幸福。那個應該剩下的配稱為教育的東西,就是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總體能力。這應該成為科任教師教學的關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