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9日,經教育部批準,東北石油大學華瑞學院更名為哈爾濱石油學院。9年來,作為東北地區唯一一所以培養石油、石化行業應用型人才為主的本科民辦普通高校,哈爾濱石油學院緊跟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形勢,瞄準經濟、社會和文化事業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充分發揮學院運行機制的優勢,不斷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校企合作為平臺,以培養一線工程師為標志的應用型人才為己任,初步形成了以石油石化為主體的辦學行業特色及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特征的辦學模式。
“管理強校”戰略——確保學院持續科學發展
哈爾濱石油學院積極探索和實踐民辦教育體制下的現代大學制度和法人內部治理結構。在組織結構上,學院既利用申辦高校的優質教學資源,又引入社會資金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在高校與企業的結合、“教育人”與“企業人”的結合、教育規律與市場規律結合的著眼點上創新。首先,學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明確理事會的決策地位、院長辦公會的行政執行地位、黨委會的政治核心地位、學術委員會的獨立學術地位、教代會的民主監督地位。形成上述五位一體的法人內部治理結構,為實現學院的科學管理奠定了基礎。
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學院以多樣化的人才管理形式吸納人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適應學院的跨越式發展。通過建立健全師資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創造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氛圍,從政策、資金、機制、環境等多方面為師資隊伍建設搭建平臺;通過利用各類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干勁,加強對教師工作的考核,教師工作業績要與個人的職稱晉升、收入分配掛鉤;通過激發教師學術創新熱情,形成公平、公開、公正的人才選拔和競爭機制。
“質量立校”戰略——穩步提升教學質量
學院根據教學和人才培養的需要,不斷加強教學硬件和師資隊伍建設。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500余名,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在40%以上。近4年學院教師發表學術論文329篇,其中EI、SCI檢索42篇,出版教材34部,其中國家級教材8部;多次榮獲省級科技獎,承擔省級及以上科研項目多項。機械電子工程系主任于惠力編寫的《機械設計立體化教材》4部,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并入圍教育部“十二五”規劃教材評選。
在教學方面,學院牢固確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遵循“六個堅持”原則,即堅持學院的各項工作均圍繞教學工作而展開,堅持學院的主要行政領導作為教學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教學改革在學院各項改革中的中心地位;堅持教學建設在學校各項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堅持教學投入在學院各項經費安排中的優先地位;堅持理事長、學院黨、政主要負責人重視教學工作,大力推進“質量工程”建設,嚴格規范教學管理,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圍繞“質量工程”建設,學院明確了日常教學工作和教學改革的關系,有重點地推進教學改革,按照“加強基礎、淡化專業;提高能力、注重素質;突出特色、分流培養”的要求,大力推進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深入改革。學院在每年一度的“青年教師教學獎”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院內“名師工程”,實施“青年教學名師”與“教學名師”兩個級別名師獎的評選,同時實施院內“精品課程”建設工程,尊重教師的首創精神。此外,學院還選擇部分課程,進行“研究型教學”試點,教師改變了傳統的單向灌輸式,積極開展“小實驗”“小制作”“小論文”“小講座”等教學活動,努力把學生培養成有文憑又有能力的人。
隨著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的不斷深入,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質量立校”戰略的成效逐步顯現出來。近年來,各專業畢業生考取研究生的數量逐年大幅度增加,學院學生參加國際、國家級、省級各類競賽獲獎近200項。2008級學生孟浩自己設計制造的能行走及能拳擊的機器人,在2011年7月第二屆“三星杯”國際仿人機器人奧林匹克大賽榮獲二等獎3項;2011年10月23日在創新、創意、創業全國電子商務挑戰賽東北賽區總決賽中,學院派出的參賽隊伍榮獲東北賽區特等獎,是東北賽區獲特等獎的唯一一所三表院校,并在隨后的全國總決賽中獲得三等獎的好成績。
“特色興校”戰略——增強學院核心競爭力
學院始終保持鮮明的辦學特色。在學科特色建設方面,學院在圍繞一個主線(石油工程)、突出兩個重點(石油開發、石油化工)、架構3個層次(石油石化主干學科、石油石化相關學科及石油石化外圍學科)思路的基礎上,按照完善一個體系(學科專業的內在體系),打造兩個特色(石油石化學科特色,石油傳統學科與高技術相融合的特色),突出重點,加大投入,實施分批次推進,帶動其他相關學科的發展,真正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從而促進辦學質量的提高。
學院在重點建設石油工程、化學工程等有鮮明行業背景專業的同時,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技術、自動化、工程管理等工科專業甚至其他通用專業,努力實現與石油、石化行業特色的有效對接,修訂人才培養目標及規格,改革課程體系,通過開設相關課程、組織實踐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行業感情、專業知識、職業素養和技能。
在人才培養方面,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強化學生實踐技能培養,已成為學院辦學亮點之一。學院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在重視專業理論學習的同時,特別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不斷嚴抓“教風、學風、考風”,使培養的人才具有“四實特色”,即“為人誠實、基礎扎實、作風樸實、工作踏實”,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各自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廣、職業素質高等特點。
學院注重實驗室、實訓基地的建設,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校內工廠,積極開拓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目前已有35個),不斷開設與生產技術進步相適應的實訓項目,努力使實訓基地既滿足教學需要又能促進產學研建設。
拓寬就業渠道——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良性互動
哈爾濱石油學院緊跟市場經濟發展的腳步,貼近行業需求,積極加強校企合作,不斷探索大學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的新途徑和新方式,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培養應用型人才,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學院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就業網絡,與中曼集團、勝利油田、東方集團、大慶紐斯達公司、齊齊哈爾二機床、黑龍江省安瑞佳石化公司等十幾所大中型企業進行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應用型人才。
憑借準確的辦學定位、鮮明的專業特色、過硬的師資力量、嚴格的教學管理,學院的畢業生一直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尤其在石油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等專業具有比同類院校更強的競爭優勢。目前第一期中曼班46人已經順利進入上海中曼石油天然氣集團工作,并得到好評。新疆克拉瑪依油田、山東勝利油田、松原油田、西安長慶油田等國有大型油田也紛紛拋出橄欖枝。學院現已形成校企聯合培養、重視工程實踐經歷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努力實現學院、學生、用人單位“三贏”,積極推進畢業與上崗零過渡。
哈爾濱石油學院堅持走創新發展的道路,正在為培養石油行業和區域經濟以及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扎實、樂于奉獻的應用型、技能型創新人才,打造獨具特色的民辦本科院校而不懈奮斗著。
E-mail:114153580@qq.com
編輯/岳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