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長期以來音樂教育專業(yè)招生考試中出現和存在的問題,從考試內容、形式、專業(yè)成績比例等方面進行了闡述,目的是通過科學、規(guī)范、全面的招生考試內容和形式,測試出考生的真實水平和個人綜合素質,并為高等教育選擇“合格”的培養(yǎng)目標,為音樂教育儲備優(yōu)秀的教師人才“把好第一關”。
關鍵詞:培養(yǎng)目標;綜合素質;考試內容;評分標準
在當今,除了專業(yè)音樂院校外,在其他高等院校中相繼開設了音樂教育和其他相關專業(yè),同時國家教委也陸續(xù)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并舉辦了一些研討會,這一系列舉措給予那些新開設此專業(yè)的院校很大的幫助。同時,新開設的音樂教育專業(yè)院校也在尋找著自己的辦學特色,從培養(yǎng)目標到課程設置等各個方面都在尋求新的辦學思路,以求形成良好的教學體系,爭取更好的發(fā)展。但多年教學實踐證明,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專業(yè)招生考試中存在著紕漏和不足之處。
在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第13條明確指出:“改革高考制度是推進中小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高考科目設置和內容的改革應進一步突出對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考查……逐步建立具有多種選擇,更加科學和公正的高等學校招生選拔制度。”根據中央精神,現有高等院校雖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考試內容和模式,但對考生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的考察并沒有完全體現出來。其中一部分考生僅僅針對考試內容,提前一年或半年尋找專業(yè)教師突擊學習和掌握一、兩首聲樂、鋼琴曲目和專業(yè)理論基礎課,一旦通過文化課的考試入校后,專業(yè)課教師就會發(fā)現這部分學生實際演唱和演奏的基礎相當薄弱,同時他們的音樂素質也普遍較低。這樣就導致專業(yè)課教師必須從基礎教起,造成教學的起點太低,同時學生本人也總有“跟不上”的感覺,導致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不能達到原定的教學目標。由此可見,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及教學大綱能否順利實施,其中專業(yè)招生考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定要通過考試,對考生的綜合素質和實際專業(yè)水平進行全面和實際的考察,這樣才能為以后的教學和培養(yǎng)計劃的實施打下良好的基礎,為能培養(yǎng)出合格的畢業(yè)生創(chuàng)造先決條件。那么,如何通過專業(yè)考試選拔出符合本專業(yè)要求的對象呢?
一定要了解音樂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即情感性和形象性。音樂是通過有組織的音響使人“有感而發(fā)”,在內心產生共鳴及聯想,通過音樂教育,培養(yǎng)樂感及審美等能力。所以在專業(yè)考試中,除了考查考生的演唱及演奏能力外,更應衡量考生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等。以下談談在高等院校中音樂教育專業(yè)招生考試內容和評分標準方面的一些想法。
一、聲樂
在音樂教育專業(yè)中,聲樂是專業(yè)基礎課之一。因為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要求教師首先具備良好的嗓音條件、口齒清楚、音高準確,在課堂上能夠正確地進行教學和示范。所以,在考試中監(jiān)考教師通過考生的演唱曲目,從嗓音條件、演唱技巧、音樂感覺和音樂表現等各方面作為依據,判斷考生是否具有音樂教師的基本條件。因為我們培養(yǎng)的不是能上舞臺的“演唱家”。過分強調考生的嗓音條件和演唱水平,這樣一來,就使音樂教育專業(yè)招生與今后的培養(yǎng)目標偏離了方向,而將一部分有一定條件,由于演唱曲目水平較低的考生拒之門外。所以在聲樂考試中,監(jiān)考教師應明確高等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不能僅僅以考生演唱曲目的難度大小作為評分標準,把精力應更多地放在衡量考生綜合條件,為今后的教學尋找有培養(yǎng)前途的“好苗子”。聲樂考試在專業(yè)總分中可占30%左右。
二、器樂
作為一名未來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彈奏鋼琴是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所以在音樂教育專業(yè)的招生考試中,要求考生必須彈奏一至二首曲目,有些院校規(guī)定的更加細致,包括練習曲、復調、奏鳴曲等。但通過考生的彈奏能夠衡量出其真實水平嗎?在教學中,許多教師都遇到過一部分考生,實際演奏技術和能力較差,但為了應付專業(yè)考試,突擊學習和熟練一、二首有一定難度的鋼琴曲。進校后鋼琴教師發(fā)現學生的基礎很差,造成課堂內容只能從基礎重新教起的情況發(fā)生,使本科教育的起點一降再降。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fā)生,考試內容不能只以單一的考試曲目作為評分標準,應在規(guī)定的內容以外,加入一條有一定程度的鋼琴視奏曲目,即要求考生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雙手同時流暢、連貫地彈奏視奏內容。通過一條短小的視奏曲目,不但可以衡量出考生的讀譜能力、音樂理解力和即興彈奏能力,同時使那部分突擊學習的考生“望而卻步”,因為視奏能力不是依靠短時間能夠掌握的。這樣才能使監(jiān)考教師全面了解考生的實際水平,錄取到“真材實料”的培養(yǎng)對象。其次,在現今這個多元化的社會里,器樂學習的種類越來越豐富。中、小學的課堂不但需要教師會彈奏鋼琴,為了豐富教學手段以及更好地開展課外文藝活動,教師還應具有一兩種其他中外樂器的演奏能力,體現出音樂教師一專多能的全面專業(yè)技術。所以在器樂考試中,監(jiān)考教師可以依據考生的實際演奏水平,為能夠演奏兩門樂器的考生適當增加考分。器樂考試在專業(yè)總分中可占30%左右。
三、視唱練耳
視唱練耳考試是對考生音樂素質的全面測試,通過音準、節(jié)拍、節(jié)奏、旋律模唱、識譜視唱等方面綜合衡量考生的音樂素質。經過近幾年的改革,部分院校已將視唱與練耳分開,練耳聽音部分和樂理考試放在一起。這樣,不但提高了考試效率,同時也減輕了考生的心理壓力。但在考題內容方面暴露出超出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的問題,而且試題的難度還在逐年增加,使許多考生對視唱練耳無形中增加了恐懼感。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出題教師應從考察考生音樂素質為目的,了解當前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的基本內容;其次,考題的形式應多樣化,如,將簡譜和首調唱名法加入視唱中,準備多套題由學生自己選擇等等。總之,通過視唱練耳的考試,能夠考查出考生自身音樂基本素質的水平,為今后的教學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視唱練耳在專業(yè)考試中占10%左右。
四、樂理及音樂常識
樂理課是一門音樂學科的基礎理論課,它與其他科目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通過樂理考試,能夠了解考生對音樂理論知識掌握的情況,但由于樂理考試多年以來參照音樂藝術院校的考試內容和方法,命題的范圍大大超出了中、小學音樂教材,所以出題教師要多了解現有中小學音樂大綱,命題的難度要適當,題型多以選擇、判斷為主。在此基礎上,可加人中外音樂人物、音樂史、音樂欣賞以及辨別常見的樂器等內容,以此了解考生的音樂綜合素質和能力。其中中外音樂欣賞可要求考生在聽到一段作品后,寫出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由此不但可以了解和掌握學生平時的音樂知識積累情況,而且為今后的專業(yè)學習形成“良好”的土壤,利于學生“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樂理及音樂常識在專業(yè)考試中各占10%左右。
五、舞蹈、朗誦
舞蹈已經成為學校不可缺少的教學及活動的重要部分,所以對考生舞蹈的測試也是必不可少的。舞蹈考試主要是對考生基本形象、四肢協(xié)調、節(jié)奏感及樂感等能力的測試。考試中一定要突出“師范”特點,其中包括舞蹈展示、舞蹈動作模仿、聽音樂即興發(fā)揮三項內容。通過舞蹈測試,能夠看到學生的基本形體,是否有駝背等不好的形體問題;其次可以看出考生的動作協(xié)調及肢體靈活性: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過音樂與舞蹈動作的和諧達成動作協(xié)調性;同時通過考生的舞姿,還能夠看到自身的審美能力、自信心及良好的心理素質。
朗誦也是一項測量考生基本素質的考試。通過朗誦詩歌、散文等內容,可以看出考生“說”的能力,同時可以感受到考生對文章的表現力。對于一名教師來說,口頭表達能力是基礎的基礎,這項測試是不可替代的。通過這兩項考查,監(jiān)考教師可以判斷出考生是否具備一名教師的基本素質和基本條件。舞蹈、朗誦在專業(yè)考試中各占5%左右。
另外,在往年的招生和日常的教學中,發(fā)現不是每個學習音樂專長的人自身就熱愛音樂及音樂教育專業(yè)。很多學生學習音樂完全是家長的旨意,學生自身缺乏興趣,在考場上只是把學到的一些作品生硬地展示出來。進校后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音樂教育專業(yè)各類課程的學習中。
為了能夠培養(yǎng)出素質全面、熱愛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招生考試的任何形式和內容。都應體現出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和素質教育的特點,不能“重技輕樂”,偏離音樂學科自身的特征和規(guī)律。通過對招生考試內容及考試辦法的改革和完善。素質教育才能真正體現出其“主動性”,不但使高等院校達到了培養(yǎng)目標,同時也對推進中小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飛龍,高師音樂招生的理論與實踐[J],中國音樂教育,2002(05):14.
[2]王麗娜,高師音樂招生規(guī)模擴大帶來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音樂教育。2002(05):47.
[3]梅本紅,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招生考試的探究[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7(03):85.
[4]馮堅。關繼文,高校音樂教師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與綜合素質的問題探究[J],音樂創(chuàng)作,2010(05):179.
[5]李曉瑩,談談高師音樂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J],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07(03):112.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西安石油大學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