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會轉型文化多元的當下,國際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置呈現出新的形態和特點。從國際商務英語學科的交叉性和專業復雜性出發,逐步探討了國際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置的原則。
關鍵詞:國際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置
一、國際商務英語的界定
關于國際商務英語的學術界定,眾說紛紜,許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了細致的研究。Jones,Alexander認為。國際商務英語只是在商務背景下使用的英語,并不是什么特別的語言;Pickett認為,國際商務英語位于特定商務技術語言和普通大眾語言的交界地帶,是一種工作語言;Bargiele-Chiapini,Nicherson認為,國際商務英語是一種職業話語,是人們使用英語進行商務活動的結果,語言和商務活動之間具有密切相連的關系。我國學者程世祿、張國揚把商務英語與旅游英語、科技英語、醫學英語等行業英語歸類到職業英語范疇;王興孫教授認為:國際商務英語實際上就是商務環境中應用的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ESP)的一種變體,也就是已在從事或將要從事商務行業的專業人才所學習或應用的專門用途英語。張佐成、王彥則認為,商務英語是在商務場合中,商務活動的參與人為達到各自的商務目的,遵循行業慣例和程序并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有選擇地使用英語的詞匯語法資源,運用御用策略,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所進行的交際活動體系。從以上的有關言論中可以得知:商務英語不是獨立的語言,是與國際商務活動密切相關的學科理論,是跨文化商務活動的工具。
二、國際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置原則
國際商務英語學科作為新型的應用型學科,其學科交叉性和專業復合性決定了該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是跨學科的工作任務。在設計課程體系內容時,除了遵循通識的課程設置理論和ESP理論之外,還應該結合國際商務英語學科特點。遵循以下原則:
1 以學生為本,適應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
眾所周知,學生的需求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市場和崗位客體的需求,二是學習主體的內在需求。國際商務英語教育是培養能夠參與國際貿易競爭的國際商務人才的學科,國際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崗位變得更加寬廣,涉及國際商務的各個領域,這些新的變化和發展無疑都對國際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一方面在課程設置上必須重視英語專業基礎課程,如,英語語音、綜合英語、英美概況、初級商務英語聽說、商務英語閱讀、商務知識導讀、商務信函寫作、國際營銷寫作、歐洲文化等課程。另外,在專業設置時還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針對不同水平和層次的學生設計專業必修課,如,第二外語、商務翻譯、商務口譯、經濟學原理(英)、國際貿易、進出口實務、跨文化交際導論(英)和國際金融等課程。要將商務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融人低年級英語語言技能課的教學中,在語言學習時,同時傳授國際商務專業詞匯、術語及國際商務英語表達方式的內容。例如,在培養英語語言能力、國際商務能力時,我們可以用國際營銷、國際貿易和物流等模塊內容來訓練,語言訓練貫穿于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中。這樣,學生在提高語言水平的同時,也能獲得商務知識與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在構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時,應立足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加強創新能力和開拓能力的培養,將道德素質教育融入日常英語和商務英語知識的教學中。
2 以“學科本位”為基礎,以“能力本位”為導向
“學科本位”課程全面系統地闡述整個學科知識。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傳授知識是課程體系的中心和重點,具體的做法是將所有教學內容劃分為若干個教學科目,并且以嚴密的邏輯關系構架全部內容。“能力本位”課程模式是以全面分析職業角色活動為出發點,以提供產業界和社會對學習者履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能力為基本原則而設計的課程形態。其目標是使學生最終掌握某一職業或職業群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技能,該模式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國際商務英語以培養學生國際商務能力為目的,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交叉性和復合型的特點,在課程設計時,我們還需要強調目標崗位能力的培養,要以能力本位為導向,設計和培養具體的專業能力。國際商務英語涉及的內容廣泛,許多內容是跨學科的,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很難培養出實用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課程體系時,以學生獲得目標市場和崗位所需求的具體知識和技能為目的,課程內容的建構要與實際工作需求相結合,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相結合。知識內在的邏輯系統和情感體驗與能力相結合,學科系統化知識和職業實踐相結合。 3 吸收國外經驗和教訓
我國的商務英語專業發展歷史不長,從現有的課程設置和內容來看,還存在著內容過時,與培養目標相脫離的現象。專業書中有不少實例還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內容,且內容覆蓋也不夠寬廣,許多國際商務英語專業課程如國際結算、國際物流、商務口譯、企業管理、國際營銷在我國還不夠成熟和完善。因此,我們還需要認真學習和借鑒西方英語國家國際商務英語教學的經驗,汲取先進的課程設置理念、方法和內容。同時,把握我國的商業環境和企業文化,積極主動地以一種開放的姿態,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課程體系,推陳出新,開發適合我們國家適用的國際商務英語專業課程。
4 與時俱進,適應變化
目前,商務英語學科發展狀況令人擔憂,將國際商務英語作為獨立學科建設的力度和效度不盡如人意。從歷屆全國國際商務英語研討大會的論文文集和散見于其他學術刊物的商務英語論文的內容來看,絕大多數是關于商務英語教學、翻譯等方面的,只有極少數學者的研究涉及商務英語學科課程體系設置與改革。國際商務英語作為我國的一門新興學科,不可避免地要繼續向前發展,因此,在課程體系設置時,我們需要注意課程的前瞻性。由于國際社會、國際市場和國際商務的情況千變萬化,隨之帶來的國際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國際商務英語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惰性學科,課程體系的設置和內容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調整,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課程體系,這樣才能建立起科學的、反映時代發展需求的課程體系。
綜上所述,國際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置必須隨著國際商務的發展與時俱進。另外,設置國際商務英語課程時,我們還應該考慮到不同區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完全一致的國際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置既不現實,也不符合我國國情。在國際商務英語蓬勃發展的今天,構建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國際商務英語課程體系和內容不失為一個可操作和現實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鮑文,國際商務英語學科論[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11),
[2]張佐成,商務英語的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08.
[3]江春。丁崇文,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探討[J],對外貿易大學學報。2004(01).
[4]王興孫,對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計的幾點思考[J],國際商務研究;2001(05).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