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著名語言學家和外語教育家桂詩春說:“外語學習不是零起步,而是以母語為起點。”
人們在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受到母語的影響。我們通常把這種影響稱為母語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干擾(interference)。而“遷移”(transfer)這一詞就源于“干擾”一詞。
在我國,中學生的智力、思維、情感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而且他們的認知能力也發展到較高水平,其語言意識較為敏感。模仿力和記憶力極強。本文從母語負遷移對中學生寫作的影響探討如何幫助學生克服母語負遷移,寫出銜接自然、連貫、流暢并符合英語習慣的文章。
二、語言遷移的定義及分類
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認為:“語言遷移是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在交際時由于外語知識的短缺,轉而求助于自己的母語知識,對已有的母語規則加以利用的現象。”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是一種學習促進了另一種學習的進行,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一般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負面影響。
三、母語負遷移在英語寫作中的表現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對英語詞匯及句型用法掌握不牢靠,模棱兩可時。他們的母語語言意識就開始發揮作用,產生母語遷移。本文通過分析母語是如何對學生英語寫作產生影響的,從而得到一些教學策略以便指導學生進行正確有效的英語寫作。母語負遷移致錯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詞匯遷移
(1)詞義遷移
漢語中“借”一詞不分借進或借出。也無延續和短暫性之分。而在英語里,“借”字較復雜。借進用borrow...from,借出用lend...to,而借一段時間則用keep.
(2)詞性遷移
漢語中有些詞既可作動詞又可作形容詞或名詞,如“害怕”,而英語中“害怕”卻用不同的單詞來表示不同的詞性。學生受漢語影響,會不分詞性地運用而造成錯誤。如:She doesn’t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在這句中,“afraid”被錯用為動詞。
(3)虛詞遷移
英語虛詞包括冠詞、介詞和連詞。有時,由于受漢語的影響,學生在使用虛詞時常用錯。
如,漢語中連詞成對出現而英語中只需一個連詞即可。受漢語結構影響而出錯的例子有:Although he was extremely tired,but he still kept working,在例句中,英語中although,but只能用一個。這樣的錯誤用法還有:Because many factories dumped waste water into the river,so the fiver was seriously polluted,Unless we take action immediately,or the situation won’t be changed,英語中兩個簡單句用\"and,but,so\"等連詞連接,而漢語中則不需要。受漢語影響,學生往往把兩個簡單句湊在一起而不用任何連詞。
2 句型遷移
(1)漢語注重意思正確而英語注重形式規范
如:你沒有必要帶很多錢,如果你不買很多紀念品的話。
學生會受母語語序影響而寫成:You are not necessary to takemuch money with you if you don’t buy lots of souvenirs,英語結構里應用“it”做形式主語,所以應寫成:“It’s unnecessary for you t0 takeso much money...”這樣類似的錯誤還有:You are convenient to do...
(2)漢語句子結構松散,而英語句子受語法的限制較多
漢語句子沒有主謂結構的限制,無謂語和非謂語的差別,一個句子可以同時出現幾個動詞,句子結構松散,而英語句子要依靠各種各樣的連詞來構成一個框架,把句子的各種成分組合起來。受母語的影響,學生寫作時會出現“一主多謂”現象。如Thereare many kites fly iIl the sky,“There be”在這個句子中作謂語,而ny應該用v-ing形式來做定語。
3 文化遷移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時為了提高文章的文采會運用一些諺語、習語或引經據典。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學生寫出的英語往往讓英語是母語的人摸不著頭腦。如:The rain is s0 heavy that he is as wet as a chicken,在英語文化中表達淋得濕透了,應該用:as wet as rat.
四、母語負遷移對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
1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介紹各國文化,提高學生跨文化意識
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地、有意識地導入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文化。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用英語介紹本國文化。
2 通過閱讀豐富和提高語言能力
通過大量地閱讀英語文章,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積累寫作素材。同時,頻繁的英語閱讀有助于學生無意識地擴大英語詞匯、積累一些名言警句、固定短語和優秀句式并能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英語語感。長此以往,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就能自然精準選詞,運用正確標準的英語句式,寫出規范地道的英語文章。
3 教學過程中引入對比分析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在《中國人學英語》一書中指出:“我相信,對于中國學生最有用的幫助是讓他認識英語和漢語的差別。在每一個具體問題——詞形、詞義、語法范疇、句子結構上,都盡可能利用漢語的情況來跟英語做比較,讓他們通過這種比較得到更深刻的領會。”
(作者單位江蘇常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