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通用技術作為普通高中新課程的必修課程之一,要求廣大教師對其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由于它是一門知識與技術整合的新課程,對廣大教師來說,既充滿了機遇,也充滿了挑戰。如何在教學中進行知識的有效整合,如何突破陳規并創新教學手段,如何引領學生認真投入學習,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等問題都亟待解決。就如何提高高中通用技術教學水平進行了探討,以期為大家的教學實踐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高中通用技術;教學水平;知識整合;創新
高中通用技術這門課程,不僅應注重學生對其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習,而且要注重學生對技術的人文感悟與情感態度,更要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探究、試驗與創造能力的培養,以便為學生應對挑戰、終身發展夯實基礎。但是,如何有效提高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水平,以提高學生的通用技術水平,這是目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師面臨的重點和難點,筆者擬就此進行探討,并提出如下幾個建議:
一、努力激發學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課程有了興趣,他們才會愿意為之付出精力學習。(1)我們可以從技術應用著手,創設巧妙的教學情境來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講到技術的目的性時,設計幾個實際的動手活動,像用核桃鉗壓核桃等等,就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2)我們可以根據通用技術課的特點,設計一些討論環節,讓同學們自由發揮、互相交流,在討論中加深認識和理解;(3)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精心選擇、制作各種教學資源,如技術工具、技術產品、圖片、圖紙等等。當然,在選擇時要注意選擇那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熟悉的,能使學生覺得親切的道具;(4)應學會運用教學評價,多給學生鼓勵性的評語,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親切的笑容、一句肯定的話語,都會使學生信心倍增,有成就感,很好地刺激其再次踴躍參與課堂活動。
二、創新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師應該認識到教學相長的重要性,要認識到教與學是一個整體,需要兩者互相補充、促進。傳統課堂上,教學多是由教師主宰著,學生只是課堂的配角。許多教師在面對學生不同意見時,往往會用自己的想法來束縛學生的思想,告訴學生的想法是錯誤的,甚至一文不值,因而大大地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和自尊心,造成了學生不愿想、不敢問、不愿說的弊病。新時代的我們,應該知道,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可以通過很多渠道來獲取知識,很多方面的知識未必不及老師。
因此,我們教師要突破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尊重學生,師生互相學習,推崇師生人格的平等,以便盡快消除課堂緊張氣氛,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輕松愉快地投入課程學習中。此外,教師在課堂中,應把自己的角色變為引導者和促進者,而不應把自己當做核心、主導者;應注重并擅長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應為了講授課本內容而教學;應注重師生共同學習和互相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不是單向傳授的“填鴨式”教學;應樹立“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新觀念,而不是時刻維護課堂上“我說了算”的權威。
三、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
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心理特點都趨于成熟,通用技術課程這門課只有保持緊湊的課堂節奏、豐富的教學內容、新穎的教學形式,帶給他們思維、能力的挑戰,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想學、好學、樂學。
如何豐富教學內容?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就可以達到這個目標,因為現代教育技術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等的局限,能有聲有色、有動有靜地把內容直接展示給學生,使抽象的概念、定理、原理以及變化過程等都變得具體化、形象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通過具體感知對教學重、難點進行分散。比如,運用網絡學習論壇,把相關的學習資源放在論壇上供學生瀏覽、參考、交流學習心得以及提交疑難問題。
對于改進教學方法而言,教師在通用技術教學中,首先要創設一個開放、民主、積極、活躍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不斷創新,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以期使全體學生的技術素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其次,應充分了解學生已具備的技術水平,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習特點等方面的差異,靈活地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即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再次,可通過設立多級學習目標、設計不同的學習方式、提供多元化的自主探索空間,讓所有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期待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進發,多樣化地解決問題。
以上就是筆者的一些心得體會,筆者相信,在我們廣大一線教師的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克服教學中存在的困難,不斷提高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水平,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基礎技術素養。
參考文獻:
[1]陳偉強,通用技術課程實施中的若干關鍵問題[J],中國電化教育,2010(11).
[2]顧建軍,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06).
[3]楊榮良,談通用技術課程目標在課堂通用技術中的落實[J],浙江教育技術,2009(04).
(作者單位貴州師范大學研究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