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寶庫中的一個珍品,在我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與現代體育交相輝映,并與其一道在人們的體育生活中,尤其是全民健身工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體育作為學校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全面發展必不可少的手段。伊犁地區作為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學校體育開展滯后,在西部大開發和國家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融入學校體育中,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民族傳統體育的協調發展,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伊犁師范學院;民族傳統;現狀;研究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伊犁師范學院作為本論文的研究對象,教師均為體育學院體育教師及其他專業從事民族傳統項目的教師,被調查的學生均為伊犁師范學院在校學生。
(二)研究方法
1 對體育學院教師教學訪談
對我院民族傳統體育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師資情況、課外體育活動等問題進行訪談。
2 調查問卷發放情況
問卷調查法從伊犁師范學院體育教師中隨機抽取30名教師,發放了教師調查問卷;對在校的大學生中隨機抽取400名學生,發放了學生調查問卷。
二、結果與分析
(一)課程設置
經調查,我院體育課程類型基本分為:必修課、必修選項課、選項課三種,同時民族傳統體育課也主要從這三種課程類型開設。我院體育課的開展是大一、大二開設大學體育課而三、四年級只是學生選修,也就是說,大學四年中年級越高,體育課就越少。民族傳統體育是體育課內容之一,所以這種情況直接影響民族傳統體育在我院的開展效果。
(二)教學內容
教育部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指出,確定體育課程內容的主要原則是:“健身性與文化性相結合;選擇性與實效性相結合;科學性和可接受性相結合;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結合;充分反映和體現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執行方案)》的內容和要求。”如今給體育教師、學校的選擇余地放大了。各高校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內容也是由教師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來安排教學內容的。
通過調查得知,我院開展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從總體上看民族傳統體育開展的內容可歸為以下幾類:
1 武術長拳類:包括武術基本功、基本動作、動作組合以及一些易于普及的套路,如青年拳一路、青年拳二路、初級拳第三路。
2 太極拳類:包括初級健身套路的太極拳12式、24式太極拳。
3 對抗項目類:包括散打、拳擊。
4 其他項目:民間哈薩克族摔跤、民族健身舞蹈。
(三)師資狀況:專業情況和專業水平
我院大部分教師都是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教授不同項目,而有些師資力量較薄弱的項目也存在其他專業教師兼課的情況,因此擔任民族傳統體育專項教學的教師的專業情況和自身的專業水平將直接影響課的教學內容和質量。
三、高校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對策
(一)樹立“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發展民族傳統體育,為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高校發展民族傳統體育,也應順應高校體育的發展趨勢,確定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突出“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為核心的現代體育基本指導思想,遵循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體育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所學的體育內容在畢業步入社會后能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并利用各種環境和條件進行體育鍛煉,達到健康身心的目的。
(二)立足終身體育,推進民族傳統體育課程改革
1 延長體育學習年限
盡量延長學生體育學習的年限,保證大學四年的體育不斷線。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可采取不同的組織形式,對大一、大二的學生主要以課內教學的形式開展體育活動,而對大三、大四的學生規定課時或采用課外活動的形式或俱樂部的形式以及選項課的形式,不斷增加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機會,充分利用課內外的時間,將課內外體育活動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思想和習慣。
2 豐富我院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內容,培養學生興趣,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
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經歷了幾千年的承襲發展演變,成為當今世界體育文化中的瑰寶。要使高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更具特色,使其充滿吸引力,就必須拓寬教學內容,選擇的內容既要考慮到大學生的愛好和男女生的不同興趣以及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又要結合區域民族傳統體育特點,有利于自我健身鍛煉,還須兼顧到實用價值高、易于開展的項目,發揮民族傳統體育的多元功能,為區域的現代化教育服務,為繼承和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服務。
3 加強教材建設,突出教材的民族性、知識性,注重理論傳授
有無教材不僅影響高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工作,同時對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和理論知識的結合有著較大的作用。它是體育教師必備的工具,也是學生掌握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技術和鍛煉知識的向導。教材的編寫不僅要包括技術方面內容,還要體現可讀性、實用性和創新性。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我院體育課程中均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但開展內容比較單一;高校教師對理論課的重視程度不高,缺乏理論知識方面的介紹和對民族傳統體育系統的介紹與講解;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教師缺乏且專項教師的專業主要是武術套路和散打方面,這也是影響高校民族傳統體育在內容上廣泛開展的制約因素之一。
(二)建議
高校應豐富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內容,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男女生的不同要求開設有關課程,并注重民族傳統體育的理論傳授。面對高校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實際,應大力培養合格師資。創編特色教材,豐富民族傳統體育課外活動,達到課內外—體化。
參考文獻:
武杰,新疆少數民族體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項目來源:伊犁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TG201126。
(作者單位伊犁師范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