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視、聽覺簡單反應時的測定為基準,驗證了個體對特性不同的紅綠燈的反應時間的差異程度及影響人對紅綠燈反應時間的不同的因素等,進而確定日常生活中的紅綠燈在大小、形狀、燈色轉化周期以及燈色轉化時的刺激形式等方面的最佳方案。
關鍵詞:反應時;紅綠燈;大小;形狀;周期;刺激形式
一、問題提出
紅綠燈的信號更替的周期,除了根據交通流量來調整,同時也應考慮到人對紅綠燈的更替作出動作的反應時。
紅綠燈的規格種類日益多樣化,此次研究針對紅綠燈的大小、形狀、更替周期及刺激形式等方面對反應時的影響,設計方案探究事實并對現有紅綠燈的科學性與否予以分析和解釋。
二、對象與方法
1 對象
隨機抽取在校大二學生共20名。男女被試各占50%。
2 工具
(1)幻燈片
用以呈現不同的圖片。
(2)自制計時器
與幻燈片同步使用,用以測量被試的反應時間。
3 實驗步驟
(1)探究紅綠燈形狀對反應時的影響
圖片形狀分為四類:圓形、方形、三角形及箭頭,各10張。電腦屏幕上依次隨機呈現模擬紅綠燈的40張圖片,每呈現一張圖片,被試以最快速度按下計時器上的按鈕,主試依次記錄計時器上呈現的反應時間。
(2)探究紅綠燈尺寸對反應時的影響
圖片大小分為四類:A、B、C、D(直徑3、6、9、12 cm),各10張。所有圖片均為綠色圓形。屏幕上依次呈現40張圖片,每呈現一張。被試按下計時器上的按鈕,主試記錄反應時間。
(3)探究紅綠燈不同顏色轉換對反應時的影響
圖片顏色分為三類:紅色、綠色、黃色,紅與綠各20張在幻燈片中成對交替呈現,5張黃色圖片作為檢查變量隨機穿插其中,所有圖片為圓形且大小相等。屏幕上依次呈現紅、綠、黃圖片,當紅燈變為綠燈或綠燈變為紅燈時,被試按下計時器上的按鈕,但當紅燈或綠燈變為黃燈時,不做任何反應。主試記錄反應時間,若被試在黃燈出現時錯誤反應,則本次實驗結果作廢。
(4)探究聲音在紅綠燈反應時的作用
在(2)實驗的基礎上,增加一組對照實驗,在圖片轉換時加入聲音這一刺激變量。屏幕上依次呈現紅、綠、黃三種顏色的圖片,每張圖片呈現時均伴隨錘打聲音,被試綜合聽覺和視覺刺激做出如下反應:當紅燈變為綠燈或綠燈變為紅燈時,以最快速度按下計時器上的按鈕,其他與(3)中相同。
三、結果與分析
實驗通過幻燈片再現了生活中不同特性的紅綠燈,得出以下結果。
1 不同紅綠燈形狀的反應時比較
不同顏色的紅綠燈在反應時間上存在一定差異,其中圓形的反應時最短,其次為方形,最長為箭頭。且各種紅綠燈形狀引起的個體的反應時存在顯著差異(F=9,259,sig.=0.000)。
2 不同紅綠燈尺寸的反應時比較
在一定范圍內,反應時隨紅綠燈直徑的增加而縮短,超過這一范圍,反應時隨直徑的增加而增加。
3 不同紅綠燈顏色轉換的反應時比較
由紅燈轉為綠燈和由綠燈轉為紅燈時的反應時間基本相等。且二者之間無顯著差異(T=1.022,df=19,sig.=0.334)。
4 聲音對于紅綠燈反應時的影響
與單純的呈現紅綠燈圖片相比,紅綠燈轉換的同時呈現聲音刺激,則被試的反應時普遍縮短。
四、探究與應用
紅綠燈的形狀、尺寸、不同的刺激形式等均會影響行人的反應時間。個體對圓形紅綠燈的反應時間最短,直徑過大或過小均會影響行人對紅綠燈的反應時間,個體在紅燈轉換為綠燈與綠燈轉換為紅燈時的反應時接近。
如果在紅綠燈轉換的同時加入聲音刺激,個體的反應時間將明顯縮短。因而可在紅綠燈轉換時加入聲音刺激,對行人起到警示作用,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本次探究實驗基本達到預想目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無法呈現與現實場景中紅綠燈尺寸相當的圖片等。
在車輛眾多、交通事故頻繁發生的今天,紅綠燈對交通秩序的改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對反應時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完善紅綠燈在交通秩序維護中的功能。我們發現以下方式可給予我們適當幫助:合理確定紅綠燈的大小以及形狀,保證行人在第一時間看到紅綠燈的變化;增加紅綠燈的技術含量,如同時給予聲音等其他適當的信號刺激;合理確定紅綠燈的更替周期,保證交通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達到最大交通流量。
我們應該在客觀條件提供保障的前提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營造良好的道路交通文明環境,從根本上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孟慶茂。常建華,實驗心理學,1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張厚粲,徐建平,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3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山東師范大學心理學院2009級心理學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