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有關心理暗示法研究文獻的學習和整理以及對照組的實驗,探討了心理暗示法的激發動機、分類和對運動員的影響,確定了心理暗示法在排球教學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并提出合理建議。
關鍵詞:心理暗示;排球教學訓練;學習興趣
暗示能發掘人的心理潛力,因為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情感等方面的心理潛力非常大,再加上人心理具有的自覺性、能動性的特點,可以不同程度地受到暗示。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 研究對象
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排球專選隊選取的20名具有一定基本功,且身體素質較好的隊員。
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和網上查詢法
通過對相關的學報、期刊資料進行收集歸類,并利用圖書館網絡資源下載、查閱、分析。
(2)邏輯分析法
對查詢和調查所得的資料運用邏輯分析法進行歸納總結,對影響高校排球普修教學比賽的主要因素進行客觀的邏輯論證與理論分析。
(3)觀察法
筆者結合自身的訓練經歷,對20名隊員6個月以來每天的訓練都進行詳細認真觀察,第一時間掌握他們的感受以及訓練狀況。
二、結果與分析
1 傳球進行中的心理暗示
除了暗示所有隊員全身協調用力,兩手自然張到最大,靠手指彈力將球傳出,還要暗示研究對象注意聽手擊球的聲音,聲音過大說明動作不協調,聲音越小動作越到位。
2 助跑起跳加揮臂練習時的心理暗示
讓所有隊員都牢記動作要領,分兩組進行20次完整練習;將研究對象帶到一定的高度,作為他們的揮臂目標,每個隊員目標高度不一樣,利用語言對他們進行暗示,刺激其盡最大努力往最高點揮臂,誘導他們全力以赴。
3 發球練習時的心理暗示
要求所有隊員牢記發球要領,每人發球15個。發球同時默想教練員精心編寫的各階段相應的暗示語音來調節運動技能的發揮。
三、結論與建議
教學訓練實踐表明,暗示法可以提高排球動作技能的訓練效率以及臨場發揮的穩定性。同時也可以使運動員的心理控制能力變得越來越穩定。
1 運用合理的方法激發在校大學生的學習動機
激發動機是心理暗示運用的關鍵,學習興趣影響在校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要讓在校大學生對排球運動產生有意注意,這樣才能促使他們更積極主動地進行排球學習。
2 適時調整在校大學生的情緒
教師在合理運用心理暗示時,應以在校大學生的學習為出發點,讓他們對體育運動的觀念從根本上有所改善,積極投入排球這項運動中來。并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最佳狀態下進行排球技術的練習。
3 提升高校教師的教學訓練能力
高校教師的教學訓練能力影響在校大學生的學習水平,要知道,教師的暗示在大學生看來是最具有影響力的。因此,應該定期地對高校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修養,掌握多種排球教學方法和技巧,形成高超的排球教學藝術和教育機智,并能因人制宜,靈活運用。
參考文獻:
[1]李俊銘,體育教學中的暗示及其運用[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3(07).
[2]王亞麗,胡建林,暗示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寧波大學學報,2001(03).
[3]易學,暗示在體育訓練與教學中的應用[M],體育科學。2001(06).
作者簡介:牛勝男,女,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08級運動訓練專業學生。
(作者單位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